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混合饲料行业分析报告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349825890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混合饲料行业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预混合饲料行业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预混合饲料行业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预混合饲料行业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预混合饲料行业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混合饲料行业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混合饲料行业分析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混合饲料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全国饲用维生素产量28万吨,占全球的685%,分别比2010年增长15倍和225个百分点;饲用氨基酸产量152万吨,占全球的387%,分别比2010年增长11倍和96个百分点。其中,蛋氨酸产量超过10万吨,改变了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2013年公布新版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有机矿物元素、酶制剂、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新型饲料添加剂共计97种,比2008年版增加36种。饲料生产企业积极利用小麦、高粱、大麦等原料替代玉米,加快开发发酵豆粕等新型优质蛋白,能量饲料原料多元化和鱼粉替代取得明显进步。秸秆饲料化利用稳步推进,饲用量稳定保持在2亿吨,占秸秆资源总量的247%。鼓

2、励饲料企业积极参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向饲料原料生产、畜牧水产养殖、畜禽屠宰、食品加工等领域延伸发展,通过股份合作等方式与养殖场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在促进养殖产业链整合、推动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支持饲料企业为养殖场户提供专业化服务和融资担保支持,在养殖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 质量安全状况稳定向好十二五期间,全国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2015年达到962%,比2010年提高23个百分点。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连续5年组织开展专项整治,瘦肉精等违禁添加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及时发现苯乙醇胺A等新型非法添加物,消除了问题隐患。铜、锌等微量元素类饲

3、料添加剂超量使用情况受到严格管控,2015年配合饲料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92%和99%,分别比2010年提高28和59个百分点。二、 饲料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猪饲料行业的利润水平整体情况为:一般而言,作为幼小动物营养的教槽料、乳猪料毛利率高于后期小猪、中猪及大猪料;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毛利率普遍高于配合饲料。因此,不同饲料企业由于业务规模、技术水平、饲料产品结构、管理能力及业务定位的差异,其利润水平有所不同。拥有雄厚研发实力、先进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完善配套服务及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较高的企业,已呈现出规模化效应,能有效应对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增长或下游猪肉价格大幅下降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4、盈利相对稳定且利润水平较高;规模较小、研发能力较弱、生产设备较为落后、低端产品收入占比较高的企业,当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大幅度上涨时,仅能维持较低利润水平。三、 上游行业对饲料行业的影响饲料行业生产饲料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玉米、大豆、鱼粉等大宗商品,且为饲料产品成本主要组成部分,因此上游主要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对成本具有较大影响。玉米因其含糖量高、适口性好、易消化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饲料生产中最常用且用量最大的一种能量饲料,被称为饲料之王。我国玉米市场供应较为充足,主要来源于自产,国外进口量相对较少。2010年至2021年,我国玉米产量总体呈现波动上涨趋势,供应较为充足。2016年以前,为有效保障

5、种粮农民的利益和提高生产积极性,我国开始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临时收储政策明确规定了收购玉米价格,从而充分调动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玉米种植农户数量、种植面积快速扩张,但也导致出现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保持高位、国内玉米现货价与进口玉米价格差异较大、国储库存难以消化、财政负担较重等问题。2016年后,国家取消了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方式。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种粮收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稳定市场价格、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近年来采取了包括推进玉米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试点、完善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改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形式等多种

6、措施,大力支持玉米等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保持玉米价格及产量稳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大豆作为优良的植物性蛋白源,蛋白质消化率一般比玉米、高粱、燕麦高出26%-28%,具有易被牲畜吸收利用的特点。豆粕为大豆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豆粕蛋白质含量较高,在40%-50%左右;同时因其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适口性较好,特别适宜猪、家禽等不能大量利用纤维的单胃动物。我国大豆主要依赖于进口,进口来源地主要为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家,进口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相对较大。2010年至2021年,我国大豆进口数量整体呈现波动上涨趋势,由2010年进口数量5,48000万吨增至2017年进口数量9,55

7、300万吨。2018年开始,我国大豆进口数量有所减少,主要系2018年美国向自中国进口的一系列产品征加高额关税,中国随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对自美国进口大豆等一系列农产品加征关税。因此,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当年度我国自美国大豆进口量同比有所减少,导致总体进口数量同比下降。2020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同比增长1335%,一是2020年国内饲料养殖业持续复苏,饲料消费量同比明显增加;二是中美在2020年1月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国对美国大豆进口的关税屏障基本消失,中国恢复进口美国大豆。我国自产大豆的产量一直处于低位,自产数量占比相对较低。豆粕作为大豆压榨豆油后的副产品,其价格变动主要受豆油市场价格

8、、大豆价格及下游养殖业情况等综合因素的影响。2014年我国开始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大豆价格从5,000元/吨的高位逐渐与市场靠拢,2015年至2017年,我国大豆现货价格下降至3,500元/吨。2017年,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将取消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而改成大豆生产者补贴,大豆价格进一步市场化,总体维持相对稳定。自2018年7月1日起,我国将印度、韩国、孟加拉国、老挝和斯里兰卡大豆进口关税税率从3%调降至零,以刺激更多国家将大豆出口至我国,有效缓解了大豆的供应压力。2020年由于豆制品刚性需求增加,物流运输受阻,国产大豆价格继续高涨。2010年至2021年,我国豆粕价格则呈现明显波动的趋势。20

