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9课声声慢(寻寻觅觅)课后课时作业-教案课件习题试卷-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上传人:旭*** 文档编号:348728341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第9课声声慢(寻寻觅觅)课后课时作业-教案课件习题试卷-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三单元第9课声声慢(寻寻觅觅)课后课时作业-教案课件习题试卷-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三单元第9课声声慢(寻寻觅觅)课后课时作业-教案课件习题试卷-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三单元第9课声声慢(寻寻觅觅)课后课时作业-教案课件习题试卷-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三单元第9课声声慢(寻寻觅觅)课后课时作业-教案课件习题试卷-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第9课声声慢(寻寻觅觅)课后课时作业-教案课件习题试卷-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第9课声声慢(寻寻觅觅)课后课时作业-教案课件习题试卷-高中语文必修上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历代的文学作品,与其说是艺术实践,倒不如说是“审美人格”的建构。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为人熟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时所作,作者借月夜孤鸿既表现了内心深处的幽独、寂寥,也表达了、蔑视流俗的心境。()。如果没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则无法呈现这种审美人格。魏晋风度能永远地让人铭记,这和那个时期人物磊落坦荡的心胸。王羲之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世说新语记载,郗太傅派人向王丞相家求女婿,王家男儿们个个表现矜持。唯有王羲之“坦腹卧,如不闻”,却获郗太尉赞赏,把女儿嫁给他,这也是“”一词的来源。它启示我们,生活的境遇无论如何呈现出生命状态的本真,表现出磊落坦荡的心

2、胸,也许会达到高出俗流的人格。交流出智慧是一条颠覆不破的真理。曹植喜欢结交文士,喜欢与这些文士高谈诗词歌赋,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个更为艺术更具审美情怀的姿态,其洛神赋白马篇都是的佳作。“盛唐之音”的形成也如此。因此,思想交流与对话的展开离不开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这种文化境遇也更有助于推动审美人格的建构。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孤高自许息息相关乘龙快婿琅琅上口B孤芳自赏休戚相关东床快婿琅琅上口C孤高自许息息相关东床快婿脍炙人口D孤芳自赏休戚相关乘龙快婿脍炙人口答案C解析孤高自许:指孤特高洁,不流于世俗,并以此称许自己。孤芳自赏: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含贬义。由后文“蔑

3、视流俗”可知,这里应用“孤高自许”。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休戚相关: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这里没有“利害”,应用“息息相关”。东床快婿: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乘龙快婿:意思是称意的女婿好比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东床快婿”这一成语本就是由王羲之的这段典故而来。脍炙人口: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众人所称赞。琅琅上口: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语境有“佳作”,这里应用“脍炙人口”。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可以说,有了作者本真高洁的人格追求,才有旨趣淡远、含蓄蕴藉

4、的艺术B可以说,作者不如意的生活境遇和作者本真高洁的人格水乳交融在创作中C艺术追求上的旨趣淡远、含蓄蕴藉与人格上追求的本真高洁交融在创作中D人格上追求的本真高洁与艺术追求上的旨趣淡远、含蓄蕴藉交融在创作中答案C解析该段主要是谈作家审美人格的建构,根据后文“如果没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则无法呈现这种审美人格”,A项,说的是先有人格追求后有艺术,与后句意思不符。B项,没谈到艺术。D项,“人格追求”与“艺术追求”顺序颠倒,与后句不照应。所以答案为C。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无论生活的境遇如何,呈现出本真的生命状态,表现出磊落坦荡的心胸,也许会拥有高出俗流的人格。B生活的境遇无

5、论如何,呈现出本真的生命状态,表现出磊落坦荡的心胸,也许会获得高出俗流的人格。C生活的境遇无论如何,如能呈现生命状态的本真,表现出心胸的磊落坦荡,就能形成高出俗流的人格。D无论生活的境遇如何,呈现出本真的生命状态,表现出磊落坦荡的心胸,也许会达到高出俗流的人格。答案A解析B项,语序不当,“生活的境遇”不是“呈现”“表现”的主语,应放在“无论”后面。C项,除“生活的境遇无论如何”语序不当外,“如能就能”说法太绝对,不合逻辑。D项,“达到”和“人格”不搭配。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古代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喜欢用典。用典包括引

