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生产产业可行性分析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982257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来水生产产业可行性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自来水生产产业可行性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自来水生产产业可行性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自来水生产产业可行性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自来水生产产业可行性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来水生产产业可行性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来水生产产业可行性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来水生产产业可行性分析加强江河治理骨干工程建设。以东北三江治理、进一步治理太湖等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大江大河大湖防洪减灾体系,提高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加强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和崩岸治理、上游干流治理、洞庭湖鄱阳湖综合整治和蓄滞洪区工程建设。继续实施黄河下游、宁蒙河段和上游河道治理,开工建设黄河古贤、陕西东庄等水利枢纽工程,深入开展黑山峡河段开发工程前期论证。加快淮河出山店水库、平原洼地排涝治理、行蓄洪区调整与建设等治淮骨干工程建设,推进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前期工作。推进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建设与调整,加强重要河道治理。加快西江大藤峡水利枢纽、西江干流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全面完成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干流

2、防洪治理,整体提高东北地区防洪排涝能力。加快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防洪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新疆叶尔羌河防洪治理以及阿尔塔什、卡拉贝利等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推进大石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前期工作。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社会加快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要求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更加精准有力地发挥对区域协同发展的先行引导作用,强化水资源管理,全面提升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3、普遍提高,让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需要着力解决好水利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加快推进水利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建设美丽中国,要求坚持人水和谐,加快转变用水方式,着力缓解水资源水环境约束趋紧的矛盾,在推进水利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步伐。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作用,需要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创新引领、法治保障的水利体制机制,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 进一步夯实农村水利基础大兴农田水利,加强农村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水利保障能

4、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提升农村水利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一)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完成434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推进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开展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试点,完善灌排设施体系,提高输配水效率。全面完成列入规划的251处大型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任务,启动实施重点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区,加快建设嫩江尼尔基、吉林松原、湖南涔天河、海南红岭、四川向家坝等一批节水型、生态型大型灌区,提高粮食产能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重点灌区全面开展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以西北节水增效、华北节水压采、南方节水减排等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低压管道输

5、水灌溉、喷灌和微灌,突出抓好粮食主产区、生态环境脆弱区、水资源开发过度区等重点地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着力加强农业灌溉计量设施建设,完善灌区计量设施体系,加强灌溉试验站网建设和成果应用。加强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稳步推进牧区水利建设。在南疆叶尔羌河、和田河等流域,以及甘肃河西走廊、吉林白城等严重缺水区域,实施专项节水行动计划。(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综合采取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在距离城镇供水管网较近的农村,通过扩容改造和管网延伸,改善农村供水条件。对部分规模

6、较小、设施简陋的单村供水工程进行配套改造,推进联村并网集中供水。对人口相对分散区域,进行小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因地制宜采取适宜的水处理技术,提高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障程度,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分质供水。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强水质检测能力建设,完善农村饮水工程水质检测监测体系,提升农村饮水安全监管水平。按照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做好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与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的精准对接,全面解决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存在的饮水问题。(三)有序发展小水电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偏远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农村水电发展,引导农村水能资源科学、合理、有

7、序开发。实施农村小水电扶贫工程,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在以河流为单元进行生态修复和开展梯级联合调度的前提下,对部分具备条件的农村水电站实施增效扩容改造,巩固农村水电发展成果、提高综合能效和安全性能。开展农村水电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动农村水电直供电片区电网改造,推进绿色小水电建设。二、 全面推进水价改革(一)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善农业供水计量设施,建立农业水权制度,提高农业供水效率和效益,加强农业用水需求管理,探索创新终端用水管理方式,夯实农业水价改革基础。分级制定农业水价,探索实行分类水价,逐步推行分档水价,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

8、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多渠道筹集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二)全面推进城镇供水水价改革全面实行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建立鼓励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的价格激励机制。三、 积极探索建立水权制度(一)加快建立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开展水流产权确权试点,研究制定国家水权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完善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抓紧制定跨省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确定区域取用水总量和权益。完善取水许可制度,稳步推进水权确权工作。健全水资源用途管制制度。(二)积极培育和发展水市场推动水权交易制度建设,开展水权交易试点,鼓励和