9、18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豆粕价格的波动幅度和频率同比增大。同时,受2018年下半年非洲猪瘟疫情的扩散,豆粕价格有所下跌。2019年5月,我国豆粕价格开始逐步回调并趋于稳定。目前,我国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大豆自给比重。鱼粉作为优质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不含纤维素等难以消化物质,粗脂肪含量高,在生产中用其作为原料容易配成高能量饲料;同时富含较为丰富的维生素;含有比例适宜的矿物质包括钙、磷、硒等,其适口性好、消化吸收率高、能大幅提高畜禽的采食量,提高生产性能。近年来,我国鱼粉主要从秘鲁、越南、智利、美国等国家进口,进口依赖度相对较高。我国饲料企业在采购鱼粉方面总体趋于理性,采购节奏日趋成熟,多

10、国家采购鱼粉策略也抑制了我国最大进口来源地秘鲁对鱼粉市场的主导价格作用。根据海关数据显示,我国鱼粉进口量从2015年的10254万吨上涨至2017年的15716万吨。2020年我国累计进口鱼粉14205万吨,较2019年基本持平。2021年我国进口鱼粉量进一步增加,全年达到18230万吨。2021年我国从秘鲁进口的饲用鱼粉总量占据主要地位,占比达56%。此外,我国亦从越南、智利、俄罗斯联邦、毛里塔尼亚、泰国、美国等国家进口饲用鱼粉,进口渠道相对多元,以有效分散市场波动风险。近年来鱼粉的国内平均价及国际现货价格整体呈现波动状态,其中国内鱼粉平均价波动较大。四、 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一)推动信息化发

11、展鼓励饲料企业在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控制、产品销售、服务客户等方面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挖掘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潜力,促进资源节约、需求聚集、效率提升、渠道拓展、服务转型。支持饲料企业积极参与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发挥资本、人才和管理优势,打造养殖业服务平台,推动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一站式到位。(二)推动全产业链发展鼓励饲料企业积极参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向饲料原料生产、畜牧水产养殖、畜禽屠宰、食品加工等领域延伸发展,通过股份合作等方式与养殖场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在促进养殖产业链整合、推动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支持饲料企业为养殖场户提供专业化服务和融资担保

12、支持,在养殖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三)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支持饲料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和试验基地,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施,与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鼓励饲料企业申报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支持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通过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整合融合,通过租赁、委托加工等方式充分利用现有产能。大力发展厂场对接的直接销售模式,加快推广散装运输、料仓储存、自动饲喂的饲料投送方式。(四)推动全球化发展支持饲料企业成为农业对外合作的重要力量,加大在新型市场的投资力度,积极参与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并购重组和战略合作。在法规制度、质量标准、贸易规则等方面与主要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交流,为饲料、

13、饲料添加剂和饲料机械产品拓展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环境。五、 饲料行业竞争情况(一)饲料行业集中度提高,企业数量减少,规模化企业数量增加近年来,随着饲料行业快速发展,饲料产能不断提升,全国饲料产业进入了加速整合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阶段,行业逐渐向规模化和集中化转变。由于饲料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创新能力差、生产成本高、融资能力弱、销售渠道少的中小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2010年至2019年,我国饲料加工企业的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10年至2019年,我国饲料加工企业数量明显下降,从10,843家减少至5,016家,下降幅度达到5374%。(二)饲料生产地区进一步集中化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和粮食主产区的影响

14、,我国饲料行业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并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山东、广东两省为首的龙头产业地区。2021年,全国饲料产量超千万吨省份共13个。其中,山东省饲料产量达4,47631万吨,同比增长32%;广东省饲料产量3,57327万吨,同比增长187%。山东和广东两省饲料工业总产值继续保持在千亿以上,分别为1,83752亿元和1,54752亿元。未来,我国粮食主产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饲料产业将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发展趋势,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三)区域竞争为饲料行业的发展和新布局提供空间由于饲料存在一定保质期,且受制于物流运输成本的影响,饲料产品不适宜长距离、长时间运输,饲料行业普遍存

15、在运输半径的限制。即使部分企业将饲料推广至其他地区,受区域内养殖结构和消费偏好的影响,这些外地企业也很难在该区域内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因此,国内大型饲料企业普遍采取全国设厂、就近销售的分散建厂经营模式,但其主要业务仍集中在各自传统优势地区,竞争仍相对分散。故国内大型饲料企业仅限于区域领先,很难做到在全国各个区域同时领先,这也为饲料行业的发展和新布局提供了空间。饲料行业内的饲料产品品牌种类繁多,各企业主要通过差异化竞争战略或优势成本竞争策略参与市场竞争。下游生猪养殖客户主要包括规模化养殖场及家庭农场形式,其中规模化养殖场,在养殖种类、养殖规模、养殖技术水平、养殖设备、资金实力等方面优于家庭农场。相

16、应规模化养殖场对于饲料产品的品质要求更高,对供应商筛选更为严格。对于定位于开发规模化猪场的企业来讲,客户对于产品品质要求更高,相应产品的品质定位较高;对于定位于服务散户的企业,其品质主要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考虑到散户对于价格敏感度更高,品质定位相对更低,使得各品牌的产品品质参差不齐。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不同,有的处于快速发展期,有的处于成熟期,有的规模优势已经完成,在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特点、经营战略和发展目标有所不同,即使在相同发展阶段,经营战略亦有所区别,部分企业经营目标为规模领先,部分企业只做区域性强者,部分企业追求小而美;其次,不同企业的资金储备、供应链和采购水平、生产能力等存在差异,导致产品成本、费用支出等差异较大,最终体现在价格差异上。产品品质高低亦受到研发技术水平的直接影响,不同企业对于产品研发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差异较大。对于重视产品研发的企业,会结合自身研发实力、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