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8962664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晋中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西省晋中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西省晋中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西省晋中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西省晋中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晋中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晋中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晋中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预测卷(附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30题)1.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旱生演替2. 下列生态系统中,维护自身相对平衡能力最强的是 ( )A.农田 B.湖泊 C.热带雨林 D.北方针叶林3. 很多鸟类秋冬季节不能在高纬度地区生活是因为( )。A.温度太低 B.食物不足 C.白昼取食时间短 D.水量太少4.下列哪种关系属于互利共生关系( )。A.鸟与树的关系 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C.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 D.青蛙与水稻的关系5. 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是 ( )A

2、.植物 B.动物 C.微生物 D.腐屑生物6.在种群增长方程中引入环境资源后,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率呈()。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无关系 D.不可确定7.在一个特定气候区域内,由于局部气候条件较差(热、干燥)而产生的稳定群落是()。A.前顶极 B.后顶极 C.分顶极 D.亚顶极8. 在一个生物群落中,( )的存在决定了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并从而影响到了群落的稳定性。A.建群种 B.优势种 C.附属种 D.稀有种9.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A.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C.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10. 下面四种生物属于K型生长

3、的是( )。A.苍蝇 B.大象 C.稗草 D.盐虾11. 下列概念中,由德国科学家海克尔首次提出的是( )A.生态学 B.生物圈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12. 海洋中水域上层多为绿藻,中层多为褐藻,下层多为红藻。决定植物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pH B.含氧量 C.温度 D.光照13. 当植物的一些组织受到损伤,自然落叶是减少植物体内液体外渗的方式。这是植物的( )特点。A.防卫反应 B.补偿作用 C.协同进化 D.他感作用14. 从土壤质地来看,对作物生长最有利的土壤是( )A.黏土 B.壤土 C.粉砂土 D.砂土15. 苔原的分布区域是( )A.亚热带 B.热带 C.温带

4、D.寒带16. 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被称为( )A.艾伦规律 B.贝格曼规律 C.高斯定律 D.阿利氏原则17. 生物量是( )。A.一片森林中松树的数量B.一片森林中啄木鸟或松塔牛肝菌的重量C.一片森林中一批田鼠的数量D.一片森林中松树上的叶片的数量18. 蚊子种群数量变动是属于A.不规则波动 B.周期性波动 C.季节消长 D.种群爆发 ( )19. 蜘蛛、蜗牛、青蛙等一般生活在森林的_中。( )A.乔木层 B.灌木层 C.草本层 D.地被层20.下列环境问题中,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起的是()。A.

5、温室效应加剧 B.臭氧层破坏 C.重金属污染 D.水体富营养化21. 具体的生物体或群体生活地区的生态环境叫做( )。A.生态因素 B.生境 C.直接环境 D.范围22.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的关系属于()。A.互利共生 B.偏利共生 C.捕食关系 D.寄生关系23. 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的曲线是呈( )A.J型 B.S型 C.直线 D.抛物线24. 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 )A.寄生 B.共生 C.捕食 D.竞争25. 生长在新疆的马铃薯比生长在平原地区的大,其主要原因是A.阳光辐射强烈 B.白天温度高 C.降水多 D.昼夜温差大 ( )26.温带草原在半干旱区的群落类型是( )。A.

6、草甸草原 B.典型草原 C.荒漠草原 D.高山草甸27. 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和繁殖单位是( )A.种类 B.个体 C.种群 D.群落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D.土壤29.当两个生物利用的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的其他环境变化时,就会出现()。A.生态位重叠 B.生态位分离 C.生态位压缩 D.生态位移动30. 蜘蛛、蜗牛、青蛙等一般生活在森林的( )中。A.乔木层 B.灌木层 C.草本层 D.地被层二、填空题(20题)31. 人类直接、间接制造或所用物品的废弃物等排放到环境中,其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理化和生物学性状发生了

7、有害的改变,叫_。32.计算生态系统中进入动物体能流的效率公式是:同化效率=同化的食物能_。33.如果将生态系统用一个简单明了的公式概括可表示为:生态系统_生物群落。3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_的和逐级递减的。35. 生物随着生态因子的周期性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节律现象,我们把这种节律现象称为_。36. 通常将各种生态因子归纳为_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等五类。37.负反馈的作用是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_。38.根据降水量的不同,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划分三个等雨量区,分别分布着不同的植被,这三个区是_、干旱区和荒漠区。39. 仙人掌科植物的叶片多呈针刺状,这是植物对_环境的适

8、应。40.陆地的初级生产力比水域的_。41. 很多种类的植物不能在高纬度地区生活,是因为_太低的因素。42.在环境条件没有限制性影响时,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相对增殖速度为_。43. 森林的年龄是森林_的指标。44. 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的生物个体数量关系可用_金字塔来表示。45.森林群落通常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_四个层次。46.根据降水量的不同,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划分三个等雨量区,分别分布着不同的植被,这三个区是_、干旱区和荒漠区。47. 豆科植物与_结合形成根瘤菌,才能把空气中的氮带入有机循环之中。48.种群密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_、_四个基本参数。49.