6、用或化用前人诗文成句、引用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两种形式。为何诗人们青睐典故呢?因为用一个典故,是符合诗的精炼原则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诗句从字面上看是很浅显的,:战国时代赵国老将廉颇面对赵王派来的使者时“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表明他宝刀未老、希冀报国的愿望。懂得了这一点,。答:_答案(示例)可以省去一大篇文字 但其中就有典故才能领略到诗句更深沉的意蕴解析这段文字主要阐明古代诗词用典的妙处。第空,后文的“符合诗的精炼原则”表明空格处内容是“用典”在“精炼”方面的妙处,也即“可以省去一大篇文字”。第空和前文构成转折关系,空格后是冒

7、号,说明后面的文字是对空格处的解说,这段文字的话题是“用典”,此处内容应该是表明“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使用了典故。第空,前文中“这一点”指诗句所用典故。懂得了诗句所用典故的结果,自然是能够更深刻领会诗句的内涵。5“黄花”“梧桐”“雨”是李清照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请将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语意连贯,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答:_答案(示例)在群雁南返的时节,李清照,一个比黄花更瘦的女子,在滴雨的黄昏里愁苦寂寞。红烛摇影,摇出一片晕黄;梧桐低泣,滴满一腔愁绪;微风轻拂,飘落一地黄花。解析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按照要求去答题;其次要注意构筑富有意境的画面,要和人物、情感相

8、一致。二、阅读素养培优(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67题。西江月苏轼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扬桥,杜宇一声春晓。注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所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层霄:弥漫的云气。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琼瑶:美玉。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行近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

9、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B“可惜一溪风月”的“可惜”是可爱的意思,一溪风月惹人爱,写出了风月之美及人的喜悦赞美之情。C“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美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D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答案C解析C是借喻,不是借代。7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答:_答案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侧面烘托月光朗照,月色美好。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凸显诗

10、人愉悦之情。对仗,“照野”对“横空”,“弥弥”对“隐隐”,“浅浪”对“层霄”,对仗工整,富于音韵之美。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要领是: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例如本诗中就运用了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借景抒情、对仗等艺术手法,考生答题时要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不可只背术语。(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89题。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注北人:北宋灭亡,李清照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

11、到江南,故称“北人”。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以问句“窗前谁种芭蕉树”开头,埋怨芭蕉给自己带来愁绪的折磨,直抒胸臆,表达出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B上片描述芭蕉树的“形”与“情”。芭蕉树长在窗前,但却能够“阴满中庭”,这就间接地写出了它树干的高大、枝叶的繁茂、树冠的伸展四垂。C下片写夜听雨打芭蕉声。由于“余情”是深远绵长的,所以词人直到夜晚卧床时仍处于苦苦的思念之中,使她越思越悲,越想越愁,辗转反侧,无法成眠。D词人将“点滴霖霪”组成迭句,不但从音韵上造成连绵延长的效果,而且有力地烘托了悲凉凄绝的气氛。答案A解析A项“直抒胸臆”错误,应该是“含蓄深沉”。9作者在这

12、首词里写到“雨”的意象,她的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也写到“雨”的意象,这两个“雨”的意象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观点一:相同。虽然这首词中的“雨”打在芭蕉上,声声慢中的“雨”打在梧桐上,但是作者借此传递的情感是相同的,抒发的都是浓浓的凄苦的愁思。雨点无论打在梧桐上或是芭蕉上,点点滴滴,滴滴答答,不断地重复,在国破家亡、漂泊无依的作者听来都像是打在自己的心上,让作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倍感伤情。观点二:不尽相同。声声慢中“雨”的意象虽然也包含着忧国伤时的愁思,但抒发的主要是个人和家庭的悲愁;而这首词“雨”的意象虽然包含个人和家庭的悲愁,但从“愁损北人”来看,

13、抒发的主要是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可自由发挥。两首诗中都用了“雨”这一景象,也都表达寂寞愁情,可以从共同的感情基调的角度分析,也可以从各自的侧重点的角度分析。(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八声甘州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注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生平不详。1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故将军”指李广,他罢官闲居时,夜出饮酒,被灞陵尉以“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为由拒之门外。B第五句直接把司马迁对李广的赞辞“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当作李广的代称,表示对李广的赞赏。C“射虎”二句写李广单人独骑横山射虎,可见胆气之豪;弓弦惊响而矢发裂石,可见筋力之健。D下阕前五句,化用杜甫思慕李广的典故,隐喻晁、杨亲爱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