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行业业务资质壁垒研究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9695834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魔芋行业业务资质壁垒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魔芋行业业务资质壁垒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魔芋行业业务资质壁垒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魔芋行业业务资质壁垒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魔芋行业业务资质壁垒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魔芋行业业务资质壁垒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魔芋行业业务资质壁垒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魔芋行业业务资质壁垒研究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食品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健全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制度。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提高食品监管能力。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强化食品品牌建设,培育国际品牌。推动东部地区食品工业加快转型升级,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更好满足食品消费升级需求。鼓励中西部地区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巩固食品工业支柱产业地位。支持东北地区食品工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优质食品,打造成为支持新一轮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支柱产业。一、 魔芋行业业务资质壁垒食品与食品原料的安全性与最终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针对食品安全,全球主要国家、地区或贸易体均对生产厂商提出了较高要求。我国采取食品生产许

2、可证制度,食品生产厂商需持证生产。除此以外,大量客户要求供应商具备食品安全体系认证(FSSC22000)、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HACCP)、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2015)等体系认证,部分细分市场则更进一步提出了针对产品原料和生产过程的准入性认证,如清真洁食(HALAL)认证、犹太洁食(KOSHER)认证、有机认证(欧盟)、有机认证(美国)等。准入壁垒提高了市场门槛,大量产品质量和管理体系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被市场拒之门外。新进企业很难在短期内完成认证和备案,市场空间有限,短期内与业内成熟企业竞争将处于不利地位。二、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及创新团队建设,鼓励高等院

3、校加强食品行业亟需中高端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梯度储备制度,支持企业引进优秀人才,鼓励各地把食品产业高端和创新人才纳入本地区优秀人才引进目录清单,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奖励。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工作作风扎实、专业知识过硬的职业化、专业化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三、 营造食品工业良好发展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优化行政审批流程,为企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推进管理部门信息共享、监管互认,对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降低监督检查频率,激励企业诚信守法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专利、产品标识、商业秘密等方面侵权假冒的打击力度,降低企业维权成本。依法确定收费范围,规范服务收费行为,合理降低经营

4、性服务收费标准,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加强市场、价格、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形成有利于企业、行业、产业良性发展格局。四、 统筹国内国外,扩大开放合作(一)健全对外开放新体制加快探索食品工业对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完善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推动我国食品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积极开展食品农产品认证国际互认合作。发挥贸易投资促进机构、行业协(商)会等作用,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食品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二)增强走出去能力紧密结合,鼓励食品企业采取设立境外办事处和技术中心等多种方式走出去,支持加工企业到海外建立粮油、乳制品、肉制品等重要食品原料基地。鼓励开展对目

5、标国法律、政策、标准、贸易规则等研究和服务,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进入海外食品加工和研发领域,拓展营销网络,深度融入全球食品产业链。(三)提高引进来水平结合食品工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引进国外食品工业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制造技术和装备,鼓励外资进入营养健康食品制造、天然食品添加剂开发生产、食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等领域,合作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适度扩大优质食品进口,优化食品及原料进口结构,满足不断升级的食品消费需求。五、 基本原则(一)诚信为本、安全为基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食品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健全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制度。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提高食品监管能力。实施品牌

6、提升行动,强化食品品牌建设,培育国际品牌。(二)科技支撑、创新驱动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着力推进食品工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及创新示范,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快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三)集约高效、绿色循环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培育先进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促进食品制造绿色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食品工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四)协调推进、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的深度应用,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管理水平。健全食品产业链,推进食品工业转型升级与关联产业交融互动,促进一二三产

7、业融合协调发展。(五)内外统筹、开放合作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构建渠道多元、供给稳定的进口保障体系,支持食品企业走出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推动形成互惠互利格局,提升食品工业开放发展水平。六、 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一)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推进传统主食及中式菜肴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深入发掘地方特色食品和中华传统食品。开展食品健康功效评价,加快发展婴幼儿配方食品、老年食品和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的功能性食品,支持发展养生保健食品,研究开发功能性蛋白、功能性膳食纤维、功能性糖原、功能性油脂、益生菌类、生物活性肽等保健和健康食品,并开展应用示范。(二)提升产品品质进一步健全标准体系,加快推

