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饲料产业发展工作建议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9695391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浓缩饲料产业发展工作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浓缩饲料产业发展工作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浓缩饲料产业发展工作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浓缩饲料产业发展工作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浓缩饲料产业发展工作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浓缩饲料产业发展工作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浓缩饲料产业发展工作建议(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浓缩饲料产业发展工作建议在镰刀弯地区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推广粮改饲,按照以养带种、因地制宜的原则,引导发展全株青贮玉米、燕麦、甜高粱、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生产。加强北方牧区饲草料储备,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大南方草山草坡开发利用力度,推行节水高效人工种草,推广冬闲田种草和草田轮作。加强优质饲草料加工调制技术装备研发和营养价值评价,推广草料结合的全混合日粮和商品饲料产品。互联网,生物技术,智能制造等新技术既是推动饲料工业升级的新动能,也是饲料企业创新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压力和必须突破的瓶颈。饲料行业已有十多家企业公布了互联网+发展计划,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整合资源要素、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可能带来

2、革命性变化。生物饲料技术蓬勃发展,饲用微生物、酶制剂等产品种类不断增加、功能不断拓展,在促进饲用抗生素减量使用、饲料资源高效利用、粪污减量排放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已经成为饲料技术竞争的核心领域。加工装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既可大幅减小劳动强度和人员需求,还能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加工成本,是饲料加工升级的必然选择。一、 饲料行业竞争情况(一)饲料行业集中度提高,企业数量减少,规模化企业数量增加近年来,随着饲料行业快速发展,饲料产能不断提升,全国饲料产业进入了加速整合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阶段,行业逐渐向规模化和集中化转变。由于饲料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创新能力差、生产成本高、融资能力弱、销

3、售渠道少的中小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2010年至2019年,我国饲料加工企业的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10年至2019年,我国饲料加工企业数量明显下降,从10,843家减少至5,016家,下降幅度达到5374%。(二)饲料生产地区进一步集中化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和粮食主产区的影响,我国饲料行业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并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山东、广东两省为首的龙头产业地区。2021年,全国饲料产量超千万吨省份共13个。其中,山东省饲料产量达4,47631万吨,同比增长32%;广东省饲料产量3,57327万吨,同比增长187%。山东和广东两省饲料工业总产值继续保持在千亿以上,分别为1,

4、83752亿元和1,54752亿元。未来,我国粮食主产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饲料产业将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发展趋势,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三)区域竞争为饲料行业的发展和新布局提供空间由于饲料存在一定保质期,且受制于物流运输成本的影响,饲料产品不适宜长距离、长时间运输,饲料行业普遍存在运输半径的限制。即使部分企业将饲料推广至其他地区,受区域内养殖结构和消费偏好的影响,这些外地企业也很难在该区域内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因此,国内大型饲料企业普遍采取全国设厂、就近销售的分散建厂经营模式,但其主要业务仍集中在各自传统优势地区,竞争仍相对分散。故国内大型饲料企业仅限于区域领先,很难做到在全国各个区域同时领先,这

5、也为饲料行业的发展和新布局提供了空间。饲料行业内的饲料产品品牌种类繁多,各企业主要通过差异化竞争战略或优势成本竞争策略参与市场竞争。下游生猪养殖客户主要包括规模化养殖场及家庭农场形式,其中规模化养殖场,在养殖种类、养殖规模、养殖技术水平、养殖设备、资金实力等方面优于家庭农场。相应规模化养殖场对于饲料产品的品质要求更高,对供应商筛选更为严格。对于定位于开发规模化猪场的企业来讲,客户对于产品品质要求更高,相应产品的品质定位较高;对于定位于服务散户的企业,其品质主要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考虑到散户对于价格敏感度更高,品质定位相对更低,使得各品牌的产品品质参差不齐。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不同,有的处于快速发展

6、期,有的处于成熟期,有的规模优势已经完成,在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特点、经营战略和发展目标有所不同,即使在相同发展阶段,经营战略亦有所区别,部分企业经营目标为规模领先,部分企业只做区域性强者,部分企业追求小而美;其次,不同企业的资金储备、供应链和采购水平、生产能力等存在差异,导致产品成本、费用支出等差异较大,最终体现在价格差异上。产品品质高低亦受到研发技术水平的直接影响,不同企业对于产品研发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差异较大。对于重视产品研发的企业,会结合自身研发实力、市场定位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等多个角度进行产品优化、创新,对于不太重视研发的企业,其产品品质持续优化能力较弱,对市场环境变动、客户需求满足的应

7、对能力较差。同时,不同企业因自身经营战略差异,研发产品及重心也有所不同,品质有所差异。二、 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15年末,全国共有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厂6772个,比2010年减少4071个。年产量5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48家,饲料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65%,分别比2010年增加18家和145个百分点,其中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达到32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1%。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全面实施,全国共创建部级示范企业83家,省级示范企业238家。饲料企业走出去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在境外投资建设饲料厂上百个,销售收入近百亿元。三、 提高饲料安全保障水平(一)健全规范标准制定自行配制饲料使

