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解题妙法:三轮解题法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35251373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解题妙法:三轮解题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学解题妙法:三轮解题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学解题妙法:三轮解题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学解题妙法:三轮解题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学解题妙法:三轮解题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解题妙法:三轮解题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解题妙法:三轮解题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解题妙法:三轮解题法考试前 ,尤其是面临重要考试时 ,老师都会谆谆告诫莘莘学子们一条非常重要的答题方法会答的先答 ,不会答的后答。事实证明 ,这个方法是使考试获得成功、出奇制胜的法宝。但到了今天 ,这件法宝在许多同学身上不灵了 ,考试居然达不到平时写作业的水平 ,让同学们确实倍感困扰。三轮解题法就是解决怎样在考试时发挥出自己最正确水平的一种方法。它的理念是以我为主 ,以发挥出考试最正确状态为本 ,按照分轮次解题的要求 ,构建自信、有序。可控的机制平台 ,拓展自我进步、成功的轻松空间 ,实现应试能力的跨越。三轮解题法要通过以下七点实现:1对考试成功的标志要有明确的认识初中生身经无数次的考试

2、,有成功也有失败 ,有考顺之时 ,也有别扭之日。那么什么是考试成功的标志呢?有人说是分数 ,有人说是名次 ,还有人讲只有超过某人才算其实分数也有绝对值和相对值 ,绝对值是拿你自己的分数与及格线、总分值线等比较的结果。相对值是将你自己的分数放在个人、班级、年级、全市等参照系中衡量其相对位置的结果。正是由于选择的参照系不同 ,有的同学越比信心越足 ,越比干劲越大 ,越比越乐观;而有的同学那么越比越没信心 ,越比对自己越疑心 ,越比热情越低。我的观点是 ,考试成功的标志有两条:一是 ,只要将自己的水平正常发挥出来了 ,就是一次成功的考试。二是 ,不要横向与其他同学比 ,要纵向自己与自己比。按着前述?

3、良性循环学习法?中提到的 ,只要将第一类问题消灭到既定目标 ,就是一次成功的考试。2确定考试目标有资料显示 ,每年中考考砸的考生约占25%.因此考试前确定目标时 ,虽然你心中有了上述两条考试成功的标志 ,但是对于第一条 ,你千万不要以为我可以100%的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 ,这才叫正常发挥 ,更不要梦想超常发挥。而应该按三层递进模式实施你的目标。三层递进模式就是:第一要保证不考砸。第二要正常发挥。正常发挥就是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80% ,发挥出80%已经很不简单了 ,发挥出80%无疑是没考砸。第三要向更高标准迈进 ,就是在保证已发挥出80%以后 ,再向发挥100%努力 ,再向超常发挥进发。虽然看

4、似简单的三层 ,但我提出的是:不砸80%100%超常。你假设考试一上来 ,就想100%发挥 ,超常发挥 ,就可能出现全盘皆输的惨局。那么保证实施三层递进模式的一种最正确方法就是三轮解题法。3第一轮答题要敢于放弃三轮解题法的第一轮是 ,当你从前往后答题时 ,一看这题会 ,就答。一看这题不会 ,就不答。一看这题会 ,答的中间被困住卡壳了 ,就放。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为什么。“会答的先答 ,不会答的后答到了考场就做不到呢?要害在会与不会之间 ,难在会与不会的判定上。你想 ,会的题这很清楚。不会的题也很明了。但恰恰有些题是你乍一看会 ,一做起来就卡壳 ,或者我不能立即得出结论 ,我需要看一看 ,思考思

5、考、演算演算、琢磨琢磨真是欲行不能 ,欲罢不忍。每每都是在这不知不觉中丧失了珍贵的时间 ,每次考试都觉得时间不够用 ,稀里糊涂地败下阵来。会答的先答 ,不会答的后答“作为一条原那么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假设同时将它当作考试方法 ,因为它仅是定性地指出了方向 ,定量分析不清楚 ,缺乏可操作性 ,所以出现有人用它灵 ,有人用它不灵;有时灵 ,有时就不灵的现象。尤其是重要的考试 ,每题必争 ,每分必夺 ,哪道题都不想轻易放弃 ,哪一问都想攻下来 ,哪一分都不想丢的时候 ,就往往失灵。而三轮解题法是一种定量的方法 ,量化清楚 ,可操作性强。当第一轮做完 ,有一个重要的环节。4敢于休息30秒当按着会做的那