8、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清理整合,开展重点品种和领域的标准制(修)订,推动食品添加剂等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鼓励地方根据实际需要完善地方特色食品标准,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标准自我声明制度。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推动建立自身食品安全制度规范。引导企业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搭建基于标识解析等技术的质量追溯信息化平台,形成上下游产业食品质量安全可查询可控制可追究的追溯体系和责任机制。鼓励企业按照良好生产经营规范组织生产,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制度,探索建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档案,引导食品工业企业依法诚信经营。(三)强化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鼓励食品

9、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软实力,打造百年食品品牌。创新商业模式,加强与大型电商品牌对接,拓宽销售渠道。推动中华老字号及地方老字号食品传承升级,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新产品。鼓励知名食品品牌企业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建设海外营销渠道,支持品牌企业参加国际展览展销,开拓海外市场。积极挖掘新的品牌资源,逐步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品牌影响力的产品和知名企业。七、 增强监管能力,提高安全水平(一)完善食品安全法规标准加快修订出台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制(修)订食品标识管理、食品安全事件调查处理、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安全全程追溯、诚信体系建设、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及规章制度

10、。制(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标准等,加快与国际标准对接。完善食品安全黑名单、红名单制度,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给予严厉惩罚和重点监管,列入红名单的企业给予国家优惠政策的优先和重点支持,形成失信联合惩戒、守信联合激励机制。(二)强化食品产业链全程监管建立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部门联动、协调配合,提高监管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和一致性。强化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实施专项治理工程,推进农业投入品的规范化管理和安全使用,健全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机制,保护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规范加工制造、仓储物流、批发零售、进出口等各环节的生产经营行为。实施食品安全监管行动计划,全面加强

11、现场检查,实现食品安全抽检品种全覆盖,强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全面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三)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和技术支撑能力推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构建科学高效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健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提升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水平。强化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追究机制。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基层机构执法装备标准化配备率,有效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健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执法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制度,规范监管职责、任务、程序、标准,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规范化管理水平。八、 完善食品工业支持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通过国家科技计划支持食品工业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开发

12、及关键装备自主化等。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重点支持食品行业重大技术改造、食品工业三品战略和特色食品加工示范基地建设等。落实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稳妥推进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鼓励企业通过租赁方式流转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建设专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基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食品工业企业的信贷支持。九、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一)完善产业组织体系支持大型企业做优做强,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建立海外原料和加工基地,重点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食品工业企业集团;引导中小型企

13、业做优做精,鼓励小型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设备,形成大型骨干企业支撑力强、中小型企业特色鲜明的协调发展格局。(二)优化区域布局推动东部地区食品工业加快转型升级,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更好满足食品消费升级需求。鼓励中西部地区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巩固食品工业支柱产业地位。支持东北地区食品工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优质食品,打造成为支持新一轮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支柱产业。(三)推动特色食品加工示范基地建设在原料资源富集地区,选择一批已初具规模、地方特色突出的食品产业园区,以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为引领,开展集食品研发创新、检测认证、包装印刷、冷链物流、人才培训、工业旅游、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等为一体的

14、现代食品工业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使关联企业集聚发展、土地集约使用、产品质量集中监管,促进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四)推进绿色制造探索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支持食品加工园区的循环化改造,引导企业建设绿色工厂,加快应用节水、节能、节粮等高效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强化资源循环利用,鼓励企业加强副产物二次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严格落实国家去产能有关政策,依法加快淘汰污染严重、能耗水耗超标的落后产能。(五)加强产业链建设支持骨干食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环节融合发展。鼓励食品企业发展订单农业,推进原料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化生产,建立稳定的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健全食品冷链物流建设和运行标准,提高冷链物流效率和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