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型材挤压模具行业前瞻分析报告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982281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铝型材挤压模具行业前瞻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铝型材挤压模具行业前瞻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铝型材挤压模具行业前瞻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铝型材挤压模具行业前瞻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铝型材挤压模具行业前瞻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铝型材挤压模具行业前瞻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型材挤压模具行业前瞻分析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铝型材挤压模具行业前瞻分析报告20172019年,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推荐、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第十九届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的模具专利13项,涵盖了设有瓶口槽的瓶胚模具、带限位功能的折弯模具、汽车调节器模具型芯制造方法、汽车变速箱压铸模的多点进料流道结构、活动顶针式排气模具的模具创新型结构;也涵盖了深孔钻编程方法及系统、光纤束的成形设备及其成形方法等创新技术与方法,也显示出在板材充液成形液压机、油缸总成和设有该油缸总成的液压成形设备等的产业链技术创新。一、 通过区域合作,形成引领模具企业提高核心区研发制造能力,促进模具及关联企业协同配套的集群发展态势明显模具多类型、特性化需求、不构成批量的产业特

2、点就形成模具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也使得以材料供应、模具设计开发、加工设备、标准件供应、加工协作、人才调剂等多服务功能配套的模具产业集聚区制造模式更有利于产业发展。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模具产业集聚区,至今仍占据我国70%左右的模具产能份额,武汉-长沙和成都-重庆两个模具产业集聚区十三五以来发展较快,形成了体系完整、各具特色的现代模具产业集群。在这些大、中集聚区内,还形成了众多集聚程度更高的市、区、县、镇特色模具生产基地。许多模具产业集聚区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面向全球供货的模具制造基地。已开始通过不断提升区域模具制造的整体价值链,推动区域企业群实现从价格竞争向质量品牌竞争的转变。十三五以

3、来,形成了区域产业集聚效应发展,以质量数据为根本的供应链和制造总包分包、服务共享和业务协作为基础,集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大企业协同中小企业跨领域、跨地域的企业群生态,促进了模具制造技术水平与质量保障整体能力的提升。二、 人才发展机制正在形成十三五以来,模具职业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总量保持基本稳定。随着模具产业的规模扩大和模具制造流程的改变,大批具有计算机和数字化知识的年轻力量进入到模具行业,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和模具人才培训体系的发展。以模具中职、高职教育,行业人才培训基地、企业在岗培训等有机结合的人才发展机制逐步形成。2017年,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职业教育委员会开创了全国职业院校模具数字化设计

4、技能网络大赛,将每个学校的计算机房设为考场,大赛裁判组成员在赛事中心对各赛场动态进行远程监控。模具专业学生均可报名参赛,给学习者提供了同等的参赛权利,推动了全员化参赛,实现了大赛普惠,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提升,成为培养模具技能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三、 精密机械零部件行业概况精密机械零部件是机械设备中的核心零部件,是综合运用高精密设备、金属加工工艺、精密检测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将金属材料加工成预定形状或尺寸的金属零部件。精密机械零部件既具有加工精度高、尺寸公差小、表面光洁度高等精密特点,也具有尺寸稳定性高、抗疲劳与抗衰减性能好等金属零件的特点。精密机械零部件制造是各类精密设备仪器

5、生产制造的基础。过去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加工能力与技术实力不强,核心精密机械零部件行业通常为欧美日等外资企业所垄断。近年来,随着产业链中系统总成或部件装配业务向我国转移,其子系统或部件的制造商也在我国积极寻找并支持具有核心精密机械零部件生产能力的企业。这一趋势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消费电子、风力发电等下游行业比较明显。四、 模具行业面临的机遇与风险(一)模具行业面临的机遇1、模具行业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强基的指导意见、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2018-2020年)、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一系列重要政策,鼓励支持包括模具行业

6、、金属加工机械行业在内的制造业发展。此外,关于加快铝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及规划,对行业下游铝型材加工行业形成有力的促进作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等政策及规划促进了铝型材下游应用行业的发展,进而拓展了行业产品的终端应用市场。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发布的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有色金属发展的主线,即结构性调整和扩大市场需求。未来中国铝型材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预计将继续为铝型材市场

7、提供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受益于此,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2、模具行业下游应用市场需求持续强劲,铝材替代空间广阔由于铝及铝合金质量轻,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下游各行业对其需求量不断提高,其在很多领域都具备巨大的替代空间。在建筑领域以铝节木:建筑行业中铝合金门框和幕墙等已广泛使用,大量节约了木材资源。在交通运输领域以铝代钢: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的配套设施已普遍采用铝制品代替钢材,对铝型材需求量不断增多。在新兴领域,铝型材的应用空间亦十分广阔。在汽车轻量化方面,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增加和传统汽车轻量化趋势的发展使得汽车用铝合金需求量大幅增加。在新能源行业和消费电子行业中,铝合金材料的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铝

8、型材应用行业范围广、规模大,为本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3、创新能力及技术水平的提升推动模具行业进步行业通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攻克了诸多设计制造技术难点,部分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新能力不断增加,核心技术不断升级,将有效促进行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同时,下游产业和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铝型材挤压模具及设备制造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精密化、智能化、轻量化等发展趋势也将推动行业的持续创新与技术进步。(二)模具行业面临的风险1、模具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行业内企业数量较多且规模较小,市场集中度不高。受规模限制、服务半径的影响,大多数企业缺乏客户服务和品牌运营等高端竞争能力,并且通常不注重

