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49097986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0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安市2021-2022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胰腺的分泌物都进入到内环境中发挥作用B. 人体内环境的调节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C. 血浆蛋白减少可能会导致组织水肿D. 细胞内液不能直接和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答案】C【解析】【分析】1、人体内的液体叫做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物质可以进行双向交换,组织液也可以透过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回流注入血浆中。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

2、)定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网络调节;(4)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胰腺属于混合腺体,包括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中发挥作用,不进入内环境中,A错误;B、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B错误;C、血浆蛋白减少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增加,可能会导致组织水肿,C正确;D、生活在血浆中的血细胞可以直接和血浆之间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故选C。2. 图

3、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是感受器,是产生感觉的场所B. 该反射弧的效应器只有肌肉C. 刺激4,引起5的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D. 该反射弧中有3个神经元【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周围神经系统中感觉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叫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在感觉神经上,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在脊髓灰质的前角内。【详解】A、图中1是感受器,可以接受刺激产生兴奋,而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A错误;B、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

4、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B错误;C、刺激4传出神经,可以引起5效应器的收缩,但是不属于反射,反射必须在完整的反射弧上进行,C错误;D、根据题图可知,该反射弧中有三个神经元细胞组成,D正确。故选D。3. 下图是神经元分泌谷氨酸的示意图,13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1和2构成了突触B. 谷氨酸是一种神经递质,可引起2的兴奋或抑制C. 结构3既是受体,又是离子跨膜运输的通道D. 合成谷氨酸的场所是核糖体【答案】C【解析】【分析】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

5、(或抑制)。【详解】A、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图中的1、2只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A错误;B、谷氨酸释放到突触间隙能引起钠离子内流,谷氨酸是兴奋型神经递质。不能引起2的抑制,B错误;C、据图分析,3的作用有识别神经递质谷氨酸、也能运输Na+,C正确;D、蛋白质类的神经递质合成场所在核糖体,谷氨酸不属于蛋白质,D错误;故选C。4. 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 种群数量受种间关系等因素的影响C. 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雌雄性别D. 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答案】C【

6、解析】【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据此分析图示,是年龄组成,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种群数量,是性别比例。【详解】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A不符合题意;B、群落内各种群的数量会受到环境资源、种间关系和自身密度的制约,B不符合题意;C、分析图示,是年龄组成,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种群数量,是性别比例,C符合题意;D、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故研

7、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C。5. 若用样方法调查个体数量正在减少某陆生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划定样方时,选择植物密度较大的区域B. 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C. 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D. 统计时,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答案】D【解析】【分析】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即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多用于植物、某些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种群。【详解】A、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要随机取样

8、,所以划定样方时,不能刻意选择植物密度较大的区域,A错误;B、采用五点取样法,样方的面积大小和样方数量要适中,不能适当减少样方数量,B错误;C、采用等距取样法,要确保一定的样方数量以及样方的面积大小要适中,并求平均值,减少误差,所以不能适当缩小样方面积,C错误;D、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时候,应该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D正确。故选D。6. 科研人员研究了江苏北部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及栖息地分布动态变化,获得如图数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丹顶鹤的种群数量,标记物脱落会造成调查结果偏小B. 2000年后,人为捕杀是影响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

9、变化的重要因素C. 迁地保护是保护丹顶鹤最有效的措施D. 2015年丹顶鹤的种群数量约为图中最大值的一半【答案】D【解析】【分析】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措施,比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有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利用生物技术保护: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详解】A、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丹顶鹤总数=(第二次捕捉总数第一次捕捉总数)/第二次捕捉的丹顶鹤中带标记的数目,标记物脱落会造成调查结果偏大,A错误;B、2000年后,栖息地减少是影响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B错误;C、就地保护是保护丹顶鹤最有效的措施,C错误;D、2015年丹顶鹤的种群数量约为图中最大值的一半,D正确。故选D。7. 烟粉虱用

10、刺吸式口器吸取棉花汁液并传播多种病毒。它的体长不足1mm,活动能力差,繁殖能力强。成虫对黄色很敏感,常设置黄色板加以诱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病毒与棉花是寄生关系B. 可用样方法调查烟粉虱种群密度C. 设置黄色板诱杀烟粉虱成虫属于机械防治D. 杀虫剂的使用会提高烟粉虱抗药基因的频率【答案】C【解析】【分析】1、样方法是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即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2、对于一些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11、标志重捕法,也就是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吸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详解】A 、病毒只能寄生在寄主细胞中,所以病毒与棉花存在寄生关系, A 正确; B 、烟粉虱个体小,不易标记,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以及虫卵的种群密度使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B 正确; C 、黄色板属于物理信息,设置黄色板诱杀烟粉虱成虫不属于机械防治,属于生物防治, C 错误;D 、杀虫剂在此过程中起到了选择作用,使得烟粉虱抗药基因的频率

12、不断提高, D 正确。故选C。8. 下图是某丘陵山地群落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分别为初生演替、次生演替,决定两者演替方向的因素不同B. 在演替过程中,草本阶段和乔木阶段物种组成完全不同C. 在演替过程中,各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保持相对稳定D. 与草本阶段相比,灌草阶段垂直结构更复杂,光能利用率高【答案】D【解析】【分析】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物、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地演替。【详解】A、过程都是从有生物基础情况下进行的

13、演替,都是次生演替,但决定两者演替方向的因素不同,前者是自然因素影响的演替,后者是人为因素影响的演替,A错误;B、在演替过程中,草本阶段和乔木阶段物种组成不完全相同,B错误;C、演替过程中优势种会发生改变,各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会发生改变,C错误;D、与草本阶段相比,灌草阶段垂直结构复杂,大部分物种较高,光能利用率高,D正确。故选D。9. 鲸落是鲸鱼死亡后沉入海底形成的生态系统,鲸落与热液、冷泉一同被称为深海生命的“绿洲”。鲸落含大量营养物质,为生存在贫瘠海底中的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促进了深海生物的繁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鲸死亡后为部分海洋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B. 鲸落具有的科学究价值

14、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 鲸落中的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物群落D. 鲸腐烂时产生的硫化氢能为化能自养生物提供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及潜在价值。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作为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旅游欣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详解】A、鲸死亡后,其尸体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为部分海洋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A正确;B、鲸落具有的科学究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C、鲸落是鲸鱼死亡后沉入海底形成生态系统,鲸落中的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物群落,

15、C正确;D、硫细菌可利用硫化氢氧化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所以鲸腐烂时产生的硫化氢能为化能自养生物提供能量,D正确。故选B。10. 下列关于生物圈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圈趋于稳定时,系统内的物质循环趋于自给自足B. 生物圈趋于稳定时,系统内能量的散失趋于逐渐减少C. 生物圈趋于稳定时,系统内信息传递的形式趋于复杂多样D. 生物圈趋于稳定时,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升高。【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稳定时,系统内的各组分保持相对稳定,系统内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处于动态平衡中。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详解】A、生物圈(最大的生态系统)趋于稳定时,生态系统的结构趋于稳定,生物多样性种类丰富,系统内的物质循环趋于自给自足,A正确;B、生物圈趋于稳定时,由于生物种类和数量增多、呼吸作用等过程增强,系统内能量的散失趋于增多,系统内的能量供给仍然依赖外界,比如阳光,B错误;C、生物圈趋于稳定时,生态系统的结构趋于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