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混凝土多孔砖施工质量问题及技术要点(13页)

c****e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88KB
约13页
文档ID:352707351
混凝土多孔砖施工质量问题及技术要点(13页)_第1页
1/13

混凝土多孔砖施工质量问题及技术要点混凝土多孔砖因其具有墙面砌筑平整、抹灰层厚度小、施工时材料损耗低以及产品本身具有免烧、利废和产品制作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种环保、节能、节地的新型墙体材料,已被列入了建设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国家康居工程推荐产品、国家节能省地型住宅推广目录其间,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混凝土多孔砖建筑技术规程》(DB33/1014—2003),《混凝土多孔砖》行业标准(JC943—2004)(以下简称《规程》、《标准》)先后颁布实施,使得混凝土实心砖和混凝土多孔砖的生产和应用得到了快速健康地发展但是,由于施工人员对这种新的墙材产品性能认识不足,大部分仍在延用普通粘土砖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使得实际施工和应用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一定的质量缺陷主要是部分建筑物上在墙与柱、墙与梁的结合部位产生结合界面处的裂缝、窗台下端两侧墙体的八字形裂缝,以及部分墙体上的呈踏步状裂缝等缺陷,造成部分住户的投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产品的推广应用 通过我们多年的推广应用实践,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问题的出现,有部分原因是建筑物中砌墙的砖块质量存在问题,主要是:1、混凝土多孔砖的产品强度不高,达不到行业标准规定的最低值的(MU10)强度等级;2、砖块制作后的养护时间没有达到28天及28天以上的养护龄期,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3、砖块被雨淋、浸水后,在出厂时产品含水率过高。

除砖块原因外,就是在施工工艺上还存在问题,主要是施工操作人员的砌筑施工方法没有严格严格执行《规程》要求,大部分施工操作人员没有摆脱普通粘土砖的施工工法,仍按普通粘土实心砖的砌筑工法要点进行砌筑,在施工中没有严格按《规程》要求及根据混凝土多孔砖自身的特性,制订相适应的混凝土多孔砖砌筑工艺,并根据制订的施工工艺来进行施工,结果导致在砖块合格的情况下,还是造成工程中的上述质量缺陷 为此,针对富阳当地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砌筑施工试点,并与工地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实地探讨,总结出以下一些应用、砌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问题和应该把握的技术要点(按应用顺序撰写,作为对《混凝土多孔砖建筑技术规程》的补充),供各施工单位在制订混凝土多孔砖施工操作工艺时参考一、学好《规程》 认真学习《规程》、《规范》、《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各项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充分了解《规程》、《规范》、《标准》中的有关技术标准,充分认识混凝土砖的特性以及与传统普通实心粘土砖主要特性的区别,并制订相适应的施工工艺,并在施工实践中认真贯彻实施,这是施工单位能正确应用混凝土多孔砖的首要条件。

例如,混凝土砖的线干燥收缩率几乎是烧结粘土砖的4倍,理解了混凝土多孔砖的这一特性,并在设计、施工和监理过程中引起高度重视,制订相适应的施工操作工艺,预防和减少砌体因干收缩而产生的裂缝,使住户能住得安心二、进货环节 符合《规程》要求的混凝土多孔砖是保证采用混凝土多孔砖砌筑质量的前提,把好混凝土多孔砖的进货关,是保证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的质量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关口,在这一关口中,进货单位要注意三个要点:1、考察要到砖块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考察,考察时要把重点放在:生产现场的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厂家是否按批对进厂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特别是水泥、砂石、石粉等,要查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测报告;要察看库存产品质量的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规程》、《规范》、《标准》要求,要检查生产厂家对产品自检的检测报告和察看该生产厂的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的上岗证;同时在考察过程中还应对生产厂家对产品制造过程的监控手段是否有效,其重点在于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计量方法及计量的准确性、产品的养护、原材料及产品的台账检查和对生产过程中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方法等2、合同必须以合同的形式提前确定购买意向,不要临时通知厂家供货这是保证产品有28天养护期(干收缩是混凝土多孔砖的重要特性,在自然条件下,混凝土收缩一般需要180d后才趋稳定,养护28天的混凝土仅完成收缩值的60%,其余收缩将在28天后才完成,故在生产厂家室内或棚内的停置时间应越长越好)和不出现因供货时跟不上而延误工期问题的必要条件。

