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附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5190913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附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深圳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附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20题)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国内外旅游业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都在加大,但中国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基本面并未改变。B.或许连作者都没想到,由于这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刻在石上,使得文本的命运与石头的命运牵连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C.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年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D.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今天下午

2、针对第三次陈江会谈的各项协议文本,举行厂最后一次预备性磋商,历时大约一个多小时。2.选择与安排一文的作者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A.语言学家 B.文学家 C.美学家 D.表演艺术家3. 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A.遥岑远目 B.献愁供恨 C.玉簪螺髻 D.求田问舍4.第9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提出者是()。5. 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孟子 B.论语 C.庄子 D.韩非子6. 陌上桑所体现的主要民间风情是()A.美女天生爱打扮 B.采桑美女招人戏 C.高贵夫婿人人夸 D.爱美之心人皆有之7.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 ( )A.书信 B.小说 C.辞赋 D.奏疏8.秋

3、水中北海若对“自多”的态度是()A.A.反对 B.赞成 C.无所谓 D.顺其自然9.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运用的驳论方法是()A.驳斥论点 B.驳斥论据 C.驳斥论证方法 D.驳斥论证结构10.契诃夫是( )A.俄国诗人 B.俄国散文随笔作家 C.俄国短篇小说之王 D.俄国政论家1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A.A.比喻拟人 B.夸张比喻 C.拟人夸张 D.排比比喻12.谏逐客书谏的对象是()A.秦穆公 B.秦始皇 C.秦惠王 D.秦二世13.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借姐姐的悲惨命运来()A.揭示人生命运的“偶然”和“意外”B.诉说对亡姐善良心性的敬重C.暴露封

4、建家庭和礼教的罪恶D.抒写对新生活理想的向往14.选择与安排选自()A.西方美学史 B.诗论 C.谈文学 D.文艺心理学15. “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夸张 B.比喻、层递 C.层递、夸张 D.排比、夸张16. 孟子散文中善于采用的论辩手法是A.欲擒故纵,引君入彀 B.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C.多用寓言、想象 D.大量采用反语、暗示和讽刺17.跟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读者的“本钱”从何处积累呢 ?看来主要从生活中和书本上得来。A.蒙童入学,未曾读过书,但他已在生活中认识了不少事物所以才能学懂浅近的课文。读书做学问都必然有一个从少到多

5、、 由浅入深的过程。两手空空而想在学术上成为“暴发户”,恐怕是不可能的。B.读书做学问都必然有一个从少到多、 由浅人深的过程。两手空空而想在学术上成为“暴发户”,恐怕是不可能的。蒙童入学,未曾读过书,但他已在生活中认识了不少事物,所以才能学懂浅近的课文。C.蒙童入学,未曾读过书,但他已在生活中认识了不少事物,所以才能学懂浅近的课文。两手空空而想在学术上成为“暴发户”, 恐怕是不可能的。读书做学问都必然有一个从少到多、由浅人深的过程。D.读书、做学问都必然有一个从少到多、由浅入深的过程。蒙童入学,未曾读过书,但他在生活中认识了不少事物, 所以才能学懂浅近的课文。两手空空而想在学术上成为“发户”,

6、恐怕是不可能的。18. 下列史作中属于国别体的是()A.李将军列传 B.冯谖客孟尝君 C.郑伯克段于鄢 D.马伶传19. 成语“厉兵秣马”出自()A.左传.秦晋毅之战 B.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 C.史记.李将军列传 D.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20.第17题谏逐客书选自()。二、填空题(10题)21. “问君能有几多愁,_。”22. 选自巴金散文集_的爱尔克的灯光,是一篇记叙文中的抒情散文。23.汉代是对诗经进行_解读的时代,直到宋代,朱熹等学者另辟蹊径,开辟了诗经解读的新类型。24._是屈原的代表作,其题目的意思是遭遇忧患。25.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千百年来传诵不绝,被誉为“_”。26.李白行路