6、么解 ,不会做的那么放 ,卡壳的也放的方法 ,从前做到最后一道题之后 ,要敢于休息30秒。而且这个休息一定是老老实实地休息。比方 ,可以看看窗外的自然景观 ,树在摇曳 ,鸟在飞翔等。也可以想想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电视剧等 ,当然不能想得太远 ,如果你想出十集去 ,考试早结束了。还可以采取一些深呼吸放松法、自我深度松驰法、积极的自我暗示法等。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想 ,就是闭目养神。在休息过程中要注意一点 ,采用什么休息方法悉听尊便 ,但千万不要想自己没做上来的某道题。为什么要用敢于休息30秒的“敢于两字呢?是因为绝大多数同学每每都觉得时间不够 ,哪还敢挤出时间休息呀!其实恰恰相反 ,因为考试是高度

7、的耗氧活动 ,对脑力、体力消耗很大 ,经过一段时间便会出现疲劳的现象 ,此时假设*意志力来坚持 ,效率自然不高。经过休息就会使脑力得到恢复 ,使体力得到补充 ,经休息后再投入到解题过程中会高效发挥 ,所以敢于休息的同学反而时间就够了 ,这就是辩证法。这也正是俗话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敢于休息30秒也是心理状态提升的表达。考试时有的同学一听到其他同学快速翻页的声响就着急 ,眼睛的余光一看别的同学答得较快就发慌 现在我能做到不为所动 ,不被所引 ,我还敢于主动休息。急答出现过失 ,稳答一次成功 ,孰优孰劣是不言自明的道理。心理状态的提升需要一个磨炼过程。敢于休息30秒 ,就是心理状态走向成熟

8、的开始 ,因此一定要敢于休息。休息后进人第二轮。5第二轮查缺补漏第一轮将会做的题都做了 ,休息后还有没有会做的题了呢?答复是肯定的。依据有两条:一条是实践的依据;一条是理论的依据。任何一名高三学生几乎都曾有过这样的考试经历 ,在考试过程中某道题不会 ,不得不放弃了 ,但当答到后边某处时 ,忽悠一下想起前边那道题该怎么做了。或者是答到后边某道题 ,或者看见一道题的某句话、某个符号等 ,立刻唤醒了记忆 ,产生了顿悟 ,激发了灵感等 ,前边那道题就做出来了。这就是实践的依据。考试时 ,从答题开始到到达考试最正确思维状态即图中点处需要一个上升过程 ,但是到达最正确思维状态后 ,有些人还能下来 ,如碰到

9、一道4分左右的小题 ,自以为能做出来 ,但抠了半天就是做不出来 ,心情一团糟 ,这时绝不是最正确状态了 ,这时思维状态就下降了。有人一落千丈 ,如图中点至点沿虚线至点处所示。也有人下降后还能升上去 ,再度到达最正确思维状态 ,如图中点至点处。而我们希望的理想状态是 , 角大点 ,尽快到达最正确思维状态 ,当到达最正确思维状态后 ,一直持续到考试结束。由于第一轮将会做的题做了 ,这时你的思维状态在0点之间 ,而决不会是点之间。因此 ,经休息后仍旧有会做的题。实践和理论都证实 ,做过第一轮后仍旧会有能解出来的题。那么这时如第一轮所述 ,一看这题会 ,就答。一看这题不会 ,就不答。一看这题会 ,答的