合同中还应包括对产品质量要求、数量、产品的养护时间要求、供货日期及价格等3、价格要购买价格适中的产品,不要购买价格特别便宜的产品因为产品在社会生产成本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如果厂家没有利润,降价必定会以降低产品质量为代价的当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价格三、进场保护 把好进场砖块的接收、堆放关,可以保证合格砖块上墙,减少砖的破损率砖块进入工地时要注意做到三点:1、接收砖块进场要有专人逐车检查接收,检查砖块的数量、质量、保养期以及印制在砖块上的标识(商标)等,并按每5万块为一个批次进行随机抽检复试,避免不合格及保养期没有到期的砖块混入工地并应要求厂家提供产品质量合格的文件只有经过抽样检测合格的砖才能用于砌筑墙体抽样不合格的砖应退回厂家或在非主体工程中使用2、卸车卸砖时不能倾倒,防止砖块破损,同时要码堆放整齐,有利于清点数量与雨天覆盖3、干燥砖块堆码的场地要平整并保持干燥堆放的场地要易于排水,周边应设排水沟,避免底部砖块浸水,下雨时要采取覆盖措施,避免砖块被雨淋湿四、砌筑技术 把好砌筑技术关,是确保墙体质量的主要关口除要求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外这里根据目前建设工地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重点提出以下一些应注意的技术要点。

1、砌筑砂浆±0.000以上承重墙体应采用不小于M7.5的混合砂浆砌筑,框架填充墙墙体采用M5及以上混合砂浆砌筑混合砂浆中应采用石灰膏,可使墙体后期强度增加石灰膏用块灰进行熟化的时间必须达到14天,防止因熟化时间不足而产生爆灰现象不应采用“石灰王”等一类添加剂,因其主要成分是微膨胀剂,会造成砂浆后期强度越来越低,甚至产生后期砂浆强度变成无强度的现象;也不宜采用袋装石灰粉,如必须采用袋装石灰粉时,其熟化时间应大于3天±0.000以下的砖基础应采用M10及以上的水泥砂浆和实心混凝土砖(其强度应等于或大于MU15)进行砌筑2、灰缝厚度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垂直灰缝宽度应控制在10㎜,允许偏差±2㎜,并且要求横平、竖直特别要注意在砌体与柱子的结合处砌筑时,灰缝宽度不能过大或过小,并且砌筑时要顶紧3、灰缝饱满度砌体灰缝必须饱满,根据《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6.2.2条规定: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按净面积计算不得低于90%;根据《规程》JGJ/T14的规定要求,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小于90%,竖缝凹槽部位应用砌筑砂浆填实;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灰缝的厚度和砂浆饱满度与提高墙体质量、提高砌体抗剪强度、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和渗水至关重要。

目前,极大多数工地只按传统砌筑方法操作,在砖的端部两边缘括约20㎜宽的砂浆,中间基本全空,竖缝饱满度根本无法达到要求,很容易造成竖缝处出现裂缝,而且这种传统砌筑习惯还很难改变因此,混凝土砖砌筑中的灰缝饱满度是目前施工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难点4、砂浆时效⑴、砌筑砂浆要随拌随用,一般温度下应在3至4小时内使用完毕,气温高于30℃时应2至3小时内使用完毕超过时间的砂浆,不能应用于砌筑工程中,现在有的工地上上午拌的砂浆超过时间用不完,待再用时重新加水泥拌和后用于砌体工程中,这是不能允许的;⑵、砌筑时应要求砌筑操作人员按“三、一”法的操作要求进行砌筑,如一定要铺灰法砌筑,则铺灰的长度应为500㎜(二砖长)以内,当施工现场的气温高于30℃时,不应采用铺灰法进行砌筑,以防止因砖过于干燥和铺灰作业时砂浆中水分蒸发而难以保证砌筑的砂浆与砖块牢固粘结冬季施工时,还应按《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104)的有关规定操作5、砌筑勾缝勾缝要随砌随勾最好用稍粗的建筑用圆钢钢筋弯成一个弯头,把灰缝中挤出来的砂浆往里轻推,形成凹形的灰缝沟并凹进墙面2㎜,这样既美观,又可以提高砂浆的密实度和砂浆与砖块结合的紧密度,同时还可以提高抹灰层与砌体基层的粘结牢固度。

