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精品教学】《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教案课件习题试卷真题说课稿-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

上传人:旭*** 文档编号:348728416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7【精品教学】《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教案课件习题试卷真题说课稿-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7【精品教学】《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教案课件习题试卷真题说课稿-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7【精品教学】《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教案课件习题试卷真题说课稿-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7【精品教学】《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教案课件习题试卷真题说课稿-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7【精品教学】《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教案课件习题试卷真题说课稿-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7【精品教学】《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教案课件习题试卷真题说课稿-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7【精品教学】《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教案课件习题试卷真题说课稿-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新版选择性必修下册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参考了网络媒体等不少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能识记文中出现的常见常用的重要生字词;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思维发展与提升领悟文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带有生命色彩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联系语境对文句的理解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提升审美品位,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教学重点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阅读鉴赏中陶冶性情,培养学生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美好家园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领悟文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学习散

2、文的结构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教学方法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带有生命色彩的感性认识。教学过程略读精读研读结合,自主质疑和合作探究结合。一、 导读1. 新课导入:现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散文集千年一叹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2. 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写进历史,千分之一能成为景观,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神奇瑰丽之处。她繁富缤纷,延往续来,既孕育了万物生灵,又滋润了人类灵魂。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面对那即使是只有万分之一才能激发诗情的景物,寄怀感慨,与自然同悲喜、共哀乐。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冯至,聆听他与自

3、然的心灵碰撞。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作者的了解。冯至(1905-1993),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

4、水集。鲁迅称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散文也写得清新明澈,别具一格。二、 朗读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 画出文章中的重要字词。(2) 谈一谈你读完文章后的印象。2. 自读检测(1) 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鼠麴草(q) 孑然一身(ji) 赭色(zh) 靛蓝(din)悚然(sng) 嗥叫(ho) 麂子(j) 诡计(gu)辨析字形清冽li 泉香酒洌li采撷xi 仓颉ji茸毛rng 修葺q词语积累孑然一身:孑:单独。孤孤单单一个人。赭色:中国传统色彩名词,红色、赤红色、深红色。萧疏:凄凉的,孤寂的;清冷疏散;稀稀落落的。嗥叫:形容动物的大声嚎叫。风雨如晦: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像

5、黑夜一样。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俯拾皆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 形容多而易得。词义辨析消逝 消失 消释消失:事物逐渐减小以至没有。 消逝:随时间过去而不复存在(声 音、云雾等)。 消释:疑虑、嫌隙、痛苦、恐惧等消 失解除。泄露 泄漏泄露:指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也作泄漏。泄漏:液体、气体等漏出。同泄露。泄漏的含义较泄露广,并涵盖了泄露所能表达出的意义。通俗的讲,凡是可以用“泄露”的地方,均可以“泄漏”代替。俯拾皆是 比比皆是“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很多。“俯拾皆是”,弯腰就可以拾到,形容很多,很容易得到。(2) 谈一谈你读完文章后的印象示例:文章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了的山

6、村的自然风物,加上作者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抒发作者对滋养自己的美好家园的热爱之情,表达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以及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3. 分角色朗读:5个同学朗读课文(1人第1-3段,1人第4-6段,1人第7-9段,1人第10-11段),其他同学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有的可以在课文中标出:作者猜想山村隐藏兴哀史的依据是什么?作者描绘了哪些风物作为感怀的载体?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怀?4.课堂讨论作者猜想山村隐藏兴哀史的依据是什么?主要句子:但是一条窄窄的石路的残迹泄露了一些秘密。过了许久,我才知道,这里实际上有过村落。使

7、我们想到有些地方曾经和人发生过关系,都隐藏着一小段兴衰的历史吧。作者描绘了哪些风物作为感怀的载体?眼前小溪、鼠麴草、彩菌、有加利树、野狗、鹿子。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怀?人类历史短暂,而大自然永恒人类的历史演变了几千年,它们却在人类以外,不起一些变化,千百年如一日,默默地对着永恒。人类历史的兴衰,多因人事在七十年前,云南省的大部分,经过一场浩劫,回、汉互相仇杀,有多少村庄城镇在这时衰落了。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连。自然是美好的,值得我们珍惜作者在写泉水、鼠麴草、菌子等事物时,充分表现出自然多姿多彩

8、的美好,值得我们珍惜。自然滋养人类,人类应该懂得敬畏、感恩自然泉水滋养了当时的山村和现在的我们;菌子“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自然滋养人类,人类声息相通,人与自然、人与人应该和平共处两三年来,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但我相信它们也曾以同样的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这些风物,好像至今还在述说它的运命。4. 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思路第一部分(1-3):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衰史,引人关注平凡的山水。第二部分(4-10):作者由眼前之景生发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第三部分(11):总述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事物在生命的深处有着某种联系。三、 研读1.

