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南社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085803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晋中市南社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西省晋中市南社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西省晋中市南社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西省晋中市南社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西省晋中市南社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晋中市南社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晋中市南社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晋中市南社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是6,那么输出的p 为( )A120 B720 C1 440 D5 040参考答案:B略2. 椭圆的离心率为,并且经过点,此椭圆的标准方程可能是() ()() ()参考答案:A3. 命题“”的否定是(A)对 (B)不存在(C)对 (D)参考答案:A4. 设是实数,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参考答案:A略5. 在中,则此三角形

2、解的情况是( )(A)一解 (B) B两解 (C) 一解或两解 (D) 无解参考答案:B6. 对一个容量为N的总体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当选取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三种不同方法抽取样本时,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概率分别为p1,p2,p3,则()Ap1=p2p3Bp2=p3p1Cp1=p3p2Dp1=p2=p3参考答案:D考点: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分析:根据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根据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的定义可知,无论哪种抽样,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概率都是相等的,即P1=P2=P3,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性

3、质,比较基础7. 凤鸣山中学的高中女生体重y (单位:kg)与身高x (单位:cm)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根据一组样本数据(),用最小二乘法近似得到回归直线方程为,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y与x具有正线性相关关系B. 回归直线过样本的中心点C. 若该中学某高中女生身高增加1cm,则其体重约增加0.85kgD. 若该中学某高中女生身高为160cm,则可断定其体重必为50.29kg.参考答案:D【分析】根据回归直线方程可以判断与具有正线性相关关系,回归直线过样本的中心点,该中学某高中女生身高增加1cm,则其体重约增加0.85kg,该中学某高中女生身高为160cm,只能估计其体重,不能得出体重

4、一定是多少.【详解】根据回归直线方程,但看函数图象是单调递增,可以判断与具有正线性相关关系,所以A选项说法正确;回归直线过样本的中心点,所以B选项说法正确;根据斜率得该中学某高中女生身高增加1cm,则其体重约增加085kg,所以C选项说法正确;该中学某高中女生身高为160cm,根据回归直线方程只能估计其体重,D选项说“可断定其体重必为50.29kg”,这种说法错误.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线性回归直线相关概念辨析,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8.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2xy=0,则其离心率为()ABCD5参考答案:A【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分析】由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2xy=0,得到b=2k,a

5、=k,c=,由此能求出双曲线的离心率【解答】解: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2xy=0,b=2k,a=k,c=,e=故选A9. 在等比数列an中,a2020=8a2017,则公比q的值为()A2B3C4D8参考答案:A【考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分析】设出等比数列的公比q,根据a2020=,a2017=,建立等式关系可求q的值【解答】解:由题意,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根据a2020=,a2017=,且a2020=8a2017可得:q3=8,解得:q=2故选A10. 的离心率是2,则的最小值为( )A B. 1 C. D. 2参考答案:C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在ABC

6、中,如果a=2,c=2,A=30,那么ABC的面积等于 参考答案:2或【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专题】计算题;分类讨论;分类法;三角函数的求值;解三角形【分析】由A的度数求值sinA的值,再由a、c的值,利用正弦定理求出sinC的值,再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C的度数,进而求出B的度数,确定出sinB的值,由a,c及sinB的值,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解答】解:a=2,c=2,A=30,由正弦定理,得:sinC=,C=60或120,B=90或30,则SABC=acsinB=2或故答案为:2或【点评】此题考查了正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

7、握正弦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12. 在ABC中,a2=b2+c2+bc,则A=参考答案:120【考点】余弦定理【分析】直接利用余弦定理,化简求解即可【解答】解:因为在ABC中,a2=b2+c2+bc,所以cosA=,所以A=120故答案为:12013. (5分)把x=1输入如图所示的流程图可得输出y的值是 参考答案:1框图的作用是计算分段函数的值y=,当x=1时,不满足条件x0,故y=1故答案为:114. 命题“存在实数,使”的否定是 参考答案:任意实数x, x1特称命题的否定为全称命题,并将结论加以否定,因此命题的否定为:对任意的x,都有x115. 设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如下:则的值为 .X

8、1234P参考答案:16. 设正方体的内切球的体积是,那么该正方体的棱长为 参考答案:4【考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分析】先求球的半径,直径就是正方体的棱长,然后求出正方体的棱长【解答】解:正方体内切球的体积是,则外接球的半径R=2,正方体的棱长为外接球的直径,棱长等于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正方体的内切球问题,是基础题17. 函数f(x)=x?ex,则f(1)=参考答案:2e【考点】导数的运算【分析】根据(uv)=uv+uv和(ex)=ex,求出函数的导函数,把x等于1代入到导函数中即可求出f(1)的值【解答】解:f(x)=(x?ex)=ex+xex,f(1)=e+e=2e故答案为:2

9、e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已知命题,若m,则mx2x+1=0无实根,写出该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参考答案:【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分析】根据四种命题的定义,可得该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进而判断它们的真假【解答】解:若m时,则方程为二次方程,且=14m0,为真命题,其逆命题为:若mx2x+1=0无实根,则m为真命题,其否命题为:若m,则mx2x+1=0有实根为真命题,其逆否命题为:若mx2x+1=0有实根,则m为真命题19. (本小题12分)已知函数.()若曲线在和处的切线互相平行,求的值;(

10、)求的单调区间;参考答案:解:. 3分(),解得. 5分(). 6分当时, 在区间上,;在区间上,故的单调递增区间是,单调递减区间是. 当时, 在区间和上,;在区间上,故的单调递增区间是和,单调递减区间是. 当时, 故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当时, 在区间和上,;在区间上,故的单调递增区间是和,单调递减区间是. 12分略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C:的长轴长为,离心率()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若过点B(2,0)的直线(斜率不等于零)与椭圆C交于不同的两点E,F(E在B,F之间),且OBE与OBF的面积之比为, 求直线的方程参考答案:解:(I)椭圆C的方程为,由题意知, ,又,解得所求椭

11、圆的方程为 4分(II)由题意知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设方程为 ,将代入,整理得,由得 6分设,则 8分由已知, , 则 由此可知,即 10分代入得,消去得解得,满足 即. 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12分略21. 已知A,B,C是三角形ABC三内角,向量m=(-1,),n=(cosA,sinA),且mn=1.求角A;参考答案:mn=1,即。22. (12分)(2015秋?成都校级月考)直线l过点P(1,4)分别交x轴的正方向和y轴正方向于A、B两点当|OA|+|OB|最小时,求l的方程当|PA|?|PB|最小时,求l的方程参考答案:【考点】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专题】直线与圆【分析】由已知直线l的

12、斜率k0,设直线l的方程为y4=k(x1),则A(,0),B(0,k+4),由此利用均值定理能求出|OA|+|OB|最小时直线l的方程由|PA|?|PB|=?,利用均值定理能求出当|PA|?|PB|最小时,直线l的方程【解答】解:直线l过点P(1,4)分别交x轴的正方向和y轴正方向于A、B两点,直线l的斜率k0,设直线l的方程为y4=k(x1),则A(,0),B(0,k+4),|OA|+|OB|=(k)+52+5=9,当且仅当k=2时取等号,l的方程为y4=2(x1),即2x+y6=0由知|PA|?|PB|=?=4()4=8,当且仅当k=1时取等号,l的方程为y4=(x1),即x+y5=0【点评】本题考查直线方程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均值定理的合理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