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52459005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0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1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生物试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人体内环境是指( )A. 体液B. 细胞内液C. 细胞外液D. 血液

2、【答案】C【解析】【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详解】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也叫细胞外液,C符合题意。故选C。2. 正常情况下,人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浆是内环境中最为活跃的部分B. 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都能在内环境中发生C.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对稳态的调节作用需要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D. “探究血浆对pH变化的调节作用”活动中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溶液的pH【答案】B【解析】【分析】

3、内环境是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组织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实现物质交换。凡是组织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代谢产物都可以进入内环境,如激素、氨基酸、氧气、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详解】A、细胞外液中,营养物质或代谢废物主要靠血浆在血管内运输到各器官,是内环境中最活跃部分,A正确;B、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B错误;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对稳态的调节作用需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C正确;D、“探究血浆对pH变化的调节作用”活动中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溶液的pH,实验组是血浆组溶液的pH,D正确。故选B。3

4、. 影响水生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温度B. 氧气的垂直分布C. 光的穿透性D. 大气中颗粒物含量【答案】D【解析】【详解】随着水深的增加,溶氧量逐渐减少,光照强度逐渐减弱,水温也会略有下降,这些都会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水生群落的垂直分层,A、B、C均错误;大气中颗粒物含量,不会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所以不会影响水生群落的垂直分层,D正确。4. 自然界中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如图),对这种现象合理的解释或概括是()A. 与种内竞争无关B. 二者的数量变化互为因果C. 与植物种群数量无关D. 捕食者数量峰值的出现总早于猎物【答案】B【解析】【分析】图

5、示为捕食者和猎物种群的关系,据图分析可知:两者之间的数量变化有周期性波动,且无论猎物还是捕食者,种群内部的数量也会出现周期性的增减。【详解】A、种内竞争会影响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A错误;B、据图可知:捕食者和猎物(被捕食者)种群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即随着被捕食者增加、捕食者也增加;捕食者的增加又导致了被捕食者的减少,被捕食者的减少,从而又使捕食者减少,二者的数量变化互为因果,B正确;C、植物种群能为其它种群提供食物来源或是栖息空间,故其对猎物种群和捕食者种群的数量波动有影响,C错误;D、据图分析可知,捕食者数量峰值的出现总晚于猎物,D错误。故选B。【点睛】5. 下列有关脑、脊髓和植物性神经

6、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还能控制躯体的协调和平衡B. 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参与完成的基本反射都是在高级中枢的调节下进行的C. 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主要位于中央后回D. 植物性神经又称为内脏神经,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详解】A、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等,而小脑具有控制躯体协调和平衡

7、的功能,A错误;B、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参与完成的基本反射是在高级中枢的调节下进行的,B正确;C、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反射活动,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主要位于中央前回,C错误;D、植物性神经是支配内脏活动的传出神经,D错误。故选B。6. 人体内,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呆小症 糖尿病I型 白化病 血友病 巨人症 侏儒症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在人体内含量极少,但对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激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必须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过多

8、或过少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详解】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正确;糖尿病I型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正确;白化病属于遗传病,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引起的,错误;血友病属于遗传病,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引起的,错误;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幼年时分泌过多患巨人症,错误;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幼年时分泌过少会得侏儒症,正确。故选C。7. 分析有关人体内部分体液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B与淋巴细胞之间能进行物质交换B. 人体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图中的CC.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D的含量小于ABCD. 淋巴管阻塞时,图中的C增加导致水肿【答

9、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组织液和血浆双向渗透,因此判断图中A是组织液,C是血浆,由于淋巴液是组织液单向渗透形成的,B是淋巴液,D是细胞内液,据此答题。【详解】A、图中B是淋巴液,淋巴中存在淋巴细胞,因此淋巴液与淋巴细胞之间能进行物质交换,A错误;B、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人体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图中的D细胞内液,即细胞内液,B错误;C、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细胞内液占整个体液的2/3,细胞外液占1/3,D细胞内液的含量大于细胞外液(A组织液+B淋巴液+C血浆),C正确;D、淋巴管阻塞时,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组织液不能进入淋巴管,组织液增多,导致水肿,D错误。故选C。【点睛】

10、8. 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B. 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 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D. 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答案】A【解析】【分析】1、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其主要类型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11、,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是初生演替,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不经历苔藓阶段,A错误;B、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B正确;C、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如干旱)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即人类的活动会使演替朝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C正确;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即群落演替向着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D正确。故选A。9. 人体内的杀

12、伤T细胞(Te)依赖于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蛋白CD的识别,能直接攻击和杀伤其他细胞;人体内辅助T细胞(Th),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Te和Th均是在免疫器官中发生、生长和成熟B. Te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C. Te和Th中编码CD的基因均正常表达,发挥免疫功能D. Th既参与了人体的细胞免疫,也参与了人体的体液免疫【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免疫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吞

13、噬细胞、B细胞、T细胞都能识别抗原,吞噬细胞识别作用不具有特异性。【详解】A、Te和Th均属于免疫细胞,均是在免疫器官中发生、生长和成熟,A正确;B、T细胞(Te)依赖于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糖蛋白CD的识别,能直接攻击和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与清除功能,B正确;C、糖蛋白CD位于Te细胞膜表面,而Th细胞膜表面没有CD,因此Te中编码CD的基因正常表达并发挥免疫功能,但Th中编码CD的基因没有表达,C错误;D、人体内辅助T细胞(Th),能直接刺激已经结合了抗原的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说明Th既参与了人体的细胞免疫,也参与了人体的体液免疫,D正确。故选C。【点睛】10. 下图1是人体缩手

14、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图2是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图2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B. 图2丁区域可能正在发生Na+内流C. 图1中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递质一定能引起乙的兴奋D. 图1中共有6处存在突触,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CDE【答案】C【解析】【分析】 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

15、电位变为外负内正。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详解】A、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生物体内传递是单向的,图2是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因此图2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A正确;B、图2中乙区域是兴奋区域,丁区域可能正处于Na+内流,只是还未形成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B正确;C、神经递质一般可分为兴奋和抑制两大类,因此图1中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递质可能引起乙的兴奋,也可能引起乙的抑制,C错误;D、分析图1可知,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图中共有6处突触,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CDE,D正确。故选C。11. 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食草动物进入早期,其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B. 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