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MRI系统硬件行业发展概况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9694982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导MRI系统硬件行业发展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超导MRI系统硬件行业发展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超导MRI系统硬件行业发展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超导MRI系统硬件行业发展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超导MRI系统硬件行业发展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导MRI系统硬件行业发展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导MRI系统硬件行业发展概况(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导MRI系统硬件行业发展概况一、 超导体更高的临界温度按照超导体的临界温度,可以将超导体分为低温超导和高温超导材料:Tc25K的超导材料称为C温超导材料,目前已实现商业化的包括NbTi(铌钛,Tc=95K)和Nb3Sn(铌三锡,Tc=18k)。由于NbTi和Nb3Sn具有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和成本优势,其制备技术与工艺已经相当成熟。目前低温超导的下游应用主要包括加速器磁体、核聚变工程用超导磁体、核磁共振磁体、通用超导磁体等,基于低温超导材料的应用装置一般工作在液氦温度(约42K)。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低温超导材料仍将是最主要的超导产业支柱性材料;Tc25K的超导材料为高温超导材料,具备实用价值的

2、主要包括铋系(例如Bi-Sr-Ca-Cu-O,BSCCO,Tc=110K)、钇系(例如Y-Ba-Cu-O,YBCO,Tc=92K)和MgB2超导材料(Tc=39K)、铁基超导材料等。其中铋系和钇系高温超导材料于氧化物陶瓷,在制造工艺上须克服加工脆性、氧含量的精确控制及与基体反应等问题,因此生产成本较高,目前尚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目前高温超导的下游终端应用主要包括超导电缆、超导电机、超导变压器、超导滤器等,基于高温超导材料的应用装置一般工作在液氢温度(约20K)至液氮温度(约77K)之间。自超导现象被发现后的75年时间里,超导临界温度的提升进程十分缓慢,超导临界转变温度仅仅被提高到232K左右,

3、且基本都由单元素金属和多元合金实现,这段时间内所发现的超导体均为低温超导体。直到人们对铜氧化物超导体和铁基超导体的科研进展实现实质性突破,高温超导体才得以开启高速发展的征程。1986年,瑞士科学家缪勒和柏诺兹在研究氧化物导电陶瓷材料LaBaCuO时发现其在30K以下具备超导迹象。随后,多国科学家争相对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进行研究,一举打破了氧化物陶瓷材料只能是绝缘体的传统观念,超导材料的Tc自1986年开始获得了大幅提升。铁基超导体研究的突破口则发生在2008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科学家细野秀雄教授的团队发现掺杂氟元素的LaFeAsO材料中存在26K临界温度的超导电性,这一发现掀起了铁基高温超导体

4、的研究热潮。得益于经验的积累和稀土资源优势,中国科学家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里认识到了该系统的重要性,并迅速合成了该类材料以开展物性研究。随后,中国团队采用稀土元素替代和高压合成方法获得了一系列的高质量超导体样品,并在常压下测量得到40K以上的超导电性,突破了麦克米兰极限,经优化合成方式之后获得了55K的高临界温度世界纪录,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掀起了科学界对高温超导体的研究热潮。二、 超导磁体行业主要壁垒(一)超导磁体技术壁垒超导MRI设备的设计和生产涉及到理论知识的交叉和复杂的工艺技术,长期积累的研发设计、组件设计和优化、调试和测试的方法是重要的技术门槛。射频探测器工作频率高,各种寄生参

5、数影响大,需要大量调试工作,很难做到完全的流水线式生产,需要反复调试、测试。超导磁体的制作工艺复杂,涉及电磁学、力学、低温、真空、机械、焊接、电子应用等多学科专业技术。针对产品所要求的极端标准和条件,往往需要设计出独特的工艺方案,达到性能要求后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工艺来减少成本,产品设计中Know-How的掌握是重要的技术壁垒和核心竞争力,涉及射频探测器调试、超导磁体绕线及浸渍、超导接头制作、磁体支撑系统调节装配及真空薄壁件焊接等多项工艺。(二)超导磁体人才壁垒行业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对研发设计人员和生产人员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有很高要求,需要经历长时间培训、实践才能独立工作。研发人员培养周期

