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课听课心得笔记评课稿

上传人:拖*** 文档编号:349082718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课听课心得笔记评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课听课心得笔记评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课听课心得笔记评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课听课心得笔记评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课听课心得笔记评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小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课听课心得笔记评课稿 听课反思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看法 孙小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通过作家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孙老师上的是第一课时,孙老师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叶圣陶的认真、平和。一、以“爬山虎为主线,步步引导.1、开头孙老师以“课题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那么课文

2、是不是写爬山虎?把学生引入课文,通过读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2、了解课文大意后,孙老师又提问“那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让学生找出描写爬山虎的语句,直奔中心,紧抓文中描写爬山虎的语句,这是全文的中心所在。以这一中心辐射全文,教学层次特别明了。通过读理解其深刻含义,突破难点。3、又以问题“看到那绿绿的爬山虎,的心情为何如此喜悦?引领学生学习叶老给“我批改作文这件事,突出文章重点。让学生围绕中心句去探究,去学习,学生学习的目标就更明确,使整课堂浑然一体,正是由于孙老师能深入钻研教材,对不同的教材进行不同的教学处理,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才使这一堂课的教学流程如此清楚,教学目标的达成

3、如此成功。二、以情促读,读中感悟.阅读课就是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根据语言的特点,有侧重的进行读的训练。吴老师注意营造以读为本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充沛的朗读课文的时间,读贯彻整堂课。课的开始就让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再通过读引导学生找出表达课文思想内容的重点语句段落,即找出描写爬山虎的语句,以读认真理解其深刻含义;最终抓住叶老为我修改作文的语句,认真品读这些重点句段,体会叶老的一丝不苟和平和。三、综合这节课的状况,本人提出一些浅薄的看法。1、理解课文难点部分这个环节还不够扎实。如体会第一句描写爬山虎的语句:“刚进里院,一墙绿油油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大量,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腾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学生始终体会不到借爬山虎来写自己喜悦的心情。孙老师是否把这部分先放一放,先学习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部分,再回过头去体会,学生可能会更易理解。2、这节课安排朗读的时间对比多,但读的形式不够多,孙老师多以自由读、齐读为主。3、师生对话,文本对话不突出。新课标指出,要重视课堂师生的对话,生生对话。这课堂中,教师还是主导整个课堂,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这些新理念没有突显出来。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