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钢结构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9821839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轻型钢结构产业发展工作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轻型钢结构产业发展工作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轻型钢结构产业发展工作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轻型钢结构产业发展工作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轻型钢结构产业发展工作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轻型钢结构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轻型钢结构产业发展工作方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轻型钢结构产业发展工作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到国外独资或合资办矿,组织实施好已经开展前期工作的境外矿产资源项目。鼓励沿海钢铁企业充分利用区位和运输优势,尽可能利用国外铁矿石、煤炭等资源。尽快完善建筑领域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结合提高抗震标准,研究出台扩大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商业设施等建筑物钢结构使用比例的规定,修改提高地震多发地区建筑物、重点工程、建筑物基础工程等用钢标准及设计规范。一、 钢结构行业竞争状况我国目前钢结构企业数量较多,但以小规模企业为主,市场集中度较低,钢结构行业业务规模前五名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仅5%左右。从细分市场来看,轻钢结构市场技术门槛较低,众多中小企业集中于此,市场竞争

2、激烈;重型钢结构、大跨度钢结构、设备钢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等中高端钢结构产品在生产加工和安装方面具有更加严格的标准,且工程规模较大,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技术储备、丰富的项目经验、较雄厚的资金实力,因此在重型钢结构、大跨度钢结构、设备钢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等细分行业中竞争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由于近几年宏观经济、疫情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原材料钢材价格波动较大,加速了部分中小型钢结构企业的出清,预计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的逐渐完善将进一步促进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二、 开发国内外两种资源,保障产业安全加大国内铁矿资源的勘探力度,合理配置与开发国内铁矿资源,增加资源储备。鼓励大型钢铁企业开展铁矿勘探开发,适

3、度开发利用低品位矿和尾矿,加强对共生矿、伴生矿产资源的研究、开发和综合利用。积极推进河北司家营、山西袁家村等大型铁矿资源开发,提高国产铁矿石自给率;支持邯钢中关、唐钢石人沟、通钢塔东、武钢恩施等现有矿山的深部开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鼓励四川攀西、河北承德地区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整合开发安徽霍丘地区和山东苍山等地区的铁矿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到国外独资或合资办矿,组织实施好已经开展前期工作的境外矿产资源项目。鼓励沿海钢铁企业充分利用区位和运输优势,尽可能利用国外铁矿石、煤炭等资源。三、 金属制品行业发展情况(一)金属制品行业整体情况金属制品行业包括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金属工具制造、集装箱及

4、金属包装容器制造、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制造等。行业主要业务领域为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中的钢结构行业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行业。1、钢结构行业情况钢结构行业是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环境污染少及可塑性强等综合优点,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诸如工业厂房、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民用住宅、大型公共建筑、航站楼、火电主厂房及锅炉刚架、公路铁路桥梁和海洋石油平台等很多领域。钢结构行业分类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根据产品属性划分,钢结构一般分为轻型钢结构、重型钢结构和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在重型钢结构中又可以细分为高层重钢结构、电力钢结构、桥

5、梁钢结构、海洋石油钢结构等。根据产品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制造工艺的难易程度、竞争程度来划分,钢结构产品可划分为高端产品和中、低端产品。高端产品应用领域包括高层重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电力钢结构、桥梁钢结构、海洋石油钢结构等。高端产品特点:产品大部分属于非标产品,技术参数一般根据实际应用环境与情况而定,需要生产商有较高的产品设计能力、详图深化设计能力;产品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制造工艺较为复杂,产品质量控制要求严格;技术附加值高,产品毛利率相对较高;能够从事高端钢结构产品生产的企业较少,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专业技术与资金实力、规模、产品品质与品牌。中、低端产品应用领域主要指轻钢结构

6、,中、低端产品主要特点:对产品设计及详图深化设计能力要求不高;产品生产精度要求低、难度小,生产工艺较简单;产品毛利率相对较低;生产厂家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我国钢结构行业经历了从节约使用到大力推广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钢结构的研究和应用缓慢起步。由于此阶段钢材短缺,需要节约使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钢结构行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我国钢材产量稳步提升,并且自2000年起稳居世界第一。建设部于1997年发布了1996-2010年建筑技术政策,政策提出,要合理使用钢材,推广和发展钢结构。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钢材产量的快速增加,我国开始大力推广使用钢结构。

7、十一五期间我国钢结构行业形势和发展对策提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继续坚持鼓励发展钢结构的政策,推广和扩大钢结构的应用。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HRB400以上钢筋用量达到总用量45%,钢结构工程比例增加。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引导新建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住宅。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大力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积极推进高品质钢结构住宅建设,鼓励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大力推广钢结构不仅对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化转型具有积极作用。在发达国家,钢结构产业发展

8、较早。世界第一栋高层钢结构房屋于1885年建成;轻型钢结构房屋出现于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工业化程度较高的钢结构住宅;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大规模的住宅建筑工业化。经过了一百余年的发展,在发达国家,钢结构行业已经发展成熟,目前建筑钢结构用钢量平均占钢产量约30%以上。根据上海市金属结构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2016年至2020年,全国钢产量从80,760万吨增长到106,500万吨;建筑钢结构用钢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从2016年的5,585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8,900万吨。2016年至2020年,虽然我国建筑钢结构用钢量占全国钢产量比例不断增长,从692%上升至836%,但相比于