6、长、成本高,具有显著的人才壁垒,除了要求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积累经验,才能应对研发过程中各种突发问题,攻克技术难关。生产过程中,高级技术人才所掌握的生产工艺需要在一次次失败中不断完善。生产人员既要保证元器件各项指标的合理、可控,还要对产品进行大量调试。一名技术生产人员从入职、培训、试生产到正式生产,往往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导致行业内熟练工相对稀缺、培训成本高的现状。(三)超导磁体资质壁垒医疗器械由于直接作用于人体,直接关系人的生命健康,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重点监控的领域,再加上各国政府出于保护本国企业的考虑,每个国家都有一套市场进入方面的规章制度。对于超导MRI设备,其部件

7、在国外也需按照医疗器械进行管理,受到严格的标准管控;在我国,整机系统需要取得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方可生产销售。(四)超导磁体资金壁垒磁体作为MRI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标准的医用影像磁体体积大,投入物料价值高,需要大面积的厂房设备和大量的原材料支撑,在研发过程中存在较高的失败率,企业需要同时保证正常经营及加大研发投入。在销售端,相关产品推广进院的难度大,寻找下游客户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因此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从而构建了该行业的资本壁垒。三、 超导磁体行业发展概况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ResoceImaging,简称MRI)是一种先进的人体无损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人体各个部位疾病的

8、诊断。该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在外磁场的作用下,某些绕主磁场(外磁场)进动的自旋质子(包括人体中的氢质子)在短暂的射频电波作用下,进动角增大。当射频电波停止后,质子又会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并同时释放与激励波频率相同的射频信号。MRI便是利用这一原理,在主磁场中附加一个脉冲梯度磁场,选择性地激发所需位置的人体内原子核,然后接收原子核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最后在计算机中进行傅立叶变换,对这些信号进行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从而建立一幅完整的磁共振图像。MRI设备主要有五大部分组成,即主磁体、梯度系统、射频系统、谱仪系统和计算机及其他辅助设备,其中主磁体、梯度系统、射频系统为MRI设备的核心硬件,覆盖MRI设

9、备成本达90%以上。主磁体是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提供强大静磁场,保持均匀的磁场强度。一般可分永磁体、常导磁体和超导磁体。永磁体和常导磁体的磁场强度较低,一般在05T及以下,且在能源消耗、重量、体积、稳定性和操控性等方面具有难以克服的缺陷。超导磁体通过低温超导原理产生高强磁场,在各方面性能均具有明显优势。梯度系统由梯度线圈、梯度放大器组成,谱仪系统的梯度脉冲发生器产生空间编码和定位所需的信号,经过梯度放大器放大信号,传输到梯度线圈上形成梯度磁场。射频系统主要包括射频发射线圈、射频探测器和射频放大器,射频发射线圈接收到射频放大器放大的脉冲信号,产生射频激励磁场,之后射频探测器采集成像体产生的磁共振

10、信号再传输给谱仪系统。谱仪系统主要是由梯度脉冲发生器和射频脉冲发生器组成。计算机及其他辅助设备包括主控计算机、图像显示、检查床及射频屏蔽、磁屏蔽、UPS电源、冷却系统等,其作用是保证自检查开始到获得图像的过程能井然有序、精确无误地进行。区别于X射线和CT,核磁共振所获得的图像具有清晰、精细、分辨率高、对比度好、信息量大等特点,对软组织层次显示具有显著优势,而且不具有伤害性,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四、 超导磁体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一)超导磁体周期性医用影像类超导MRI设备属于医院检验科室的刚需。从存量角度,随着技术不断升级,原有设备仍有替代需求;从增量角度,大型高端医疗器械配置许可正在

11、逐渐放量,政府指导文件和规划纲要强调优先使用国产产品,将会推动国产设备被医院采用;特种超导磁体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包括动物实验、物理研究、半导体产业、污水处理、石油化工等领域,潜在需求量巨大。综上,行业具备较好的行业景气度。(二)超导磁体区域性由于超导MRI设备单价较高,经济发达地区医院配置能力更为充沛,主要的生产厂商也集中在长三角、北京及深圳等地区,产业的集聚效应比较明显。(三)超导磁体季节性大型医用设备行业的终端客户群体一般为医疗机构,医疗机构购买大型医用设备的前置程序较为繁琐,通常在一季度进行预算审批,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进行招标和采购,四季度发货验收。因此,设备商及其上游的核心部件供应商

