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胶行业前景分析报告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34981871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密封胶行业前景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密封胶行业前景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密封胶行业前景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密封胶行业前景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密封胶行业前景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密封胶行业前景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密封胶行业前景分析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密封胶行业前景分析报告装配式建筑改变建造方式,也改变了围护结构的构造,改变了保温材料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关系。建材是工程的物质基础,有什么米做什么饭是建工企业的通常做法。建材作为上游行业具有更多的创新余地和优势。保温围护结构一体化制品(如钢丝网架板)、改性EPS混凝土等技术均是以建材企业为主导,需要与建工结合在工程中再创新与再优化,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适时开展行业贯标工作,着力推进关键环节典型应用,培育一批单项应用典型项目,大力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推动装备、软件、自动化、仪器仪表、系统集成商、安全防护等不同领域企业紧密合作,加快培育一批针对绝热行业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一、 绝热节能材料行业面临机遇

2、与风险(一)绝热节能材料行业有利因素1、下游石油炼化行业产业升级,炼化一体化配套绝热节能材料增量需求可观炼化一体化的蓬勃发展不但带来了装置改造和产能升级,而且更多地促进了相关绝热节能市场格局的改变以及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是德和科技提升市场占有率的良机。经过近两年的建设,我国大型炼化项目如恒力石化、浙石化等已陆续投产,新装置更高的安全与环保要求也提升了整个炼化行业的安全与环保水平。在炼化一体化中,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极高,通常只考虑少数几家绝热节能产品主要供应商,因此市场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通常情况下,客户一经选定高性能绝热节能材料供应商,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2020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1,404亿

3、立方米,同比增加36%。其中,全年LNG进口量6,713万吨,同比增长115%。根据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2017),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提高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为我国现代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力争达到10%左右,到2030年,力争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左右。天然气消费量上升带动LNG绝热节能材料业务。根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到2025年,国内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全国集约布局的储气能力达到550亿60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消费量的比重约13%。预计未来3

4、-5年LNG进口高增速将维持,在LNG接收站、LNG船新建热潮下,LNG储罐、LNG船保冷施工及保冷材料市场将持续火热。从绝热节能材料行业发展的需求驱动因素来看,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持续提升的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催生了增量的保温建材需求。同时,近年来我国更加注重建筑保温材料的防火性、阻燃性,国内保温材料市场已出现明显变化,未来建筑保温材料必然朝着长效、节能、防火、防水一体化方向发展。2、绝热节能材料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拉动效应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增加,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减排温室气体成为全球共同的难题,由此我国提出碳达峰、碳

5、中和目标,节能减排成为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工业、建筑领域的节能是能源节约的重要方面。其中,炼化一体化提高石油、天然气利用率,积极推进炼油行业转型升级,降低煤炭消费占比,改进能源消费结构将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措施。绝热节能材料的使用是工业管道、储罐等设备节能以及建筑应用节能的重要保障,是国家双碳达标的重要推手,面临重要机遇。3、绿色发展助推绝热节能材料行业技术进步和升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生态环保的要求逐步提高,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逐渐成为提升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对绝热材料绿色发展提出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机遇。十四五期间,通过推动行业绿色改造,淘汰落后技术、工

6、艺和设备,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二)绝热节能材料行业不利因素1、绝热节能材料行业准入门槛较低,集中度低,研发实力相对较弱目前我国大多数绝热节能材料制造企业设备简陋,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目前呈现生产厂家众多、平均规模较小的行业格局,条块分割的市场格局尚未完全打破,对大中型绝热节能材料制造企业的成长较为不利。绝热节能材料行业属于人才、技术密集型产业,对高端复合型技术人才需求较高,不论是新型绝热节能材料的研发,还是新施工技术的运用,都需要高端技术人才的储备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趋势,高端技术人才缺乏制约行业后续发展,行业研发实力相对较弱。国外绝热

7、节能材料产业的整合早已完成,比如2017年,欧文斯科宁收购匹兹堡康宁,匹兹堡康宁是全球最大的泡沫玻璃生产商。在整合与发展中,国外竞争对手一方面通过收购兼并增强资本实力、研发能力,另一方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和体系。我国企业起步较晚,面对产业整合的大环境,经营管理和研发水平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绝热节能材料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频繁硬质聚氨酯泡沫类绝热节能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异氰酸酯、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等属于石油化工下游衍生产品,其价格受宏观经济及供需情况影响而波动频繁,由此导致聚氨酯类绝热节能产品成本控制难度加大。二、 绝热节能材料行业主要产品需求情况绝热节能材料产品具备防火、防水、耐化学

8、腐蚀、防蛀、不易老化、导热系数低、机械强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液氢(LH2)、煤化工、空气分离、城市建筑、轨道交通等行业的各类储罐、管道和设备绝热节能领域。(一)绝热节能材料行业产品在工业领域需求概况及前景分析绝热节能材料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液氢(LH2)、煤化工、空气分离等领域。乙烯、丙烯、乙烷、丙烷、甲烷、液氨、液氧、液氮和LNG等相关石化设备为了减少冷介质在生产或输送过程中的冷量损失,防止在环境温度下设备外表面结露或为减少冷介质在生产输送过程中温升和汽化,相应设备均需要进行

