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联赛历史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53192500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40.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联赛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联赛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联赛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联赛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联赛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联赛历史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联赛历史 Word版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3年春季联赛(高二)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礼记大传关于“同姓不婚”原则强调“同姓从宗,合族属;异姓主名,治际会。”据此可知,周朝提倡此原则旨在( )A. 优化血统遗传B. 维护父系权威C. 扩大统治基础D. 继承商朝婚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周朝时期(中国)。礼记中强调的“同姓从宗,合族属;异姓主名,治际会”意为同姓治理依照大小宗,来联合同姓族人,而与异姓联姻,则可以借婚姻之名交接异姓族人会合之事。因此周朝提倡“同姓不婚”原则目的是扩大姬姓统治基础,C项正确;优化血统遗传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

2、是扩大统治基础,无法得出维护父系权威,排除B项;商朝婚制不考虑姓氏问题,“同姓不婚”原则是在周朝才在礼法上确定下来,排除D项。故选C项。2. 秦律十八种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毋毒鱼鳖,置罔(网),到七月而纵之。这一规定说明秦朝( )A. 存有可持续生态的理念B. 重视执行重农政策C. 注意保护国家公共资源D. 律法强调轻罪重罚【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秦朝田律的规定,春天二月,禁止人们砍伐山上的树木,不能堵塞水道,不准将草木烧成

3、灰烬,不准毒杀鱼鳖,不准放置捕捉鸟兽的陷阱,到七月禁令才解除,这体现了秦田律中保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A项正确;材料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并未强调国家重视农业,排除B项;草木、鱼鳖等不属于国家公共资源,排除C项;材料中仅仅体现了秦朝的禁令,并未体现出如何惩罚,排除D项。故选A项。3. 西汉立国之初,听民私铸钱币,遂有将铅、铁等掺入铜钱内铸作“伪金”者。公元前144年,汉景帝颁行铸钱伪黄金弃市律,禁止民间私铸货币,只准郡国铸币。这一法律导致( )A. 金属货币的流行B. 治国理念的转变C. 王国问题的突显D. 盐铁专卖的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

4、,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该法律允许郡国铸币,郡国获得了铸币权,导致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统治,C项正确;在此法律颁布之前,民间私铸钱币盛行,该法律禁止民间铸私币,无法推导金属钱币的流行,排除A项;题干材料并未体现治国理念的转变,排除B项;材料中“盐铁专卖”政策出现于汉武帝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4. 在中国西北地区,出土了大量双翼马形象的隋唐织锦。专家认为,这种丝织艺术是通过粟特人经商、移民等途径将希腊的珀伽索斯文化传播到中古中国。这一观点可以佐证( )A. 希腊化时代的到来B. 文化之间交流与互鉴C. 官营手工业的发达D. 隋唐中外人口的

5、迁徙【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西北地区出现了大量双马翼形象的织锦,并且这种含有希腊风格的织锦艺术是通过粟特人传播来的,体现了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借鉴,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间段为隋唐时期,而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23年至公元前30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根据材料内容无法判断织锦纺织机构的属性,排除C项;材料只提及粟特人传播了含有希腊风格的织锦艺术,并未体现出中外之间的人口迁徙,排除D项。故选B项。5. 宋初,朝廷规定凡正长官批发的公事,要经过“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

6、;至道三年,在路一级设帅、宪、仓、漕等司,各司互不统属,直接对中央负责。这些措施缘于( )A. 推动监察转型B. 通畅交通贸易C. 增设中枢机构D. 戒免节镇之祸【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背景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末五代时期,藩镇割据严重,节度使专横跋扈。宋初在地方设置诸多平行机构相互牵制,是为了避免节镇之祸,D项正确;帅、漕、宪、仓等司不属于监察机构,排除A项;帅、漕、宪、仓等司属于政府的建制,无法便利交通,排除B项;宋朝中枢机构为“二府三司”,帅、漕、宪、仓只是地方行政机关,排除C项。

7、故选D项。6. 如表是明朝前期部分进口货物交易情况统计表。对表中数据解释合理是( ) 货物名称苏木胡椒乌木檀香计量单位斤斤斤斤规定价格500文3贯500文500文与琉球贸易价格10贯30贯与暹罗贸易价格5贯25贯40贯10贯与满剌加贸易价格20贯40贯10贯注:1贯=1000文;“”表示数据缺失。A. 明朝货物通货膨胀B. 中国稀有资源短缺C. 商品走私现象严重D. 朝贡贸易厚往薄来【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中所给的价格与钱币兑换价格可知,明朝给予其他国家的价格远远超出其所值,体现