10、中间卡壳了 ,就放。这样从前做到最后一道题 ,接下来要再次敢于休息30秒。怎样休息前文已有详述不再赘述。6第三轮换思路解题休息以后 ,要从前到后检查一遍自己做过的题。检查通过后 ,从理论上讲 ,你已经将自己的水平100%的发挥出来了 ,但实际上是80%.因为你检查虽然通过了 ,可还存在你没检查出来或检查错了的可能性 ,所以说是80%.虽然是80% ,但已经很不简单了。在一次考试中 ,能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80%就是一次成功的考试。你看体育竞赛 ,你观奥运会 ,有多少运发动 ,有多少运动队积多年训练之精华 ,蓄埋藏4年之心愿 ,只为了场上一搏。这一搏往往是发挥出平时训练水平的80%就可以取得胜利

11、,就可以拿牌。对发挥出80% ,你一定认识到 ,我的水平已经发挥出来了 ,我就是这个水平。我对得起自己 ,对得起父母 ,对得起但如果这时考试还没结束 ,还有时间 ,也没有必要检查第二遍 ,这时决不能满足80% ,要向100%进发 ,向超常发挥努力 ,做那些没做上来的题。但是做是做不出来了 ,已经做过两轮都没做出来 ,说明是难点 ,是“硬骨头。对于难点和“硬骨头采用常规做法已经不行了。这时要攻 ,要向难点和“硬骨头发起总攻。那么如何攻呢?可用换思路解题法来攻。换思路解题法是基于这样的思考 ,当你解题时 ,仅仅将题做对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知道此题有几种解法 ,哪种是优化的解法才算优秀。许多人都曾有

12、过这样的经历 ,解题时想起了这题出自哪章哪节 ,老师讲这点时是如何强调的 ,此题是考哪个或哪几个知识点 ,老师出这题想考什么此时答这题感觉非常有把握 ,解题非常顺。这就是灵感。其实灵感也没有什么神秘 ,谁都曾经在考试过程中迸发过灵感的火花。当然如果你甚至能看透某题的陷阱和迷惑在哪里 ,你就是顶尖高手了。总之 ,此时已是不攻白不攻 ,不得白不得 ,攻一步进一寸 ,得1分是1分的时候了。但要换思路 ,看看哪题能攻下来攻哪题 ,哪点能拿下来拿哪点。想想它是出自哪章哪节?老师想考哪个知识点?各点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时要放飞你的记忆能力、领悟能力、多向联想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多方

13、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这时新的思路就有可能被翻开 ,兴奋点就可能被激活 ,灵感的火花就可能如年三十的礼花一样在空中绽放。同学们 ,大胆尝试吧!你曾经有过的灵感定会一次次再现。7变三轮解题法为自定理“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

14、先生长者 ,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 ,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 ,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 ,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 ,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三轮解题法是一种全新的考试答题方法 ,是经过实践验证的科学、合理、有效的考试答题方法。认识掌握并运用了三轮解题法的同学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应用三轮解题法却要因人“而异 ,因科而异。假设想灵活运用三轮解题法 ,第一要认识它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第二要实践 ,没有屡次的实践是不能掌

15、握这样一种全新的方法的;第三要总结 ,看看自己究竟是三轮好 ,还是二轮妙 ,或是四轮高。中间的两次休息 ,多长时间为宜。总之 ,绝不是一轮到底 ,不管会不会的题都要跟它拼上三、五回合的从小学沿用至今的考试答题方法了。这是一种全新的分轮次解题方法。对不同的科目 ,应用三轮解题法也应有所差异。比方数、理、化等是这样的三轮。而语文那么应该是阅读题之前是一轮 ,做完就要检查结束。然后阅读题是一轮 ,最后一轮全身心地写作文。理想状态是作文写完 ,剩余时间少于5分钟。如果剩多了 ,说明你前边的时间分配不合理 ,要改进。英语、历史。政治、地理等的三轮也要因科而异。这样 ,经过实践一总结一再实践一再总结循环往

16、复 ,什么时候形成一套你自己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分轮次解题法 ,什么时候你用自己的名字将其命名为某某定理 ,这时你才是真正掌握了三轮解题法。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成效。此时你的精力主要用于过程的完善 ,过程的完成 ,忽略结果 ,你就能取得胜利。这时你才会感到考试是无憾的、考试是轻松的、考试是愉快的、考试是幸福的。考试会使你信心越来越强 ,考试会使你思维越来越活泼、考试会使你的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