9、 由于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干扰,致使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叫_。50.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_的和逐级递减的。三、判断题(10题)51. 生态系统中必须有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A.正确 B.错误52. 紫外光可以诱杀害虫、消毒灭菌,但大剂量紫外光也会使生物发生病变甚至致死。 A.正确 B.错误53. 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限制因子。 ( )A.正确 B.错误54. 热带草原中典型的食草动物是长颈鹿、斑马等。( )A.正确 B.错误55.相对于限制因子来说,改善主导因子获得的效益最大。()56.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其中生物更加多样化。 ( )57.

10、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内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组成及其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称为群落的演替。 ( )A.正确 B.错误58.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物质影响其他植物生长的现象称为他感作用。()59.伴生种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对群落的结构和环境形成不起主要作用。()60.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四、简答题(5题)61.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62.简述氮循环中的主要化学过程。63. 简述自然选择的类型。64. 简述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的类型。65.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与标志。五、论述题(5题)66.论述全球初级生产量分布的特点。67. 比较r对策和K对策的特点

11、。68. 论述生态系统发展趋势。69. 以DDT为例,说明物质富集的危害。70. 论述植物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六、单选题(0题)71. 反刍动物的胃具有密度很高的细菌,这些细菌与反刍动物的关系是A.寄生关系 B.共生关系 C.捕食关系 D.附生关系参考答案1.B2.C3.B4.B5.B6.B7.B超顶极也称后顶级,是在一个特定气候区域内,南于局部气候条件较差(热、干燥)而产生的稳定群落。例如,草原区内出现的荒漠植被片段。8.D解析:群落环境丰富多样决定了群落物种的多样性,稀有种的存在正好证明了环境的多样性,也就是物种的多样性,故选D。9.D10.B11.A12.D13.B14.B15.D16.A

12、17.B18.C19.C20.A21.B22.A23.B24.B25.D26.B27.C28.D29.A30.C31.环境污染环境污染32.摄取的食物能33.非生物环境34.单向35.生物种生物种36.气候气候37.平衡或稳态38.湿润区39.干旱干旱40.大41.温度温度42.内禀增长率43.生长发育生长发育44.数量数量45.苔藓层46.湿润区47.固氮微生物固氮微生物48.迁入率,迁出率49.土地退化土地退化50. 【正确答案】:单向51.B52.A53.A54.A55.N56.Y57.A58.Y59.Y60.Y61.种类组成。结构特征。动态特征。62.氮循环中的主要化学过程为:(1)固

13、氮作用:固氮细菌和藻类将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化为氨的过程;(2)硝化作用:氨和铵氧化成硝酸根以及用于蛋白质合成的氨基状态;(3)脱氮作用:由一些细菌作用将硝酸盐转化为氧化亚氮和分子态氮,最终使氮元素返回大气;(4)挥发作用:土壤中氮或动、植物的分解排泄物以氨的气态直接散逸到大气层中。63.按其选择结果可以分为3类: (1)稳定选择。当环境条件对靠近种群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中间(即具平均值)的那些个体有利而淘汰两侧的“极端”个体时选择属于稳定型。 (2)定向选择。当选择对一侧“极端”的个体有利从而使种群的平均值向这一侧移动选择属定向型。 (3)分裂选择。当选择对两侧“极端”的个体有利而不利于“中间”的个体从而使种群分成两个部分。按其选择结果可以分为3类: (1)稳定选择。当环境条件对靠近种群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中间(即具平均值)的那些个体有利,而淘汰两侧的“极端”个体时,选择属于稳定型。 (2)定向选择。当选择对一侧“极端”的个体有利,从而使种群的平均值向这一侧移动,选择属定向型。 (3)分裂选择。当选择对两侧“极端”的个体有利,而不利于“中间”的个体,从而使种群分成两个部分。64.(1)种群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