7、难一诗运用了吕尚典故的诗句是_。27. 找最好的字句要靠_,找最好的_要靠安排。28. 设在(n,6)内的曲线弧是上凹的(或凹的,下凸的),则曲线弧必位于其每一点处的切线方。29. 游记散文集屐痕处处的作者是_.30. 屈原创造了“”这一新的诗歌形式。三、判断题(5题)31. 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 )32. 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 )33. 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 )34. 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 )35. 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

8、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 )四、文言文阅读(3题)36.(一)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2123题: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问、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所以(饰后宫):说

9、:髀:所以(跨海内):37.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上片,然后回答 2426 小题。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38.这段话表达了什么观点?五、现代文阅读(3题)39. “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这里的“愁情”指的是什么?40.阅读钱钟书论快乐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

10、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在这一片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41.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刻画沙子龙的形象?六、作文(1题)42.以 学会 照镜子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参考答案1.A2.C3.C4.B5.B6.D7.D8.A本题要求考生准确掌握秋水中两个人物所代表的观点。

11、 【错误分析与防范】秋水是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作品,考生如果不从课文里具体人物的对话出发,仅仅从作者自身的思想猜测,很容易选择C项和D项。文中北海若的原话是:“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又奚以自多”,可见北海若对“自多”的态度是反对而非赞成,因此正确的选项是A项。9.A解析:此题考查议论文的基础知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通过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论点的驳斥,揭示并论证了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的深刻原因。本题正确选项为A。10.C契诃夫,俄国著名作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之一,以语言精练、准确见长,善于透过生活的表层进行探索,将人物隐蔽的动机揭露得淋漓尽致。11.A献愁供恨:是说远山引起人的愁恨。“献

12、”和“供”,使无生命的山与人的感情相通,为拟人的修辞方法。玉簪螺髻:指山的形状像妇女头上绾发的玉簪和螺形的发髻,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12.B13.C14.C15.B16.A17.A18.B19.A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出处。考生平时应注意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20.C21.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2.龙.虎.狗龙.虎.狗23.经学24.离骚25. 秋思之祖26.闲来垂钓碧溪上27. 选择层次28. 上29.郁达夫郁达夫30.楚辞楚辞31.N32.N33.Y34.Y35.Y36.所以(饰后宫):所使用的东西。说:同“悦”。髀:大腿。所以(跨海内):所用的方法。37.借景抒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

13、苦闷。38.对物的弃、取,不以产地为标准,而是以其实际价值为标准;对人则是“非秦者去”,而不问曲直,这是重物轻人。而重物轻人非统一天下之术。39.科考落榜。科考落榜。40.一切快乐都是由精神决定的。一切快乐都是由精神决定的。4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42.唐太宗李世民曾把魏征批评他的一篇奏章写在屏风上, 当作 镜子 , 随时对 照。他总结自己 照镜子 的体会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 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可以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很会 照镜子 的人。镜子这东西,差不多家家有,天天用。人们梳洗打扮,总要对着它调查研究 一番。镜子,也可以算是一种认识工具吧。人的眼睛

14、,能看到周围的事物,惟独 不能看到自己的真实面容。 镜子的功用, 就在于帮助人克服眼睛的生理局限, 如 实地瞧见自己。正因为镜子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人们才推而广之,把借他人、他 事、他见以正己的方法,也喻为 照镜子 。这种加引号的 照镜子 , 可要比日 常生活中照镜子难得多了。惟其难,就有人会 照 ,有人不会 照 。李世民懂得 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 镜子 ,随时对照。又能看 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 照镜子 的人吗?我国古代,像这样会 照镜子 的不乏其人。战国时齐国宰相邹忌便是一个。 邹忌从镜子里发现, 自己实际上并没有别人漂亮, 而他的老婆和客人说他多么漂 亮,不过是阿谀奉承。由此他联想到:在日常生活中不照镜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