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过桥》的教案小班《过桥》的教案1 活动目标 知道儿歌名称,学会念儿歌,会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和过桥的样子 愿意参加学习儿歌,培育孩子对语言活动的兴起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和过桥的样子 活动预备 录音机、磁带;小动物教具:小兔、小鹿、小乌龟、小鸭、袋鼠妈妈和小袋鼠、一幅背景图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随音乐《走路》进入活动室并找位置坐好 2、学习儿歌 (1)引题:以小动物要去住在河对面的小熊一起过生日,引出儿歌题目《过桥》 (2)演示小动物过桥的样子,“”强调其名称和过桥的样子 (3)引导幼儿用语言来表达小动物过桥的样子 3、音乐游戏:按《走路》的曲子来仿编《过桥》,并让幼儿进行歌表演来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小兔、小鸭等小动物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动物,因此,活动中幼儿都能极参加学习,对动物过桥儿歌特别感爱好,很快学会念儿歌,同时,能正确地说出对动物的名称和过桥的样子,活动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 小班《过桥》的教案2 内容要求: 1、认识几种常见的动物,辨别它们的名称和明显特征。
2、学念儿歌,喜爱仿照动物的声音或动作 活动预备: 1、场地布置:一座独木桥〔由平衡木充当〕、小熊的家〔用积木积成〕 2、小兔、小鸭、小乌龟、小猫等动物胸饰各五个 3、动物课件、音乐《走路》 指导要点: 一、看课件,猜动物: 1、观测藏在屋后的长耳朵,猜一猜这是谁的家〔小兔〕依据生活阅历说出小兔的特征——长耳朵学学小兔跳着走路的样子 2、观测藏在屋后的扁嘴巴,猜一猜这是谁的家〔小鸭〕依据生活阅历说出小鸭的特征——扁嘴巴学学小鸭摇摇摆摆走路的样子 3、观测藏在屋后的硬硬壳,猜一猜这是谁的家〔小乌龟〕依据生活阅历说出小乌龟的特征——硬硬壳学学小乌龟慢吞吞走路的样子 4、观测藏在屋后的长胡子和尖耳朵,猜一猜这是谁的家〔小花猫〕依据生活阅历说出小花猫的特征——长胡子和尖耳朵学学小花猫轻轻走路的样子 二、学习并理解儿歌: 1、观测场景:森林里有一座美丽的房子,那是小熊的家今日小动物们要去为小熊庆祝生日,而到小熊家需要要经过一座小桥想想每一种小动物都是如何过桥的? 2、学说儿歌短句: 提问:谁来了?它会怎样过桥? 学说:小白兔过桥蹦蹦跳。
3、想一想:小鸭子、小乌龟和小花猫又是怎样过桥的呢? 4、一边念儿歌,一边仿照动物的动作 三、伴随音乐《走路》,仿照动物过桥: 1、幼儿挂上胸牌,装扮成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2、每念一句儿歌,扮作该种动物的幼儿便仿照着该动物的动作,逐一过桥 3、学着小动物的叫声或动作向小熊表示庆贺 四、小动物回家: 念儿歌,“小动物”按儿歌顺次依次“回家” 活动延伸:想想还有谁也会过桥,尝试用以上句式说一说,做一做 附儿歌: 小动物过桥 小白兔过桥蹦蹦跳, 小鸭子过桥摇摇摇, 小乌龟过桥渐渐爬, 小花猫过桥静静静 小班《过桥》的教案3 活动目标 1 练习在25厘米高的平衡木上行走 2 知道一个个排队走,不推挤前面的伙伴 3 学念儿歌,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4 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技能,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 熬炼幼儿坚持究竟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 重点难点 1、掌控走平衡木的要领 2、遵守活动规章 活动预备 平衡木 小熊头饰 报纸球。
活动过程 1、老师翻开教学大书,引导幼儿观测画面内容,讲解并描述故事,朗诵儿歌 2、老师引导幼儿观测小熊是怎么样过桥的 老师示范走平衡木,告知幼儿要领 熊妈妈是怎么样过桥的?〔眼睛向前看,一步一步走平稳过来〕 老师示范走平衡木,利用儿歌再次援助幼儿明白走平衡木的要领 3、鼓舞幼儿大胆走平衡木,练习3到4次 4、组织幼儿排队走平衡木,顺当安全走过后拿苹果【报纸球】吃 5、老师引导幼儿说说走平衡木 吃到苹果的心情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教学活动通过游戏与儿歌的相互运用,让幼儿轻松的掌控了走平衡木的要领幼儿熬炼了肢体动作,也学习到了新儿歌 依据我小班幼儿年龄偏小的特点,我预备了每人一个小熊头饰,激发幼儿的积极参加热忱活动前,阅读了教学大书的内容,了解了小熊过桥的故事,会朗读儿歌,然后带幼儿到预备好的场地练习走平衡木小班的幼儿要练习好多次才能掌控基本动作,我把它做为重点让幼儿练习几次在朗朗的儿歌声中,幼儿不知不觉就掌控了走平衡木的要领我再增加过桥摘苹果的游戏环节,小伙伴心情更加兴奋,活跃,在开心的摘苹果活动中结束了游戏。
在这次的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高,对走平衡木的基本动作都掌控较好达到了活动的目标,也突破了重难点,顺当完成了游戏活动 小班《过桥》的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地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及其过桥的样子学念儿歌 2、初步尝试分角色表演,体验表演活动的欢乐 二、教学预备: 1、幼儿对一些小动物的叫声及走路的样子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2、幻灯课件制作〔小白兔、小鸭、小乌龟、小猫过桥的图片及故事情景〕 3、动画视频儿歌 4、场地布置:假设干泡沫板拼搭当作独木桥 5、各种相关动物胸饰假设干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点击幻灯课件 “森林里有一座美丽的房子,这就是小熊的家今日小熊可兴奋了,由于等会儿有很多的小动物要来它家玩,可是,到小熊家需要经过一座小桥,小熊想:它们能过桥吗?瞧!别担忧,我们看谁来到桥边了?猜猜 〔二〕基本部分 1、利用幻灯,引出角色、理解内容、学习儿歌 〔1〕用猜谜的形式引出小白兔 提问:A:红眼睛、短尾巴、爱吃青菜和萝卜,是谁呀?B:小白兔过桥是怎样的?〔幼儿用动作表示蹦蹦跳〕师生总结并学说:小白兔过桥蹦蹦跳。
