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再塑生命》说课稿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52607648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再塑生命》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再塑生命》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再塑生命》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再塑生命》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再塑生命》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再塑生命》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再塑生命》说课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塑生命说课稿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再塑生命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第五课课文,第一单元课文以人物故事为主,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因此重点可放在学习人物品格,感悟人物奋斗历程和爱的传递,渗透人文教育。 本文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透过“我”的眼睛,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走进大自然,体验人间真情,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本文人文内涵丰富,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人生、生命有所感悟,在情感、价值观上引导学生理性

2、地思考爱、理解爱。总的来说,从八年级的整个教材体系来看,本文贴近学生生活,语言优美,无论是在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是情感的提升方面,其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二、说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根据新课标提出的“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到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的感人形象、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为此,我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理解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的结构。2、运用阅读加品味重点词句的方法。3、了解作者的成长旅程,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三、说教法学法的设计(一)教法设计:初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却不善思

3、考,加之初中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筛选、提炼、概括能力有待提高。根据教材特点、初中学生思维行为特点,所带班级学生学情特点,设计“六步教学法”,思路为:导读悟赏移结。力求做到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法。其中“导”包括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课上播放多媒体图片;读则是研读文本;悟和赏则是对人物,对主题、对语言的理解和品味,移是拓展迁移,结则是小结。本方法是一种较好的结合学生实际,符合认识规律的方法。能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入讨论式、启发式教学,结合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学法设计:1、个人情感体验法。以读为本,或速读,或精读,或朗读,或默读, 让学生充

4、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读出自己或读出问题。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一方面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一方面善于与人合作,得到更多角度的信息。既突出学生主体性,也体现合作意识。(三)手段选用:教学媒体设计:1、有关画面展示:海伦生活照、邰丽华、贝多芬等人生活照等由大屏幕投影出来,引导学生进入特定情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2、音乐播放:课前播放千手观音,烘托课堂“爱”的氛围,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课堂结束播放视频编辑从头再来,鼓励学生在困境中自立自强,结束教学。3、有关文字:展示初读课文和重

5、点研讨阶段的学习任务,归纳总结形成板书,直观明了,节省时间。四、说教学构思本节课以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为理念,通过合作讨论等形式,力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流程为:导入激趣交流资料整体感知探究研读拓展迁移总结感悟。 五、说教学过程:一课时课前预习1、自学生字词。2、了解主要内容。3、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搜集有关海伦.凯勒的资料。(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体现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目标)(一) 音画导入,烘托气氛播放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千手观音精彩画面。1、请同学们谈谈节目幕后的故事。2、可用几个词来形容你看到的情景,也可以用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美轮美奂 精彩 震撼

6、奇迹)3、请同学们把看到的这个节目告诉生活在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的人。同学们会感到很为难。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些身残志不残的勇士们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她就是海伦凯勒。(教师课通过屏幕出示有关画面)出示幻灯: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马克吐温是谁引领海伦凯勒走上了漫长的人生路,是谁把海伦凯勒带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是谁给海伦凯勒再塑了生命?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海伦凯勒的作品再塑生命,去看看19世纪

7、美国两位伟大的女性,她们是怎样创造奇迹的。(这样设计导语的目的:用图片音乐、文学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迅速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激发兴趣)(二)检查预习,交流分享。新课标指出“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搜集与作者有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会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明确 重塑了 的生命2、在海伦心中,莎莉文老师有怎样的地位?试在文中找一找相关语句。3、了解文章结构(1)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2)老师让我了解大自然。(3)老师引导我理解爱。(指导学生由题目产生联想,

8、发散思维,主动提出问题,有利于其自觉的梳理文章的思路,获得整体印象,较好的体会文章的主题;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四)、深层研读,仔细品读1、快速浏览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见证“重塑生命”的历程:回答要求:要求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然后在文中找出体现海伦心理的句子进行朗读,体味语言。(1)生命原貌: (像大雾中的航船)(2)再塑生命的起始: (与莎莉文老师的相识)(3)再塑生命的发展: (认识具体事物、了解大自然)(4)再塑生命成功的印证:生命中拥有了 (爱)2、谈谈对“重塑生命”的理解教学重点:进一步培养学生整理,概括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文字,在文学中寻找证据,分析问题的能力

9、。3、从海伦身上,你觉得一个人要重塑生命需要具备哪些因素呢?4、沙利文老师是个什么样的老师?(本文一体两面,海伦与莎莉文老师相辅相成海伦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也是她主观努力的结果,设计此问题,是希望学生正确看待一个人的成功,从老师身上学习她真切的爱心,从海伦身上学习她好学自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执著。以达成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几个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是递进式推进,要求学生紧扣文章,不可泛泛而谈,旨在培养学生沉下心来,走入文本的好习惯。)(五)、细节把握、品味语言1、找出文中关于“爱”的句子,说说它们的含义。2、爱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有各自的

10、答案,请说说你的心声吧。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按以下的格式写几个句子。爱是 ,能给人带来 。 (在本题中,渗透学法指导)(六)体验反思,拓展延伸1、海伦是个高度残疾的儿童,在莎莉文的引领下却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从他们身上,你得到哪些人生的启示呢?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也可以先说说自己从莎莉文老师身上学到了要关心学生,讲究教育方法的体会等。从海伦.凯勒身上,学生可以谈到顽强的意志,强烈的求知欲望等。(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学生的情感真正受到洗礼)2、平凡生活中并非只有一位“海伦凯勒”,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所谱写的动人故事吗?你知道他们成功的秘诀吗?

11、能不能说几条他们名言(走出文本,旨在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心灵的震撼,激发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七)总结全文,感悟人生小结:莎莉文老师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植于海伦凯勒的生命,以无私的爱重塑了她的生命。海伦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啊,如果我有三天视力的话,我该看些什么东西呢?首先,我想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 麦西夫人的脸,她就是靠温柔与耐心来完成教育我的困难任务。我要从她的眼睛里看出那使她能坚定地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她那经常向我显示出的对于人类的同情心。 (背景音乐:刘欢徐徐响起) 同学们,不幸与幸运,决不是命中注定、不可改变的。有时候,不

12、幸可能变为幸运,幸运也可能变为不幸,关键在于对待生活的态度。生活像一块冰,你对她冷冰冰的,她回报你的必然也是冷冰冰;但如果你用火一般的热情去对待她,她就会化作温柔的春水来报答你。希望同学们热爱生活,热爱你身边的人,乐于助人,对生活心存感恩,让生命得到升华;另外我也希望同学们能以海伦凯勒为楷模 ,不要因为你某方面的不幸而叹息吧,振奋起来,去热爱生活,去奋斗,生活会给你幸福的。六、布置作业:1、写给海伦.凯勒的一封信(屏幕显示)2、课后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观看影片隐形的翅膀。(作业灵活,重在拓宽学生知识面,渗透人文教育。以书信的形式比单纯的读后感更为亲切,学生更易吐露心声,心灵更易得到净化,更易理解生命的意义,爱的意义。)板书设计安妮.莎莉文:教育讲究方法 海伦 凯勒 :好学的心抓住教育时机 坚毅的心喜爱海伦 充满爱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