9、文章主体部分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了自己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我们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出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那么作者由眼前景生发了怎样的联想?感悟是什么?2.示范分析第五节。这一段写山脚下的泉水,感悟接受滋养的人类可以跨越时空而声息相通。作者由眼前的小溪想到“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将今人与昔日的人们联系起来,说明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进而越过具体的物象,联想到更广阔的世界:“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它们隔离得

10、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这样由近及远、由个人到整体的展开联想,赋予文章以历史的深度和广度,并形象的阐发了生命声息相通的哲理。3.小组合作探究第六至十节,要求:每个组探究一节,按照示例写每一段鉴赏性的文字,可从修辞手法、景物特点、描写方法、生发的感悟等角度进行思考。4.小组展示:小组集体朗读该节,然后1人展示鉴赏性文字。鉴赏示例:第六节:这一段写鼠麴草和村女,表现大自然中生命的纯洁、坚强、谦虚、恬静、担当和质朴之美。作者先将描写和议论巧妙结合,既写出鼠麴草的外形特征,又写出其内在品质;句式长短不一,整散结合,自由活泼生动;拟人修辞形象的突出了花朵身上具有

11、的纯洁和坚强的品格。夕阳、山村、羊群、树木以及一丛一丛的鼠麴草构成村女的背景,突出村女的神态悠然和恬静之美。鼠麴草和村女构成的静谧图画让作者消解了尘世的纷扰,回归到生命的宁静。作者运用通感,将人心理上感觉到的“纷扰”和视觉看到的“黄叶”相联系,形象的写出受到触动时的感受。第七节:这一段写山中的菌子五彩斑斓,表现大自然中生命的灿烂之美,感悟大自然对人类生命、生活和心灵的滋养。作者先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了太阳出来后,草间的菌子色彩斑斓的颜色和旺盛的生命力。接着写作者的感悟,灿烂美好的大自然滋养人类的生命,点缀过人们的生活。整段由彩菌感悟到生命和自然地灿烂之美。第八节:这一段写有加利

12、树,表现大自然生命力之蓬勃,感受大自然的崇高与尊严。写有加利树,突出它生长之快以及这种生长带给人的感受,作者由此感悟到生命力的强大和大自然的崇高与尊严,透露出人类生命的渺小。第九节:这一段写秋后山林中野狗的嗥叫、深夜的狂风,联想当年村庄里人们的感受。野狗嗥叫的声音令人恐怖,作者由此想到“海上的飓风,寒带的雪潮”,又联想到历史深处那个村庄里“眠的老人,夜半惊醒的儿童和抚慰病儿的寡妇”。因此,野狗象征了生命所面临的威胁和苦难。第十节:这一段写麂子、鹿,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由麂子的嘶声感悟到死亡的可怕,联想到人类对自然地侵犯,委婉的表现了要珍爱自然、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情感。5.小结:自然风物特点内涵小

13、溪清冽、养人人类声息相通鼠麴草谦虚、纯洁、坚强生命的宁静之美彩菌点缀、滋养生命的美好有加利树速长、最高生命的渺小野狗的嗥叫威胁、吓人生命对疾苦的恐惧麂子的嘶声难逃人的诡计死亡的可怕四、赏读1.赏析下面的句子(1)我在那条路上走时,好像是走着两条道路,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一条路通向现实,一条路连接历史,小山村是连接点,在小山村里,我们能督导一切。(2)我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引用诗句使文章富有文采,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这两句诗表明人和人之间,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的生命都有声息相通的地方。(3)在夕阳里一座山

14、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一任她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她从不抬起头来张望一下,陪伴着她的是一丛一丛的鼠曲从杂草中露出头来。少女从形象到品质都像鼠麹草,如鼠麹草一般谦虚、纯洁、美好而坚强,小小的生命舍弃了浮夸,但默默担负着一个大宇宙的全部秘密。(4)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山村的宁静能让人消除尘世的纷扰,回归到生命的宁静。谦虚、纯洁、坚强的小草,质朴的村女,让作者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华,孑然一身担当者一个大宇宙。作者在这种联想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5)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茵子,俯

15、拾皆是: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出来后,草闻茵子的色彩斑斓和旺盛的生命力。(6)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连。“风雨如晦的时刻”即作者写作的年代:1942年,也是一个浩劫的年代。作者的感悟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寄予了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作者认为人与人,只要有相联系的事物,不管时空的间隔有多远,彼此的生命都有声息相通的地方。如今土地上的一切曾经以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现今居住的村庄同样给了我的生命许多滋养。2.小结:冯志散文的语言特点:明净、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李广田曾对冯至的散文做出过很高的评价:“又如冯至先生,他近年来写了若干散文,实在都是诗的,那么明净,那么含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