8、出厚往薄来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中的“规定价格”为明朝国内的交易价格,处于正常的水平,并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排除A项;材料中仅仅体现了部分进出口货物,无法推断出中国稀有资源短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排除B项;题干材料表明这些货物为进出口货物,属于国家承认的合法贸易品,不属于走私,排除C项。故选D项。7. 清前中期,设置了海疆缺、烟瘴缺、苗疆缺、沿边缺等类型的职官,并发展为“拣选题补”、“俸满优升”的边缺制度,以激励贤员赴任边疆。该制度( )A. 利于保障边疆治理深化B. 改变清朝选官用人标准C. 适应边疆内陆经济交流D. 加速边疆少数民族汉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9、。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前中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清朝激励内地的官员前往边远荒僻之地就任,内地官员的治理水平较高,有利于促进边疆治理的深化,A项正确;材料中仅仅体现了政府鼓励官员赴任边疆,未体现清朝的用人标准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主旨讲清朝边疆官员选拔制度,未体现出边疆与内地的经济贸易往来,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清朝的边疆官员管理,并未反映出促进少数民族汉化,排除D项。故选A项。8. 如图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白银流向示意图,白银的流向变化反映出( )A. 自然经济受到严重冲击B. 中国半封建化程度加深C. 外国商品竞争优势减弱D. 鸦片战争赔款数

10、额巨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晚期。考查清朝末年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然经济为“自给自足”,白银不会出现明显的外流。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被打破,大量质优价廉的外国货物涌入中国,白银外流,同时严重冲击了自然经济,A项正确;半封建在政治上表现为封建地主阶级已不能完全掌握和行使统治权:经济上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思想文化上表现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看不出中国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排除B项;白银的外流能够体现出外国商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排除C项;鸦片战争的赔款数

11、额无法解释50年代白银的大量外流,排除D项。故选A项。9. 如图为18601894年中国近代工业分布密度图。图中分布密度特点形成的原因是( )A. 中国产业结构比例严重失调B. 洋务官员忽视西北发展C. 近代工业化受限于西方技术D. 民族资本主义资金不足【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背景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01894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工业起步晚,技术十分有限,不得不依靠列强的工业技术,而西方列强大多在东南沿海地区活动,这正体现出中国近代工业化受制于西方的技术,C项正确;本题的设问类型为原因类,而中国

12、产业结构失调是分布图的信息体现,与设问不符,排除A项;洋务官员中也有主营西北边防,如左宗棠,当时工业也不是完全为洋务企业。排除B项;民族资本主义资金不足与工业分布区域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0. 辛亥革命前后,很多报刊辟有“社论”,“社说”,“时论”等栏目,且篇幅所占比例在全报的13左右。部分报纸还设有专门副刊,如中国日报的“鼓吹录”、国民日报的“黑暗世界”、申报的“自由谈”等。由此可见,该时期的报刊宣传( )A. 冲垮了传统封建礼教B. 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C. 有助于西方习俗传入D. 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精神【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影

13、响题和本质题。时空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据材料“鼓吹录”、“黑暗世界”、“自由谈”等信息,充分体现出辛亥革命前后人们思想的变化,追求民主自由、抨击黑暗的封建制度,D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动摇了中国的封建礼教,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出新闻界的宣传做法,无法得出社会各界对这种宣传的看法,排除B项;材料中报纸的宣传内容并不能得出对西方的习俗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11. 1927年3月,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一文刊发,引起广泛关注。该报告目录( ) 章题节题主要内容第一章农村革命第一节农民问题的严重性考察收获很大,农民问题至为关键第三节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农会树立政治权威,打击地

14、主阶级第四节糟得很与好得很农民运动不可否认,而应充分肯定第二章革命先锋第一节“痞子运动”农民运动惩办土豪劣绅是正当行为第二节革命先锋贫农是农民运动的先锋队A. 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持续发展B. 改变国民党对农民运动的错误认识C. 明确农民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D. 为中国革命道路选择提供理论支撑【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7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由材料中“农民问题至为关键”“农民运动不可否认,而应充分肯定”“农民运动惩办土豪劣绅是正当行为”“贫农是农民运动的先锋队”等内容,可见报告看到了

15、农民阶级的伟大力量,肯定农民运动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这为中共结合中国国情,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提供了理论支撑,D项正确。1927年4月和7月的两场政变,标志着国民大革命失败,推动“持续发展”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该报告的目录内容,并没有体现对国民党的影响,且结合所学,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刊发并没有改变国民党对农民的错误认识,排除B项;据材料,这份报告十分重视农民阶级的作用,但革命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排除C项。故选D项。12. 1939年12月,八路军政治部编辑出版的抗日战士政治课本中,首次对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进行了明确的表达。课本写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四万万五千万人民是共同祖国的同胞,是生死存亡利害一致的。”这些论述表明( )A. 国共第二次合作前景不明B. 政策宣传侧重基础教育C. 抗战相持阶段的形势严峻D. 抗战激发民族团结意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39年的中国。根据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