9、绝热保冷,对储存和输送此类介质的设备大多也需要绝热保冷。在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运输过程中,储油罐、储气罐用于储存原油、液化石油气、LNG和其他油,以及用于将天然气转化为液态的液化工厂,同时,还可以用于存储其他(比如乙烯、丁烷、氨、氯、丙烷、丙烯、二氧化碳、氧气、氩气、氮气和氢气等)对液化储存温度要求较高的化工产品。根据GlobalIndustryAnalysts,Inc发布数据,预计全球储罐保温的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55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7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44%;其中PUR及PIR类储罐,在2020年-2027年期间预计复合增长率为49%,2027年将达到34亿美元。1、绝热

10、节能材料行业产品在石油化工领域需求概况及发展趋势石油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石油化工装置中,设备及管道的保温、保冷工程是防止或减少热(冷)损失、保证安全操作,改善劳动条件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迅速,石油炼化产能从2008年的55亿吨增长到2020年的89亿吨。根据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以及国家石油和化工网的信息显示,2020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全国油气总产量332亿吨(油当量),较上年增长5%;原油加工量674亿吨,较上年增长3%;主要化学品总产量较上年增长约36%。我国炼油产能

11、存在炼能区域分布不均、炼厂平均规模较小等特点。十三五以来,石油化工行业把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转型升级、加快结构调整作为重点工作。根据石化和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指南:未来我国石化行业需求增速放缓,但结构性短缺依然存在,将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加快推动炼油产业转型优化的同时,提升烯烃、芳烃产业综合竞争力,重点引导下游产业实现高端化转变,以炼化一体化开启产业升级提质增效,是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炼化一体化是指炼油和石脑油裂解生产化学品相结合的一体化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石油资源,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多种产成品可以丰富产品结构,是未来全球石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15年

12、国家发改委印发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决定建设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福建古雷、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七大世界级石化基地,要求新建炼油项目布局在产业基地内,并按照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的要求建设。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七大石化基地的炼油产能将占全国总产能的40%。以炼化一体化开启产业升级提质增效,是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炼化一体化建设的发展带来了装置改造和产能升级,而且更多地促进了相关绝热节能市场格局的改变以及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根据超级石化数据整理,预计至2023年末,中国新增及扩建炼油产能将达到21亿吨,届时国内炼油总产能将达到1082亿吨,新增产

13、能主要在东部沿海7大石化产业基地。我国石油炼化行业中烯烃的制取及分离产业对绝热节能材料的需求较高。以乙烯为例,2020年我国乙烯产能为3,518万吨,产量达到2,160万吨,较2016年的1,781万吨已经有较为明显的增长,表观消费量达到2,348万吨,预计20202025年我国乙烯需求将保持年均88%的增速。随着该类型石化行业的稳定发展,将对绝热节能材料行业的市场需求形成有力拉动。我国2021年-2025年规划新增乙烯产能分别为740万吨至995万吨,据估算每100万吨/年乙烯项目的装置、储罐、管道需耗用2亿-22亿元绝热节能材料,预计2021年-2025年每年我国乙烯产业相关绝热节能材料市

14、场规模可达1533亿元-1686亿元人民币。同时,绝热节能材料可以有效阻抗设备、储罐、管道等深冷保温系统的热流传递,节约维持深冷所需能耗,是推进石油化工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内前期已经建成的化工储罐、管道等装置由于需要符合目前更高的安全与节能环保要求,每5年左右均需要检测及大修,为相关绝热节能材料提供了后续稳定的存量市场。未来,伴随石油和化工行业的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大型设备储罐的建设和国产化深入、绿色发展理念的持续推进以及的不断深化实施,未来,高端绝热节能材料产品在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市场空间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2、绝热节能材料行业产品在天然气需求概况及发展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改

15、委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分别为1,76174亿立方米、1,92495亿立方米和2,07580亿立方米,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分别为3,05968亿立方米、3,24000亿立方米和3,72600亿立方米。2021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1,404亿立方米,同比增加36%。其中,全年LNG进口量6,713万吨,同比增长115%。2020年,受新冠疫情抑制消费及国际油价大跌双重影响,我国天然气进口均价同比下降235%。受淡季历史低价及冬季保供需求双重拉动,全年LNG现货进口量2,717万吨,同比增长289%,占LNG进口量的405%,较2019年提

16、升6个百分点。根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到2025年,国内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全国集约布局的储气能力达到550亿60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消费量的比重约13%。通过合理引导和市场建设,预计我国2025年天然气消费规模达到4,300亿4,500亿立方米,2030年达到5,500亿6,000亿立方米,其后天然气消费稳步可持续增长,2040年前后进入发展平台期。根据GlobalIndustryAnalysts,Inc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LNG低温储罐全球市场为377亿美元,预计在2020年-2027年期间将以68的年复合成长率增长,2027年之前达到597亿美元。目前国内已建成的LNG接收站基本上都采用泡沫玻璃作为LNG储罐罐底保冷层的材料。截至2020年底,我国油气管网总里程为175万公里;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