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半年北京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352456474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上半年北京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上半年北京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2上半年北京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上半年北京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上半年北京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整理考试真题欢迎下载2022上半年北京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第一位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并出版新教育大纲的教育理论家是()。A.杨贤江B.陶行知C.黄炎培D.李大钊【参考答案】A2.1762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发表的系统阐述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著作是()。A.理想国B.巨人传C.太阳城D.爱弥儿【参考答案】D3.有的人在逆境中奋起有的人在逆境中消沉:有的人在顺境中如鱼得水:有的人在顺境中却虚度光阴。这种现象说明()。A.顺境有利于人的发展B.环境好坏决定人的发展C.逆境有利于人的发展D.人对环境影响有能动性【参考答案】D4.教师以自身教育

2、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旨在改进教育实践而不在于理论构建的研究属于()。A.实验研究B.行动研究C.调查研究D.个案研究【参考答案】B5.“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这说明教育具有()。A.科学性B.阶段性C.生产性D.独立性【参考答案】C6.“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失时机的采取有效措施,卓有成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有()。A.顺序性B.稳定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参考答案】C7.中华人民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

3、的基本特征()。A.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B.强制性、基础性、普及性C.基础性、普及性、免费性D.基础性、强制性、免费性【参考答案】A8.目前,我国中学实行的课程管理体制是()。A.国家统一管理B.地方与学校共同管理C.学校自主管理D.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共同管理【参考答案】D9.由教育家洛扎诺夫创立,注重强化联想,坚持理智与情感、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结合,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有效地接收更多信息的教学方法是()。A.范例教学B.发现学习C.暗示教学D.非制导教学【参考答案】C10.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年级,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学生进行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4、()。A.合作学习B.复式教学C.小班教学D.分层教学【参考答案】B11.在学习文化建设中,让学校里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情感陶冶法D.自我修养法【参考答案】C12.李红看到王强经常帮助同学而受老师的表扬,因此他也愿意帮助同学,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哪种强化方式()。A.负向强化B.间隔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参考答案】D13.刘杰学过物理平衡的概念,促进了他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A.负向迁移B.顺向迁移C.垂直迁移D.逆向迁移【参考答案】B14.郭老师上课时,边讲课、边板书、边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

5、效果。这反映了那种注意品质()。A.注意的稳定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范围D.注意的转移【参考答案】B15.进入初中后,赵东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常无故的兴奋不已,转而又哀伤忧愁,这反应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A.弥散性B.闭锁性C.波动性D.感染性【参考答案】C16.李玲遇事常拿不定主意,错失良机。这主要反映了她意志品质的哪一特点()。A.果断性B.独立性C.坚韧性D.自制性【参考答案】C17.廖老师在心理辅导课上经常使用文具等物品作为奖励替代物的改变学生的行为,这种做法属于()。A.认真法B.代币法C.脱敏法D.消退法【参考答案】B18.陈亮一想到明天要在课堂上就坐立不安,感到心跳加快,

6、脸红,出冷汗。这种表现属于()。A.抑郁B.妄想C.强迫D.焦虑【参考答案】D19.郑老师通过让全班同学观看某中学生为了减轻妈妈的辛劳,时常为加班晚归的妈妈做好饭的视频,让学生学会孝敬长辈,这种品德修养方法属于()。A.树立榜样B.有效说服C.群体约定D.价值辨析【参考答案】A20.语文课上,张老师非常注重营造宽松的气氛,鼓励每个学生自由表达,并建设性地吸引学生的观点以帮助和指导学生。这种课堂管理方式属于()。A.民主式B.权威式C.放任式D.专制式【参考答案】A21.决定一位教师能否成功地扮演教师角色的首要条件是()。【选项】A.角色意志B.角色体验C.角色认知D.角色期待【参考答案】C二、

7、辨析题。先回答正误,再说明理由22.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是必然的。【参考答案】这种说法具有片面性:1.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育人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往往是指教育正面的、积极的功能。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促进教育正向功能的实现,必须充分遵循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教育的负向功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负向功能是由于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教育者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不正确、教育内部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使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阻碍作用。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

8、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23.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从总体上来讲,课程内容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学科逻辑序列和儿童心理发展需要组织编排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课程内容的基本性质是知识,它包含着学生应当具有的间接经验和与之相关的知识经验。其中间接经验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书本知识,是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直接经验是指学生为学习书本知识需要的感性知识,是课程内容的补充和完善。因此学校的课程内容主要是由由间接经验构成的说法是正确的。24.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成正比。【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总体而言

9、,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只有当学习动机的强度处于最佳水平时,才能产生最好的学习效果。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森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即学习动机水平适中的时候,此时的学习效率最高,一旦超过顶峰的状态,动机强度过强时就会对活动的结果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是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面对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不是越高越好,它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一些。但是对比较简单的学习任务时,我们要保特比较高的动机水平即可。25.情绪与认知是互不影响的心理过程。【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1)情绪影响感受性;良好的情绪可

10、以提高人们的感受性,消极情绪则会降低感受性。(2)情绪对知觉的影响;情绪会影响我们对一些模棱两可的刺激的知觉。当个体正体验着积极的情绪时,他就会用赞同的眼光去知觉和评价这些刺激。(3)情绪对记忆的影响:情绪影响着记忆的信息范围,也影响着信息在记忆系统中的组织方式。(4)情绪对思维的影响;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时,思维活跃而缜密,条理清晰,推理严密,更有创造力。情绪不佳时,脑子会变得迟钝。三、简答题26.简述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参考答案】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一)社会因素社会对课程的制约是从社会条件和社会要求两方面来发挥作用的。我们要根据社会所能提供的办学条件,根据社会对

11、各种人才的需求,设计出适应广泛需求的多层次、多类型的课程方案,改革现有课程,使课程与社会同步发展。(二)知识因素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的精神产物,是现实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课程与知识的关系十分密切,学校课程正是因人类传递和传播知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人类积累的知识宝库是学校课程取之不尽的源泉。(三)儿童因素制约课程的学生因素,包括学生的需要和条件,其中包括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是影响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课程一方面要受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即年龄特征)的制约,另一方面要受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个性差异的制约。2

12、7.简述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参考答案】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首要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28.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参考答案】皮亚杰认为由于认知结构的不同,个体的认知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这四个阶段是按照固定不变的顺序来呈现的。每一个阶

13、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自然延伸,也是后一个阶段的必然前提,发展阶段既不能画越,也不能逆转,思维总是朝着必经的途径向前发展。29.简述教师自我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参考答案】教师自我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包括:(1)个体积极地自我调适。主要包括:观念改变;有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有合理的饮食和锻炼,保特身体健康。(2)组织有效的干预。组织干预的思路就是通过削减过度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负荷、明确工作任务、积极沟通与反馈、建立有效的社会支特系统来防止和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维护教师心理健康,需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角色期待进行合理的定位。四、材料分析题材料:在我担任初二()班班主任的时候,有次家校联系日,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到我的办公室找我谈话。期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