8、用规范,指导养殖者严格遵守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针对主要饲料添加剂和单一饲料品种,制定生产企业设立条件,指导各地规范生产许可审批。制定宠物饲料管理办法,完善配套标准规范,引导宠物饲料产业快速发展。修订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制定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修订完善饲料原料目录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和饲料添加剂产品标准。针对隐患排查和风险预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制定检测标准。(二)健全监管体系将饲料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提升纳入农业执法能力建设规划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范围,推动地方进一步落实属地责任,改善执法条件,加强对饲料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管。针对新型非法添加物、霉菌毒素、病原微生

9、物、重金属等突出问题,加强安全预警和风险评估。整合饲料行政许可、质量安全监测、生产统计等信息系统,构建饲料行业管理大数据平台。(三)健全监管制度加强省级行政许可专家审核队伍建设,严格执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条件;加强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审定、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工作,着力提高审批效率;落实简政放权、清理中介要求,规范行政许可审批程序。全面实施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组织开展部级和省级示范创建,实现生产许可换证与规范验收同步审核;鼓励饲料生产企业建立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实现饲料生产经营使用全程追溯管理。健全饲料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完善年度监测计划,加强隐患排查和风险预警能力建设,强化检打联动和

10、检防联动。(四)健全监管机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完善监管档案记录。以瘦肉精等突出问题治理为重点,健全跨省案件通报协查、涉嫌犯罪案件移送、重大案件督办等工作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以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为重点,探索建立安全风险快速预警机制。加强饲料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监督抽查等信用信息公开,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支持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开展信用评价工作。四、 质量安全状况稳定向好十二五期间,全国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2015年达到962%,比2010年提高23个百分点。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连续5年组织开展专项整治,

11、瘦肉精等违禁添加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及时发现苯乙醇胺A等新型非法添加物,消除了问题隐患。铜、锌等微量元素类饲料添加剂超量使用情况受到严格管控,2015年配合饲料监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92%和99%,分别比2010年提高28和59个百分点。五、 下游行业对饲料行业的影响饲料行业的下游行业主要是畜禽养殖业,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饲料产品的销售量和价格水平。随着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问题逐渐被关注,下游养殖行业对肉制品要求更高、养殖企业的规模化程度加深,这些均对上游饲料行业产生一定影响。(一)猪周期导致猪饲料行业呈现一定周期性波动饲料行业市场需求直接受下游养殖业影响,最终取决于居民人均肉类消费情况

12、。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物质极大丰富,我国肉类食品消费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会有进一步的提高。巨大的肉类食品消费增量需求促进畜禽、水产养殖从而推动饲料行业不断增长。因此,长期来看我国饲料行业不具备明显的周期性特点。但短期内,受下游养殖业存栏量波动变化的影响,我国饲料产品的需求量也存在一定变化。(二)下游养殖业对肉制品高要求倒逼饲料企业质量提升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法律法规以规范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实行健康无公害养殖已成为下游养殖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对于饲料企业而言,必须不断提高饲料产品质量水平、安全性等指标才能满足养殖企业对饲料产品的要求。(三)下游规模养殖度提高推动

13、饲料企业加速整合近年来,国内居民肉类消费总量保持稳定,畜禽养殖规模总体保持高位水平,推动饲料行业持续发展。同时,随着下游畜禽养殖业规模化和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大规模的养殖企业对饲料企业产品质量、综合服务水平等各个方面均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上游饲料企业加速整合。六、 饲料需求进入低速增长期从动物产品生产看,根据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2020年全国肉类、奶类和养殖水产品预期产量分别为9000万吨、4100万吨和5240万吨,分别比2015年增加43%、59%和6%,禽蛋预期产量为3000万吨,与2015年基本持平。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实现2020年增产目标,需增加1600万

14、吨配合饲料消费。从养殖业转型拉动看,肉鸡和蛋鸡工业饲料普及率已超过90%,规模化发展拉动饲料增产的潜力很小;生猪年出栏50头以上的比重为72%,工业饲料普及率约为75%,随着规模化比重进一步提升,可增加配合饲料需求1000万吨以上;牛羊养殖规模化也可释放部分需求。从生产效率看,我国平均每出栏一头肥猪的饲料消耗量比国际先进水平多出10%以上,肉鸡和蛋鸡多5%左右。随着养殖综合技术进步,未来5年饲料利用效率可望提高3%以上,节省配合饲料600万吨左右。综合上述因素,预计未来5年饲料消费年均增长约400万吨,增速约为19%。七、 法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农业部制定发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5

15、个部门规章以及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等9个规范性文件。新的饲料法规体系遵循提高门槛,减少数量;加强监管,保证安全;转变方式,增加效益的基本原则,进一步界定了管理部门和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完善了生产经营使用各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制度,明确了饲料生产中允许使用的原料范围,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贯彻落实行政审批改革精神,将设立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企业的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饲料管理部门。虽然过去5年我国饲料工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但总体仍处于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爬坡过坎期,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制约产业加快升级。从生产体系看,与现代化的要求相比,多数饲料生产企业在加工装备、管理体系和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还有差距,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不多。从经营体系看,饲料生产企业与养殖场户对接不够紧密,产品销售环节多费用高。从监管体系看,技术支撑机构人才装备建设滞后,基层监督执法体制机制不健全,风险管控和日常监管没有全面落实到位。从政策体系看,饲料工业是微利行业,但在应对大宗原料价格波动、采用新技术新装备等方面缺乏政策支持,在建厂用地等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抗风险和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