9、引导地区间、流域间、流域上下游、行业间、用水户间开展水权交易,探索多种形式的水权流转方式。统筹建立水权交易机制,推动水权交易平台建设,研究建立水权抵质押制度,加强水权交易监管,维护水市场良好秩序。探索建立流域上下游、重要水源地、重要水生态修复治理区等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四、 创新水利投融资机制(一)继续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优化投资结构,创新资金使用方式。落实好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政策。落实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政策,发挥好水利基金对水利改革发展的支持作用。(二)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运营健全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积极发展BOT(建设-经营-转交)、TOT(转让

10、经营权)、B00(建设-拥有-经营)等水利项目融资模式,完善投资补助、财政补贴、贷款贴息、收益分配、价格支持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通过资产收购、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三)加大金融支持水利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用好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等优惠政策,拓宽水利项目融资渠道,缓解地方筹资压力。积极争取拓宽水利建设项目的抵(质)押物范围和还款来源,允许以水利、水电资产及其相关收益权等作为还款来源和合法抵押担保物。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水利企业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五、 加强水生态治理与保护坚持节约与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与治理修复相结合的方针

11、,加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改善河湖和地下水生态环境。(一)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水功能区分级分类监督管理体系,强化入河湖排污总量管理。优化调整沿河湖排污口、取水口布局,编制相关整治规划,对入河排污布局问题突出、威胁饮水安全或水质严重超标区域的排污口实施综合整治。落实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把供水人口20万人以上的水源地纳入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加强监督保护。全面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实施水源地安全警示、隔离防护、水源涵养和修复措施。推动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依法清理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排

12、污口和各类养殖户。加强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二)科学确定和维持河湖生态流量科学确定重要江河湖泊生态流量和生态水位,将生态用水纳入流域水资源统一配置和管理。协调好上下游、干支流关系,深化河湖水系连通运行管理和优化调度。合理安排重要断面下泄水量,维持重要河湖、湿地及河口基本生态需水,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基流。积极推进北方及水资源过度开发地区退减被挤占的河道内生态环境水量,对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等重要湿地和湖泊实施生态补水。继续加强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等流域水量统一调度,巩固生态综合治理成果。(三)加强重点河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严格河湖生态空间管控,划定河湖管理和保护范围,加强河湖水域岸线保

13、护,严格限制占用水域,系统整治江河流域,有序推动河湖休养生息,保护和恢复河湖生态系统及功能。通过退耕还湖还湿、退养还滩、封育保护、水源涵养等措施,强化重要生态功能区、江河源头区、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以京津冀六河五湖(永定河、滦河、北运河、大清河、潮白河、南运河和白洋淀、衡水湖、七里海、南大港、北大港)、西北内陆河、重要湿地等为重点,综合运用强化水资源统一配置与管理、河道治理、清淤疏浚、生物控制、自然修复、截污治污等措施,推进生态敏感区、生态脆弱区、重要生境和生态功能受损河湖的生态修复。因势利导改造渠化河道,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营造自然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为生物提供多样性生境,加强水生生物

14、资源养护。加强农村河道堰塘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河流生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以自然河湖水系、调蓄工程和引排工程为依托,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四)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注重封育保护和自然修复,加强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西南岩溶区等重要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和水蚀风蚀交错区,以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重点区域水土流失防护和治理。在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实施清洁小流域建设,加强坡耕地、侵蚀沟及崩岗综合整治。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管体系,强化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提高水土保

15、持信息化水平和综合监管能力。(五)加强地下水保护和超采区综合治理严格地下水水量和水位双控制,强化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通过加强农业、工业等各领域节水,优化城镇发展和产业布局,实行有利于地下水限采的水价政策,采取划定限采禁采范围、水源置换、休耕、试行退地减水等措施,对地下水超采较严重的京津冀晋等地区开展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与修复,压减地下水超采量,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进一步加强地下水保护和涵养,提高地下水战略储备能力。加快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完善地下水监控体系,建立国家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统。(六)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全面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

16、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实施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工程,推广清洁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实施清洁化改造。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达标运行,县城、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95%。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在全国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重点整治水源保护区畜禽养殖、围网养殖,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在大中型灌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域,通过建设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地表径流集蓄等设施,净化农田排水和地表径流。完善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提高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六、 水务行业市场化程度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的水务行业主要由政府垄断经营管理,公有公营体制下运行效率低下,设备陈旧,供水和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给各级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开支压力。随着关于加快市政公用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市政公用事业特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