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产业结构变化【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上传人:羟羟 文档编号:348828744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9.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区产业结构变化【高效备课精研+知识精讲提升】 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你对合肥市的印象是什么?创新高地 大湖名城格力空调霸都科大讯飞风雨兼程七十几载,大湖名城谱新篇“小县城”到“大都市”的蝶变合肥市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哪些原因影响了合肥市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地区产业结构变化一、地区产业结构1.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2.产业类型:(1)按三次产业分类: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水电油气生产及供应、医疗制造)第三产业: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通讯、教育、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事业(2)按要素集约程度分类:资源密集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

2、赖度很高,如农业、采矿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劳动力,如传统的纺织、食品等工业部门;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大量的资金购买生产资料,如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其生产主要依靠技术的投入,如高新技术产业。一、地区产业结构3.影响因素材料1:位于波斯湾西南岸半岛上的国家卡塔尔,石油、天然气产业为其经济支柱产业。资源禀赋材料2:非洲布隆迪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就业比重高达90%,国家收入的70%来自农业。美国农业发达但以服务业为主。技术条件材料3:40年的发展,深圳形成了独特的、发达的、高度细分化的、极复杂的网络化分工体系,构成产业链协同分工效应。因分工

3、深化而带来的进一步的产业扩张和创新,使产业升级成为可能。分工深化其他: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与结构、经济体制、国际贸易等等资源禀赋又称为要素禀赋,指一国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矿产、劳动力、资本、土地、管理等的方面。一、地区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资源禀赋技术条件分工深化地区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水平较低以第一产业为主水平较高以二三产业为主体现非州的加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非洲加纳新加坡一、地区产业结构亚洲的新加坡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时间阶段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GDP总值/亿元生产总值/亿元比例/%生产总值/亿元比例/%生产总值/亿元比例/

4、%1952年0.28 94.40 0.02 5.60 0.00 0.00 0.30 1978年3.60 28.62 6.23 49.52 2.75 21.86 12.58 2006年92.33 7.26 537.96 42.30 641.55 50.44 1,271.84 2022年379.20 3.16 4,394.50 36.58 7,239.40 60.26 12,013.10 表 合肥市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比例1、描述2022年合肥市产业结构的特点。2、分析建国后合肥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比重最小,第三产业成为主导地位。第一产业比重逐年减少,二三产

5、业比重整体上升,且主导产业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再转向第三产业。2、分析建国后合肥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1、描述2022年合肥市产业结构的特点。时间阶段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GDP总值/亿元生产总值/亿元比例/%生产总值/亿元比例/%生产总值/亿元比例/%1952年0.28 94.40 0.02 5.60 0.00 0.00 0.30 1978年3.60 28.62 6.23 49.52 2.75 21.86 12.58 2006年92.33 7.26 537.96 42.30 641.55 50.44 1,271.84 2022年379.20 3.16 4,394.50 36.58 7,2

6、39.40 60.26 12,013.10 表 合肥市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比例二、产业结构升级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升级的过程。其表现如下:(2)劳动力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1)国民经济重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3.根据数据,合理使用柱状图和折线图,将改革开放后合肥市工业的生产总值和比例表示出来。时间阶段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GDP总值/亿元生产总值/亿元比例/%生产总值/亿元比例/%生产总值/亿元比例/%1952年0.28 94.40 0.02 5.60 0.00 0.00 0.30 1978年3.60 28.62 6.23 49.52 2.75 21.86

7、12.58 2006年92.33 7.26 537.96 42.30 641.55 50.44 1,271.84 2022年379.20 3.16 4,394.50 36.58 7,239.40 60.26 12,013.10 表 合肥市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比例工业产值/亿元比例/%1952年1978年2006年2022年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0.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4,500.005,000.00合肥市工业产值与比例比例比例/%生生产总值产总

8、值/亿亿元元1952年1978年2006年2022年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0.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4,500.005,000.005.6049.5242.3036.580.026.23537.964,394.50合肥工业产值与比例比例比例/%生生产总值产总值/亿亿元元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建国后,安纺总厂、针织厂、食品加工厂、合钢等一系类工业布局合肥。安纺总厂合钢1977年,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在合肥研制成功,但由于缺乏上下游配套产业导致该产业

9、并未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合肥紧抓“工业立市”,为吸引投资,合肥市政府“免除37项行政事业性手续费用”并积极完善家电上中下游产业链,合肥市成为三大家电制造基地之一。近十几年,合肥积极开展“筑巢引凤计划”大力发展交通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开始由合肥制造转向合肥“智”造,京东方、长鑫存储等高新技术产业落户合肥。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合肥大力引进蔚来、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人产业及安徽智飞等生物制药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合肥成为中国三座国家级科研中心城市之一。建国后20世纪90年代21世纪未来第一产业为主(1975年以前)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主(2006年以后)种植业

10、、食品工业、纺织业 钢铁制造等荣事达、美菱等家电制造业,钢铁产业装备制造等为主以合肥为例,总结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以合肥为例,总结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农业占绝对主导产业结构变化以合肥市为例1、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1由以轻纺工业为主上升到以重化工业为主2由以原材料为主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3由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1)国民经济重心: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2)劳动力:第一产业 第二、第三产业(3)在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可以表现为:产品附加值提高建国后改革开放21世纪未来第一产业为主(1975年以前)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工业立市”战略技术发展国家级科研中心第二产业为主

11、(1978-2015年)第三产业为主(2016年以后)种植业、食品工业、纺织业等荣事达、美菱、海尔、格力等家电制造业,钢铁产业装备制造等为主变化的原因:充足劳动力、政策政策、廉价劳动力和土地技术创新农业占绝对主导产业结构变化以合肥市为例70年代,中科大搬迁至合肥。2、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原有的比较优势丧失,新优势凸显政策引导 技术 创新根本原因影响因素最终比较优势的变化政策主导产业需要转型,产业结构需要升级促使产业结构尽快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向其他地区次第扩散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重要作用根本原因工业化初期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以后未来以农业为支柱工业立市发展轻工业和重工业以科技、人工

12、智能、金融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立市合肥产业结构的变化小结Summary of changes in Shanghais industrial structure 随堂巩固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B由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制糖业、罐头、食品业服装、印染、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等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汽车、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 随堂巩固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2下列关于

13、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制糖业、罐头、食品业服装、印染、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等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汽车、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 随堂巩固读2015年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完成34题。3201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1 55.3 40.6,图中可以表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是()A B C D4目前发达国家的许多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据此判断,我国产业结构在近期变化趋势是()A第一产业比重会有所上升 B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C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D第三产业产值继续上升 随堂巩固读2015年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完成34题。3201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1 55.3 40.6,图中可以表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是()A B C D4目前发达国家的许多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据此判断,我国产业结构在近期变化趋势是()A第一产业比重会有所上升 B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C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D第三产业产值继续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