9、发达国家,我国钢结构建筑用钢量占钢产量比例仍然较低,具有较大的市场增长空间。2、装配式建筑行业情况装配式建筑是指由预制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预制混凝土结构(PC)、钢结构(PS)、木结构是装配式建筑的主要三大形式。自建国以来,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经历了从借鉴他国到快速发展的过程。21世纪初期,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的进步,同时在环保政策趋严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迎来发展机遇;2013年以来,各地方政府持续出台相关政策,从行业规范、项目扶持、技术监督体系建设等方面促进了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根据住建部统计,2016-2020年我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逐年增长,2

10、020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达63亿平方米,较2019年增长50%,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为205%,完成了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确定的到2020年达到15%以上的工作目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装配式建筑重点推进地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全国的比例达546%,重点推进地区占比相比2019年进一步提高。其中,上海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917%,北京市达402%,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湖南省和海南省均超过30%。从建筑结构形式看,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43亿,相比于2019年增长了593%,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683%;新开工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面积19亿,较2019年增

11、长了46%,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302%。其中,新开工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面积1,206万,较2019年增长了33%。我国目前装配式建筑仍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为主,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双重刺激下,装配式建筑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根据住建部统计,截至2020年,全国共创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328个,省级产业基地908个。在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中,构件生产、装配化装修领域快速发展。其中,构件生产产能和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全年装配化装修面积较2019年增长587%。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装配式建筑渗透率较低,装配式市场空间广阔。工业化程度高的发达国家均开发出各类装配式

12、建筑专用体系,如英国L板体系、法国预应力装配框架体系、德国预制空心模板墙体系、美国预制装配停车楼体系、日本多层装配式集合住宅体系等。代表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等2017年装配式建筑渗透率均达到或超过70%,对比我国2017年渗透率仅84%,我国装配化建筑渗透率差距较大。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对装配式建筑行业制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2025年我国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逐步提升至30%。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指出:构建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推动生产和施工智能化升级,扩大标准化构件和部品部件使用规模,提高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提升空间巨大。四、 钢

13、结构行业技术特点及经营模式(一)钢结构行业整体技术水平2000年后,我国钢材产量快速增加,我国开始大力推广使用钢结构。随着我国钢结构技术的研发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并在众多钢结构工程实施过程中持续完善技术应用能力,我国钢结构行业整体技术水平逐步提高,随着近年来,一大批代表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如:港珠澳大桥、上海深坑酒店、首都新机场、中国尊等钢结构超级项目陆续完成,标志着中国钢结构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已经处于国际前列。1、钢结构设计水平不断提高,配套标准不断完善钢结构设计、分析、计算,是确保钢结构能否承担起结构工程要求的荷载、安全、寿命及经济合理性的重要环节,设计图纸对钢结构工程的加工制造、现场安装环节具有

14、指导作用。当前我国钢结构行业一般的标准、规范和规程已经基本完善,目前住建部、各省市级建筑行业发布了包括钢结构设计规范、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标准、高性能建筑钢结构应用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以及多部图集,而且还在不断地修订完善中。钢结构设计工具、软件齐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包括PKPM、3D3S、MIDAS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计软件,也拥有一批经过国内外各种各类钢结构工程实践锻炼的钢结构专业设计人才,我国钢结构设计已经从二维平面设计逐步向三维立体设计转变,从单一的施工图纸设计向BIM全过程数字化设计、管理转变。2、钢结构加工制造能力持续提升传统钢结构制造企业采用简

15、单的剪切设备和焊接设备进行生产制造。现在越来越多的钢结构企业采用详图绘制软件,通过多维立体的直观图像、数据与自动化的制造装备、数控切割、钻孔、焊接及流水线生产工艺相结合来生产各类钢结构构件,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加工构件的精密度。如百甲科技已经全面应用Tekla详图软件拆分设计图纸,形成零件图,与数字化的生产线和数控设备结合,保证了钢构件生产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3、钢结构安装技术不断完善现代钢结构安装技术是以高效率的施工机械、先进的吊装、张拉、液压顶升装备来实现钢结构、设备的安装。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应用,我国已形成了许多先进的施工工法,如整体提升、单元构件滑移拼装、螺栓球筒壳逆安装工法等,包

16、括测量变形、误差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并且形成了许多专业化队伍及成套技术。安装质量好坏是最终作品成败的关键。随着我国在工业、公建和住宅等领域大量使用钢结构,我国钢结构安装工艺水平逐渐完善。如百甲科技在钢结构安装领域已经拥有了多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和省级工法,并已在项目实践中广泛使用。(二)钢结构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针对技术瓶颈问题,未来我国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设立钢结构研究与教育专项基金,充分利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建立企业、学术界及大众创业相互补充的创新体系,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一是结构体系创新与标准规范改革;二是建筑维护系统配套及产业化;三是标准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技术;四是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施工、生产一体化;五是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其中,依托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重点做好高性能钢结构和组合结构等绿色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