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晶球产业发展工作计划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9256499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魔芋晶球产业发展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魔芋晶球产业发展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魔芋晶球产业发展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魔芋晶球产业发展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魔芋晶球产业发展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魔芋晶球产业发展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魔芋晶球产业发展工作计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魔芋晶球产业发展工作计划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构建渠道多元、供给稳定的进口保障体系,支持食品企业走出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推动形成互惠互利格局,提升食品工业开放发展水平。到2020年,食品工业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期年均增长7%左右;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水平显著提升,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取得突出成效,能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下降。一、 完善食品工业支持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导向

2、作用,通过国家科技计划支持食品工业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及关键装备自主化等。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重点支持食品行业重大技术改造、食品工业三品战略和特色食品加工示范基地建设等。落实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稳妥推进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鼓励企业通过租赁方式流转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建设专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基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食品工业企业的信贷支持。二、 强化创新驱动,加快(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突出食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打

3、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食品领军企业。健全有利于企业创新的资助机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高水平研发机构,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提高协同创新水平。(二)推动产业科技发展重点围绕食品加工制造、机械装备、质量安全、冷链物流、营养健康等主要领域,通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从基础前沿、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到应用示范全链条创新设计,强化原始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创新推动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三)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围绕食品基础研究、重大技术应用、关键装备自主化、创新成果产业化开发等,加强技术攻关,加快突破食品制造、流

4、通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构建以国家级创新平台为龙头,以地方和企业等各类食品技术创新中心为基础的资源共享、开放合作创新平台体系。依托现有交易场所开展食品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完善食品工业创业创新服务体系。搭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创新服务平台,打造创业创新服务与投资相结合的开放式服务载体。(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工业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食品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流通消费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制造,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开展食品制造智能工厂建设试点示范,提高智能化水平。支持骨干食品企业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

5、(五)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动食品工业与教育文化、健康养生深度融合,鼓励发展食品工业旅游、制造工艺体验、产品设计创意等新业态。规范发展电子商务,推广在线交易、电子支付及线上线下的一体化集成,创新电子商务与食品工业的集成应用模式。要围绕食品产业发展重大任务,推动社会力量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生产性服务,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 魔芋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及区域性、季节性、周期性(一)魔芋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本行业经营模式主要为:(1)在魔芋主产区、季节性集中采购;(2)初加工行业存在季节性,精深加工和魔芋食品制造全年进行;(3)魔芋粉向下游食品制造商或食品原料贸易商销售,魔芋食品通过线下及线上渠道直

6、接向品牌运营方和消费者销售。(二)魔芋行业区域性魔芋种植对气温、海拔、土壤、水文条件等均有要求,目前我国魔芋种植主要集中在武陵山区、秦巴山脉、云贵高原等三大主要产区。由于鲜魔芋易腐烂、不易储存等特性,魔芋加工产业呈现一定程度的区域性,魔芋初加工的区域性更为明显。(三)魔芋行业季节性目前国内魔芋种植以自然种植为主,尚无大规模的反季节种植,因此魔芋与其他季节性农作物一样存在集中的成熟期。受各地气候、土壤、水文条件和魔芋品种影响,各产地魔芋成熟期存在部分差异,但整体而言,魔芋集中采购期为每年9月至次年3月。受制于魔芋的生物学特征,魔芋原料采购主要集中在魔芋成熟季,具有明显季节性。魔芋粉作为食品原料,

7、其供求取决于下游食品生产需求,无明显的季节性,魔芋食品、魔芋美妆用品作为日常消费品亦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四)魔芋行业周期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魔芋食品制造业整体处于上升趋势。魔芋粉作为食品工业及其他工业的原料,其需求稳定,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魔芋食品、魔芋美妆用品作为日常生活消费品,亦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四、 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一)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推进传统主食及中式菜肴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深入发掘地方特色食品和中华传统食品。开展食品健康功效评价,加快发展婴幼儿配方食品、老年食品和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的功能性食品,支持发展养

8、生保健食品,研究开发功能性蛋白、功能性膳食纤维、功能性糖原、功能性油脂、益生菌类、生物活性肽等保健和健康食品,并开展应用示范。(二)提升产品品质进一步健全标准体系,加快推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清理整合,开展重点品种和领域的标准制(修)订,推动食品添加剂等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鼓励地方根据实际需要完善地方特色食品标准,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标准自我声明制度。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推动建立自身食品安全制度规范。引导企业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搭建基于标识解析等技术的质量追溯信息化平台,形成上下游产业食品质量安全可查询可控制可追究的追溯体系和责任机制。鼓励企业按照良好生产经营规范组织生产,实施危害分析

9、与关键控制点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制度,探索建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档案,引导食品工业企业依法诚信经营。(三)强化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鼓励食品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软实力,打造百年食品品牌。创新商业模式,加强与大型电商品牌对接,拓宽销售渠道。推动中华老字号及地方老字号食品传承升级,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新产品。鼓励知名食品品牌企业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建设海外营销渠道,支持品牌企业参加国际展览展销,开拓海外市场。积极挖掘新的品牌资源,逐步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品牌影响力的产品和知名企业。五、 魔芋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相较于其他品类的食品制造细分

10、行业而言,魔芋食品制造业发展尚存在较大进步空间,具体体现为行业起步较晚、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品同质化较为普遍、产业集中度偏低、多集中在初加工领域等主要特点。小型魔芋加工厂生产方式落后,原材料筛选、精深加工能力欠佳,生产设备、工艺及生产管理落后,难以适应现代食品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生产需要。近年来,我国魔芋加工产业取得了较大幅度的进步,在部分龙头企业的引领之下,魔芋食品制造业朝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及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具体体现在魔芋加工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提升和魔芋制品应用领域的不断开发创新。六、 魔芋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对食品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食品工

11、业技术迭代速度不断加快,食品装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有力支撑了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魔芋行业加工制造技术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国食品产业整体仍面临能耗和水耗高、资源利用率低、食品加工制造技术相对落后、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相对不足、加工前沿性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等紧迫问题。魔芋加工产业作为食品产业的重要一环,也存在着以上普遍性问题。未来魔芋食品制造业将围绕快节奏、营养化、多样性的国民健康饮食消费需求新变化与新兴产业发展新需求,进行基础类研究与应用性研究,不断提升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实现加工制造过程的智能高效利用与清洁生产。(二)魔芋行业生产装备智能化程度提高十三五期

12、间,国家大力支持食品制造关键装备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成套装备制造以及中华传统食品工业化专用装备创新开发等工作,推动了开展食品装备的机械材料特性与安全性、数字化设计、信息感知、仿真优化等新技术、新方法、新原理和新材料等基础研究。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我国食品制造行业将面临智能装备转型升级。魔芋食品制造业对生产装备依赖较高,趋势将更加明显。(三)魔芋行业食品质量安全技术不断深化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越发重视,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一现实需求推动了行业源头创新。一方面,围绕食品原料危害因子的形成与变化规律、食品加工储藏物流过程中危害因子的形成规律与机制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另一方面,生产源头控制、加工过程控制、产品流通控制和市场监管支撑等关键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深化。魔芋食品制造业在食品质量安全技术方面存在依赖,现实需求将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七、 主要目标到2020年,食品工业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期年均增长7%左右;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水平显著提升,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取得突出成效,能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