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桐柏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085877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桐柏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桐柏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桐柏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桐柏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桐柏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桐柏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桐柏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桐柏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对某未知有机物进行研究:称取该样品0.352 g,通入足量氧气流充分燃烧,将生成物先后通过无水硫酸铜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0.144g和0.528g,生成物完全被吸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未知物中碳的质量分数是 41% B未知物中含有C、H、O元素C未知物的实验式为C3H4O3 D已有条件可确定未知物的分子式为C6H8O6 参考答案:D2. 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可盛放在带塑料塞的玻璃瓶中B氢氧化钠溶液可盛放在

2、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中C单质钠贮存在水中D氢氧化钠可以长久露置在空气中存放参考答案:A略3. 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MgCl2,电解熔融MgCl2可制备MgD海水中含有溴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溴单质参考答案:C略4. 如图所示,电解含有少量酚酞的饱和食盐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1为阳极,电解时,该极附近溶液先变红色B.C2为正极,电解时,该极上Cl-被还原为氯气C.电解时若两极产生的物质在溶液中发生作用,整个电解反应为NaCl+H2ONaClO

3、+H2D.电解时,电流从电源负极经导线至C1经电解质溶液至C2经导线至电源正极参考答案:C解析:C1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为电解池阴极,C2为阳极,Cl-在该电极上被氧化,A、B两选项均错误。D项,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C项,将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Cl2+2NaOHNaCl+NaClO+H2O整理得NaCl+H2ONaClO+H2。5. 下列关于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钾的活泼性强于钠 B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必依次增大 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6(若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第

4、一电离能较大 D对于同一元素而言,原子的电离能I1I2I3参考答案:B6. 在25时,用蒸馏水稀释1 mol/L氨水至0.01mol/L,随溶液的稀释,下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 )BAc(OH-)/c(NH3H2O) Bc(NH4+)c(OH-)Cc(NH3H2O)/c(NH4+) Dc(OH-)c(H+)参考答案:A略7. 电器上,利用合金制成保险丝是因为 A.增加延展性 B.具有适当的熔点 C.耐腐蚀 D.增加强度参考答案:B略8. 为了防止轮船的船体的腐蚀,应该在船壳(铁制)下水线位置嵌入的物质A铜片 B锌片 C碳棒 D银片参考答案:B略9. 已知某AB2分子的构型为V型,则 (

5、 )AA原子不可能是sp杂化 BA原子不可能是sp2杂化 CA原子不可能是sp3杂化 D不可能是极性分子参考答案:A略10. 下列物质无水乙醇 乙酸 石炭酸 苯,其中能够与钠反应放出氢气的物质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B略11. 有机物A和B只由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等物质的量的A和B分别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则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值不可能是(n为小于5的正整数)A44n B18n C14n D8n参考答案:C略12. 分子式为C4H9Cl的有机物,其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参考答案:D13. 常温下pH1的两种一元酸溶液A

6、和B,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倍,其pH与所加水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酸比B酸的电离程度小 BB酸比A酸容易电离 CA是强碱,B是弱碱 DpH1时,B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比A酸大参考答案:D略14. 已知:25 时,KspMg(OH)25.611012 mol3L3,KspMgF27.421011 mol3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 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Mg2大B25 时,Mg(OH)2的悬浊液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Mg2增大C25 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 mL 0.01 m

7、olL1NH4Cl溶液中的Ksp小D25 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成为MgF2参考答案:BA项,Mg(OH)2的溶度积小,故其电离的Mg2浓度要小一些,错;B项,NH可以结合Mg(OH)2电离出的OH,从而促使Mg(OH)2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Mg2增大,正确;C项,Ksp仅与温度有关,故错;D项,二者Ksp接近,使用浓NaF溶液可以使Mg(OH)2转化成为MgF2,故D错。故答案B。15. 加入适量 KSCN溶液后,变成血红色的是AAlCl3溶液 BFeCl3溶液 CNaCl溶液 D. Cu(NO3)2溶液参考答案:B加入 KSCN溶液后,变成

8、血红色的是Fe3+的现象。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1)在a中加入15 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 mL液态溴。向a中滴入几滴溴,有白色烟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_气体。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装置d的作用是_; (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向a中加入10 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滤液依次用l0 mL水、8 mL l0的NaOH溶液、10 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除去HBr和未反应的Br2; 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

9、。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 ; (3)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4)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25 mL B 50 mL C 250 mL D 509 mL参考答案: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在实验室中做小型实验:把物质A、B按一定比例充入一个表面积为300 cm2、容积为2 L的球形容器,使压强为p,然后将整个容器用加热器加热到280时,发生如下反应:3A(g)+3B(g)2C(g)+2D(g);H=180 kJmol

10、1(1)若平均每分钟生成0.5 mol C,则此反应速率可表示为(C)=_。(2)若容器表面向外散热速率平衡为400 J(mincm2)1,为了维持恒温280,平均每分钟需用加热器提供_kJ的热量。(3)若将小型实验扩大为工业生产:将反应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10倍,做成“相似体”,且将A、B按原比例向其中充入,并使压强仍为p,然后加热到280,则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与实验室的小型实验相比,将_(填“减小”“增大”或“不变”)。参考答案:(1)0.25 molL1min1 (2)75 (3)不变18. (4分)(1)已知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则H2(g)1/2O2(g)=

11、H2O(l)H;(2)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强酸和强碱的中和热(焓变的数值为57.3):H(aq)=,H。参考答案:(1)285.8 kJ/mol(2)OH(aq)H2O(l) 57.3 kJ/mol(共2分)19. (1)现有下列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C、碘元素、铁元素、淀粉、油脂。请选择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空格里。人体缺乏某种维生素会引起坏血病,这种维生素是 人体缺乏某种微量元素会发生贫血,这种微量元素是 既能为人体提供热量,又能提供必需脂肪酸的物质是 (2)垃圾处理要遵循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目前常用的方法有 、 和 ,三种方法各有利弊。(3)钢铁在潮湿的空气里很快就被腐蚀,原因是在钢

12、铁的表面形成了一层电解质溶液的薄膜,跟钢铁里的铁和少量的碳构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请写出两极发生的主要的电极反应式:正极 负极 (4)粮食中的糖类在人体中能转化成葡萄糖而被吸收,一部分葡萄糖在体内被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配制银氨溶液时应将2%稀氨水逐滴加入1ml 2%AgNO3溶液中,到 为止,再加入1ml 10%葡萄糖溶液,振荡,水浴加热35min,观察到有银镜生成,请写出该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1)维生素C 铁元素 油脂 (2)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3)正极:O24e2H2O4OH 负极:Fe2eFe2+(4)C6H12O6(s)6O2(g)6CO2(g)6H2O(l),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