9、研发投入和技术升级,导致产品的低端化特征较为明显,因此往往通过低价策略进行竞争,或以牺牲产品质量换取短期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高端市场效益的提高。2、模具行业企业融资渠道有限本行业技术要求高、设备更新快,行业内企业需持续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创新和生产线更新换代。但当前行业内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导致普遍存在融资难且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对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从而对企业的后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五、 模具行业下游行业概况(一)铝型材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铝,由于其优良的结构及功能特性,同时结合铝及其合金材料性能的改善和提高,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以铝代钢、以铝

10、节木等材料替代应用亦成为化解铝产能过剩的有效抓手。当前,我国铝应用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不断高质量发展,铝应用领域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受益于光伏、轨道交通、汽车轻量化、电子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铝材市场也不断向好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至2017年我国铝型材产量整体呈增长趋势。2018年,因供给侧改革及市场需求下滑的影响,我国铝材行业产量出现同比下滑。但随着光伏产业的复苏,铝型材在汽车轻量化、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应用的逐步深入,以及两新一重政策促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下游市场对铝型材的需求逐步扩大,

11、2019年至2021年铝型材产量分别达到为5,2522万吨、5,7793万吨和6,105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30%、1004%和564%,产量连续三年大幅回升。未来,随着国内铝型材制造企业技术的改进,产品性能的提升,以及下游应用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预计我国铝型材的发展前景良好。(二)铝型材的下游应用铝及铝型材由于具有质量轻、易加工、耐腐蚀、导热导电及可回收性强等优良性能,在建筑、交通、汽车、能源、家电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铝型材生产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强韧化、结构减重、耐腐蚀、使用寿命、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优化,具有高合金化、高综合性能的铝型材的市场需求逐步增加。建筑业是铝型材应用

12、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由于铝质量轻,同时强度可达到或超过结构钢的水平,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经过表面处理拥有精美的外观和耐腐蚀性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2016年国家工信部发布的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鼓励扩大铝在建筑业的应用。在建筑行业,铝型材可用于门窗、幕墙、采光顶、隔断、装饰品等。此外,彩色铝板、复合铝板、复合门窗框、铝合金模板等新型建筑铝制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除了建筑行业,铝型材在工业领域的运用同样广泛,尤其是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光伏及消费电子行业。近年来,随着前述行业的快速发展,工业铝型材及其上游(包括相关型材挤压模具及挤压生产线)亦实现了快速

13、发展。在轨道交通领域,由于铝型材具有高强韧、质量轻、易加工、耐腐蚀等突出优点,使得其在该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轨道车辆车体已大量使用铝材制造,轨道交通连接件、座椅、门窗、广告架等也大量采用铝合金产品。2014年以来,我国铁路运营里程稳步提升,截至2020年底,中国现已开通运营高速铁路379万公里,居全球第一,以八纵八横为骨架的高速铁路网络基本成型。今后,随着国内高铁里程的不断增长,轨道交通领域对铝型材的需求将持续扩大,从而带动铝型材行业及其相关上游的发展。截至2020年,中国内地累计有45个城市建成投运城轨线路7978公里,同比增长1854%,增速明显回升。2011年-2020年期间,中国城

14、市轨道交通里程累积增长近40000%。今后,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对铝型材的需求将持续扩大,铝型材行业及其相关上游行业亦将从中受益。在新能源汽车及汽车轻量化领域,铝型材同样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铝的密度仅有钢的1/3,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回收性,是理想的汽车轻量化材料。目前变速器箱体、热交换系统的铝合金使用率已接近100%,发动机缸体、缸盖、车轮的铝合金使用率也已较高,未来车身、底盘等零部件铝型材使用率亦有望大幅提高。根据智研咨询数据,2018年我国乘用车的单车用铝量仅为156kg,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提出,到2025年及2030年,我国汽车单

15、车用铝量要分别达到250kg及350kg,相关铝型材市场的发展空间将非常广阔。在光伏行业,铝型材主要运用在光伏边框和光伏支架等部位。光伏边框及光伏支架按照使用的原材料可分为三类:铝型材边框、不锈钢边框、玻璃钢型材边框,由于铝型材具备重量轻、耐蚀性强、成形容易、强度高、易切削和加工、可回收等特点,其应用最为普遍,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光伏组件均使用铝边框,使用率高达933%。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2020年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25,300万千瓦,同比增长2384%。光伏行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新兴产业之一,其未来的快速发展将带动光伏组件中铝型材需求的快速增长。在消费电子

16、行业,铝型材主要运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的内部结构件、中框、外壳和支架等方面。在轻薄和时尚潮流的带动下,铝型材在消费电子金属外观件和内构件中的渗透率逐步上升。目前,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出货量整体保持在较高水平。2014至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平均年出货量为1391亿部,平板电脑平均年出货量为176亿台,PC平均年出货量达到276亿台。此外,随着国内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进度,未来5G手机的换机需求有望快速增加。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2021年1-6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174亿部,同比增长137%,其中5G手机出货量128亿部,同比增长1009%,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34%。未来,随着铝型材在消费电子行业不断深入应用以及5G手机换机需求的迅速增长,相关铝型材的需求量将进一步提高。(三)精密机械零部件下游行业概况精密机械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