6、砖块要求砌筑时的砖块要求:⑴、砖块必须干砌,被雨淋湿和含水率高的砖块绝对不能上墙;⑵、表面粘着泥及杂物等不清洁的砖块要清理干净才能用于砌筑;⑶、其它材料制作的砖块(如粘土砖等)不能与混凝土多孔砖混砌,因不同材质的砖块收缩率是不同的,砌体易产生裂缝;⑷在高温干燥天气时施工,如果砖块过于干燥时,可适当喷水湿润而不是浇水湿润后再砌筑7、雨天施工⑴、雨天不能砌筑,因为砖块及砌体会被雨淋湿透,不符合干砖用于砌筑的要求,同时影响砂浆与混凝土多孔砖的粘结力,有时还会造成砌体的倒塌;⑵、砌筑时中途下雨,对新砌好的砌体必须采取覆盖措施,砌体不能被雨淋湿(室内不会被雨淋湿的部位如内隔墙等不在此列)8、防止松动新砌好的砌体在7天内要妥善保护,避免碰撞,防止砂浆与砖块松动同时要求注意:⑴、新砌的砌体上在砌筑7天内不能承重;⑵、在砌筑时发现砌体歪斜或砌筑不够平整时,只能拆除重砌,不能用敲击砌体的方法进行砌体校正,因为这样会引起砌体松动,影响砖块与砂浆的粘结牢固度⑶、在高温干燥季节里,目前采用在砌筑的第二天在砌体上喷雾少量的清洁水,可以减慢砌体的干燥,提高砂浆的强度和与砖块的粘结牢度9、日筑高度砌筑的高度为每日1.4m,更不允许连续一次性把墙体往上砌筑到顶。

离梁底200㎜左右处必须停止砌筑,待7天后再斜砌砖块,用砂浆挤实10、脚手架子应采用双排外脚手架或双排内脚手架,严禁在新砌筑的墙体上留脚手架洞如果内墙砌筑时不得已在原砌体上留置脚手架洞(外墙不得留置),事后一定要用同配比的砌筑砂浆和混凝土实心砖块塞实塞紧(最迟在抹灰前十天修补完毕),避免墙体造成渗水、开裂等缺陷11、超高及超长的墙体框架填充墙墙体超高超长时,容易产生裂缝,所以在墙体长度大于5m时,中间部位处必须设置构造柱;墙体高度高于4m时,在墙体半高处应加水平系梁,水平系梁两头应与柱子连接,或在门顶部位(高度不大于4m处)处加置水平梁系12、砌体塞顶⑴、框架填充墙要求在砌体砌筑7天后才可进行塞顶操作,禁止在砌筑墙体时当天同时塞顶;⑵、多层和高层框架结构建筑,应在全部主要墙体基本砌筑完毕后才开始塞顶,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抹灰前7天进行塞顶这是解决梁墙结合部产生收缩裂缝的重要环节⑶、塞顶方法:留180至200㎜宽的顶缝,采用混凝土实心砖或专用混凝土斜砖塞顶,并且要塞实顶紧;也可采用留20至50㎜的顶缝,用补偿收缩混凝土等填充塞顶或采用其他可靠的方法进行塞顶13、墙柱拉结一)、框架填充墙的墙柱结合部拉结控制此部位的砌筑要注意两点。

⑴、一定要使用满刀灰砌筑,灰缝10㎜,不能超过12㎜,并且要顶紧,切忌灰缝不饱满或空缝监理、监工应用小锤子或钢筋头对这一部位多加检查,很容易查出灰缝的空或实,如果查出砂浆饱满度达不到要求时,应返工重砌;⑵、在砌筑前,在框架柱上自下而上每间隔500㎜预先设置一道两根直径为6.5㎜拉结钢筋,待墙体砌筑时砌入灰缝中,将墙体与两边框架柱子紧密拉结在拉结钢筋的设置,目前施工单位主要采用在柱子上钻100㎜深、直径φ8~10㎜的洞,用结构胶把拉结筋的一头在洞中粘住的植筋方法这种施工方法要十分注意的问题是,许多工地的操作工人在操作这一道工序时,没有把洞里的钻孔形成的粉尘清除干净,导致注入洞中的粘结胶外面包着粉尘,使得拉结筋和混凝土不能很好粘结,造成植入的拉结筋没有起抗拉的作用甚至发现有的工地在施工时边砌墙边放拉结筋,连粘结胶都省掉不用上述情况使得拉结筋形同虚设,起不到拉结作用所以对这一部位的现场施工管理尤其需要加强采用植筋方法设置拉结筋时,正确的做法是首先要把钻孔后的孔内积灰清除干净,然后用φ8的螺纹钢粘结构胶埋入,外露长度应满。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