〔2〕老师出示小鸭子的图片并生动、形象地演示小鸭子过桥〔边操作图片边叫呷呷呷〕 提问:小鸭子是怎样过桥的?〔老师动作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示摇摇摇〕师生总结并学说:小鸭子过桥摇摇摇 〔3〕出示小乌龟,请幼儿说说、做做小乌龟过桥的样子 提问: 这是谁呀?小乌龟是怎样过桥的?〔提示语:小乌龟是怎样走路的?快快爬还是渐渐爬?〕师生总结并学说:小乌龟过桥渐渐爬 〔4〕“喵喵喵”听!谁唱着歌儿来了?谁来了?出示小花猫〔幼儿先说,老师后操作〕 提问:想一想,小花猫是怎样过桥的?它是声音响响的还是轻轻的?〔丰富:静静静脚上有肉垫,走起路来轻轻的,不被小老鼠发觉的,静静走的〕 师生总结并学说和仿照:小花猫过桥静静静 〔5〕播放课件最末一幅:小动物顺当地过了桥,来到了小熊家,他们一起玩游戏,真快乐 2、幼儿完整观赏儿歌《小动物过桥》,并跟着视频动画边用动作表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后来它们把过桥这件事编成了一首儿歌,名字就叫《小动物过桥》,我们来听听、看看〔两遍〕 3、组织幼儿表演游戏 〔1〕介绍胸饰,分发,打招呼明确角色。
〔2〕介绍场地和要求 〔3〕组织幼儿分角色依次根据儿歌顺次,表演过桥 〔4〕小熊款待小动物,玩“好伙伴”歌表演 〔三〕结束部分:小动物回家〔巩固儿歌,满意表演欲望〕 1、“天黑了,小动物们要回家了,再见!”师生共同念儿歌,“小动物”按儿歌顺次依次回家 〔四〕延伸部分 在语言角中,为幼儿提供一些小动物图片及几张画有独木桥的图片,请幼儿选择讲解并描述《小动物过桥》;表演区中提供胸饰、“桥”,玩《小动物过桥》儿歌的表演游戏 小班《过桥》的教案5 活动目标 1 练习在25厘米高的平衡木上行走 2 知道一个个排队走,不推挤前面的伙伴 3 学念儿歌,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4 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技能,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 熬炼幼儿坚持究竟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 重点难点 1掌控走平衡木的要领 2遵守活动规章 活动预备 平衡木 小熊头饰 报纸球 活动过程 1老师翻开教学大书,引导幼儿观测画面内容,讲解并描述故事,朗诵儿歌 2老师引导幼儿观测小熊是怎么样过桥的。
——老师示范走平衡木,告知幼儿要领 ——熊妈妈是怎么样过桥的?〔眼睛向前看,一步一步走平稳过来〕 ——老师示范走平衡木,利用儿歌再次援助幼儿明白走平衡木的要领 3鼓舞幼儿大胆走平衡木,练习3到4次 4组织幼儿排队走平衡木,顺当安全走过后拿苹果【报纸球】吃 5老师引导幼儿说说走平衡木 吃到苹果的心情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教学活动通过游戏与儿歌的相互运用,让幼儿轻松的掌控了走平衡木的要领幼儿熬炼了肢体动作,也学习到了新儿歌 依据我小班幼儿年龄偏小的特点,我预备了每人一个小熊头饰,激发幼儿的积极参加热忱活动前,阅读了教学大书的内容,了解了小熊过桥的故事,会朗读儿歌,然后带幼儿到预备好的场地练习走平衡木小班的幼儿要练习好多次才能掌控基本动作,我把它做为重点让幼儿练习几次在朗朗的儿歌声中,幼儿不知不觉就掌控了走平衡木的要领我再增加过桥摘苹果的游戏环节,小伙伴心情更加兴奋,活跃,在开心的摘苹果活动中结束了游戏 在这次的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高,对走平衡木的基本动作都掌控较好达到了活动的目标,也突破了重难点,顺当完成了游戏活动。
小班《过桥》的教案6 一、活动背景: 我班幼儿对小动物有一种很非常的感情,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会对它们表现出莫大的关怀与新奇,因此,我常常利用实物、图片,为幼儿介绍有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形状特征,并请幼儿从家里带来玩具动物进行介绍,还进行了一系列《可爱的小动物》主题活动,使他们渐渐积累了些有关小动物的知识,针对这点,我创编了这首儿歌《小动物过桥》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要以活动的形式来援助幼儿学习语言那如何让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来表达对此作品的理解,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展想象,仿编一句短句呢? 我是这样设计本活动的 二、活动名称: 小班儿歌《小动物过桥》语言活动 三、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儿歌学习活动,培育幼儿对语言活动的爱好 2、教会幼儿正确地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及其过桥的样子 3、尝试仿编短句“......过桥***......”,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