12、的销售具备一定季节性特征。五、 超导体的发展历史回顾超导体的发展历史,超导研究对象逐步由简单金属到合金,再到复杂的化合物、有机物,超导临界温度也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逐渐提升。目前发现的超导材料主要包括:各类金属及合金超导体、铜氧化物超导体、重费米子超导体、有机超导体、铁基超导体及其他氧化物超导体等。下图展示了自超导现象问世以来发现的一些典型的超导体及其晶体结构,横轴为发现的年代,纵轴为超导临界温度Tc。寻找能大规模应用的室温超导体是当今超导研究人员的心之所向。超导体的应用解决了输电过程中造成的热损耗,具备着常规金属材料无法企及的性能。由于超导体往往需要在非常低的环境温度中应用(低于其超导临界温

13、度),而低温环境往往需要依赖于液氦或其他设备来维持,这极大地增加了超导材料的应用和维护成本,导致具备如此颠覆性的材料无法在低成本下被大规模应用。因此,寻找具备更高临界温度的超导体是解决超导材料应用的关键,而研发出室温超导体成为了超导领域研发人员的不懈追求。2020年,迪亚斯在实验室将氢、碳和硫元素,在金刚石压腔中通过光化学合成简单的碳质硫氢化物(CSH),并将其超导临界温度提升至15,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室温超导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在金刚石压腔中观察到的超导现象被重重极端条件所限制:1)该现象的环境压力为2670亿帕,相当于标准胎压的100万倍;2)产生超导现象的材料数量极其微量,并无法

14、产生实际的应用。因此,下一个科研目标则是争取找到在较低压力下制造室温超导体的方法,以实现大批量生产。若常温超导能够得到规模化应用,必将带来一场全新的能源革命,人类将步入崭新的超导时代。六、 加速器以加速器为代表的大科学工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高技术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发展的象征,以超导磁体为核心的加速器系统是相关装置的核心。高能质子加速器是超导磁体在大科学工程中应用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其包括超导直线加速器、超导回旋加速器、超导同步加速器等设备。超导材料是加速器磁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超导磁体的应用可以在很小的激磁功率下产生强大的约束磁场,从而大幅缩减加速器的尺寸,降低加速器功率消耗,从而优化超导

15、加速器的经济效益。随着加速器市场需求的增加,超导线材和超导磁体的市场需求也将变得更为明确。超导材料产业链上游为矿资源,如钇、钡、铋、锶、硼等金属;中游是超导材料,如YBCO、BSCCO和MgB2等;下游是超导应用产品,如超导电缆、超导限流器、超导滤波、超导储能以及超导发电机等。超导材料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如铌、钛、钇、钡、铋、锶、硼等金属材料,中游为超导材料相关公司,如江苏中天科技、特变电工、西部超导、青岛汉缆、北京英纳超导等,下游为超导设备应用。七、 中国超导行业业务发展情况业务竞争格局方面,各家公司涉足低温超导产业链领域均不相同。与低温超导产业链相关的领域包括NbTi锭棒和线材、Nb3Ti

16、线材、超导磁体和超导设备。全球各家公司所涉足的领域均有不同,仅有少数几家公司掌握低温超导线材的生产技术,分布在英德日中等国家。在NbTi锭棒领域,国内仅有西部超导掌握相关技术,西部超导NbTi合金铸锭、棒材的工程化制备相关技术获授权专利6项,相关技术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产品实现了批量化生产且成功应用于ITER项目及MRI超导线材制备任务。在超导线材领域,西部超导采用青铜法和内锡法两种方法生产Nb3Sn线材,其他公司目前还未进行布局。在超导磁体领域,有多家企业拥有制备能力,国内主要有宁波健信、西部超导和潍坊新力,成都奥泰拥有自由的超导磁体工厂,但所生产产品不对外出售。在超导设备领域,目前高端超导MRI市场被GE、PHILIPS、SIEMENS三家国外公司垄断,主流产品以30T为主,而SIEMENS已经开始量产7T产品。国内成都奥泰、苏州安科等多家企业目前已实现15T、3T超导MRI的商业化生产。超导磁体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