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5067682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上饶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上饶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饶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附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上饶市成考专升本2022-2023年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附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20题)1.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下列哪种注意品质?()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广度2.运用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A.晓之以理 B.动之以情 C.选好示范的榜样 D.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3.尽管刺激不完整,但人们仍把一个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这是因为知觉具有()。A.恒常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整体性4.下列选项中属于行为主义学派常用的心理咨询方法是()。A.支持疗法 B.系统脱敏法 C.宜泄疗法

2、D.领悟疗法5.强化、处罚与消退,系统脱敏、厌恶疗法等属于下列哪种心理咨询技术( )。A.精神分析法 B.行为矫正法 C.人本主义疗法 D.理性情绪疗法6.植物和单细胞动物反映形式是()。A.反映 B.感应性 C.感受性 D.知觉7.第2题在教学中运用教学方法时,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是说的()8. 一般来说,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是()。A.强烈 B.较弱 C.微弱 D.中等9.心理咨询工作任务的侧重点是()。A.治疗 B.补救和矫正 C.预防和促进 D.外部指导10.下列选项哪种是一般能力(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11.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A.A.了解和研

3、究学生 B.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做好课时计划12. 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中,体育的根本任务是()。A.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 B.发展学生的人体基本活动能力 C.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D.增强学生体质13.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 ( )A.A.学习总结和思想总结 B.学期总结和学年总结 C.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D.课内总结和课外总结14.学习者根据事物的外部联系,简单重复而进行的记忆叫做(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机械识记D意义识记15.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了批判教育学理论,其代表作之一是()。A.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 B.阿普尔的教育与权

4、力 C.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16. 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17.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课程设置 B.课程目标 C.课程内容 D.课程结构18.下面哪一种测验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A.A.罗夏克墨迹测验 B.句子完成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19. 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学科开设顺序 B.教学时数 C.课程设置 D.学年编制20.从课程管理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B.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 C.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D.

5、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二、填空题(20题)21.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过程。22. 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构成。23. 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和学生。24. 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的特点。25.我国1902年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26. 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27. 表象是从_到_的过渡阶段,是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28.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和_。29.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30.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31.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是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以为基础,受意识

6、能动调节支配和。32. 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一类是_。33. 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34. 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35. 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_和_。36.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37. 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的规律。38.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而_的心理品质。39. 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_。40. 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和_。三、简答题(2题)41.德育过

7、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4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四、论述题(2题)43.论述如何培养班集体。44.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五、辨析题(2题)45.课外校外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46.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又称之为回忆)等三个环节。六、(0题)47. 技能的活动方式是()。A.合乎法则的 B.不随意运动的 C.遗传获得的 D.知识经验的参考答案1.C此题可以举一反三,要了解每个注意品质的基本含义。2.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它的关键在于创设特定的“情境”,这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精细而复杂的工作,对教师的事业心

8、、教学艺术、教育机制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D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4.B5.B6.B7.C8.D9.C10.A11.B12.D13.C14.CC解析 “机械识记”的概念是题目原意,关键词是“外部联系”及“简单重复”。15.B16.A17.AA课程设置,这是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而B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意图。C课程内容的构成通常包括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练习册等。D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18.D19.C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属于“课程计划的组

9、成”,四个选项都属于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但最主要的就是“C课程设置”,其他三项是在课程设置(即开设哪些课程)基础上的展开。20.A21.认识22.制度文化23.社会知识社会知识24.生活化生活化25.壬寅学制26.混合课混合课27.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28.一般能力;特殊能力29.德育内容,德育方法30.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31.随意运动 克服内外困难32.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33.学科课程学科课程34.教学价值取向教学价值取向35.评比操行评定评比,操行评定3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7.先快后慢先快后慢38.稳定,统一39.夸美纽斯夸美纽斯40.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

10、新颖性41.(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42.(1)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解析】答题要求从生产力(社会分工)和生产关系(政治制度)两方面去理解人的片面发展与全面发展。43.良好班集体的组织培养,虽然会因学校、教师、学生等条件不同而方法各异,但是,

11、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仍有一定规律可循。在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目标和规范,其他关键因素还有内聚力、心理气氛和士气等。教师应当抓住这些关键问题来建立班集体:(1)集体目标的形成班集体的目标对每一个学生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它的确立对良好班集体形成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目标制定要具有正确性。其次,目标要明确,先易后难,远近结合。再次,目标的确立应让学生参与。班主任应在深刻理解教育方针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集体活动使学生认识集体协作。44.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1)美育可以促使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租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3)美育具有怡情键身作用,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45.正确。由学校、班级组织实施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为课外教育。由校外教育机构领导和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如少年宫、青少年科技活动站等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为校外教育。课外校外教育是对青少年实施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新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它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46.错误。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又称之为回忆)等三个环节。4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