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沧州市青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君*** 文档编号:34925926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沧州市青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2年沧州市青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2年沧州市青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2年沧州市青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2年沧州市青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沧州市青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沧州市青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沧州市青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在课程评价上,强调目标的首要作用的代表及评价模式是()。A、 泰勒目标评价模型B、斯里克里文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CIPP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 答 案 】A2、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学时间的安排体现()。A、 以智育为主B、 以上课为主C、 以课外活动为主D、 以社会实践为主【答案】 B3、完全根据学生能力水平或学习成绩编班进行教学的分组方法是()。A、 外部分组B、 内部分组C、 目标分组D、 作业分组【答案】 A4、低年级学生借助香蕉、苹果的图片等替代物进行加减运算,属于()。A、 物质活动B、 物质化活动C、外部言语活动D、 内

2、部言语活动【 答 案 】B5、“教师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体现出()的发展观。A、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B、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C、 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D、注重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发展【 答 案 】A6、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争论最多影响最大也最带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注重于个人个性的发展还是注重于()。A、 科学技术B、个人需要C、 科学知识D、 社会需要【答案】 D7、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A、 泰勒B、 夸美纽斯C、 裴斯泰洛齐D、 凯洛夫【答案】 B8、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

3、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 外部分组B、 内部分组C、 设计教学法D、 道尔顿制【答案】 A9、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A、 发现问题B、 理解问题C、 问题检验D、 问题解决【答案】 D10、 公式用于下列那种取样方法。()A、 简单随机取样法B、 分层随机取样法C、 多段随机取样法D、 定额取样法【答案】 B11、 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是()。A、 途径与目的B、部分与整体C、过程与结果D、 现象与本质【 答 案 】B12、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具备的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4、A、 读、写、画B、 读、画、算C、 画、写、算D、读、写、算【 答 案 】D13、 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A、 依从B、 接受C、 认同D、 内化【答案】 C14、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发展不可逆,也不可逾越,这是指心理发展的()。A、 不平衡性B、 定向性和顺序性C、 差异性D、 连续性【答案】 B15、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A、 积极的社会功能B、 应有的责任能力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 答 案 】A16、()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A、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B、建立促进

5、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C、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D、建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答案】 B17、 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A、 哲学观念B、 人性假设C、 理想人格D、 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答案】 D18、“灵感或顿悟”是()。A、 创造思维B、 再现思维C、 分析思维D、 直觉思维【答案】 A19、 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A、 松散群体B、 联合群体C、 集体D、 正式群体【答案】 C20、50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A、 学科课程理论B、 结构主义课程论C、 实用主义课程论D、 综合课程论【 答 案 】B21、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来源于()

6、。A、 精神分析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建构主义理论D、 行为主义理论【答案】 C22、 以“产婆术”著称的提倡启发式教学是古代先哲()。A、 孔子B、 孟子C、 苏格拉底D、 亚里斯多德【答案】 C23、 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 .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属于()。A、 道德认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 答 案 】A24、关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说法错误的是()。A、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B、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C、 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D、

7、 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答案】 C25、 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是属于()。A、 头脑风暴训练B、 自我设计训练C、 发散思维训练D、推测与假设训练【答案】 D26、 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A、泰勒B、 夸美纽斯C、 裴斯泰洛齐D、 凯洛夫【答案】 B27、 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A、1957年B、1982 年C、1986年D、1990年【答案】 C28、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A、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B、 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C、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D、 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答案

8、】 A29、 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动力。A、知B、 情C、 意D、 行【答案】 B30、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A、 儿童早期B、少年期C、 青年期D、 成年期【答案】 A31、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 个别教学B、 课外教学C、 现场教学D、 课堂教学【答案】 D32、 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的目的是()。A、 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B、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C、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D、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答案】 A33、 如果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那么他的年龄是()。A、02岁B、27

9、岁C、711 岁D、1116岁【答案】 C34、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C、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D、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答案】 A3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 大量素质良好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城乡劳动者,所以必须大力发展()。A、 高等教育B、 中等教育C、 职业技术教育D、 初等教育【答案】 C36、低年级学生借助香蕉、苹果等实物进行加减运算属于加里培林心智技能阶段形成的()。A、 活动定向阶段B、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C、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D、 内部言语活动阶

10、段【答案】 B37、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A、 动力B、 前提C、 条件D、 基础【 答 案 】A38、以下哪一条不是教师在教学中贯彻量力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A、 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B、 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C、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D、 实事求是【答案】 D39、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的阶段即2024岁时人们解决婚姻问题和过早期家庭生活的时期,表现为友爱亲密对孤僻疏离。A、 学习信任B、 发展主动性C、 变得勤奋D、 承担社会义务【答案】 D40、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A、 教育教学工作要

11、抓关键词B、 循序渐进C、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D、 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答案】 A41、“人是唯一需要受教育的动物”,这是()的言论。A、 卢梭B、 洛克C、 康德D、 柏拉图【答案】 C42、 下列教育思想家中,将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用于教学上的是()。A、 杜威B、 裴斯泰洛齐C、 赫尔巴特D、康德【答案】 C43、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属于()。A、 道德认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答案】 B44、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A、 需要B、 动机C、 强化D、 诱因【答案】 D45、“先

12、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的教学技术。A、强调直观教学B、 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联系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 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答案】 B46、()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A、学习期望B、 学习兴趣C、学习压力D、 学习动机【答案】 A47、 吹拉弹唱属于()。A、识记技能B、 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认知技能【答案】 C48、 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A、 配置性评价B、 诊断性评价C、 形成性评价D、 总结性评价【 答 案 】D49、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A、 内化了的成分B、 动力性成分C、 非智力

13、成分D、 态度的核心成分【答案】 D50、 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A、 间接地获得知识B、 获得间接经验C、 在教师帮助下获得知识D、 在同学帮助下获得知识【答案】 B51、()是指对信息进行加工时所用的有关方法和技术,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A、 认知策略B、 学习策略C、 元认知策略D、 管理策略【 答 案 】B5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地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是()。A、 讨论法B、 实验法C、 实习作业法D、研究法【 答 案 】D53、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过程。A、 练习训练B、 情感体验C、 认识D、 实践【

14、答案】 C54、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是()。A、 元认知策略B、 精加工策略C、 组合策略D、 复述策略【答案】 C55、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是()。A、 课程目标B、 课程计划C、课程实施D、 课程评价【答案】 D56、以纲要的形式编订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A、课程标准B、 课程计划C、 教材D、 教科书【答案】 A57、 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不能遵循的原则有()。A、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B、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C、 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D、教师中心原则【答案】 D58、 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丽形成的动机,可称为()。A、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