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音频传输芯片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348710129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音频传输芯片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无线音频传输芯片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无线音频传输芯片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无线音频传输芯片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无线音频传输芯片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线音频传输芯片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音频传输芯片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线音频传输芯片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一、 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概况(一)全球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发展概况从集成电路产业链整体看,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处于产业上游,具有轻资产的特征,毛利率较高,且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需要投入大量高端专业人才,以及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经验沉淀。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发展情况受下游市场需求的驱动较为明显,近年来,随着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球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总体呈现增长态势。根据ICInsights数据显示,全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销售额从2013年的792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1,77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063%。目前,全球集成电路设计市场较为集中。据ICInsig

2、ht统计,2021年全球Fabless模式芯片设计企业的总销售额占全球半导体市场总销售额的348%。其中,从地区分布来看,销售额排名前三的依次为美国、中国台湾及中国大陆,销售额占比分别为68%、21%及9%,而IDM模式芯片企业销售额排名前三的依次为美国、韩国和欧洲,销售额占比分别为47%、33%和9%。总体看来,美国在全球芯片设计行业仍处于主导地位。(二)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发展概况我国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虽起步较晚,但在宏观经济稳步增长、下游市场持续拉动以及政策扶持不断加码等有利因素的驱动下,已成为全球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从产业规模来看,我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始终保持着持续快

3、速发展的态势,销售额从2013年的808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51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399%。随着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发展,我国IC设计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加,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的公开数据,截至2021年12月,我国IC设计企业数量为2,810家,较2020年增长2669%,同时国内大陆也涌现出一批技术水平较高、本土化程度高、专注于细分市场领域的优质IC设计企业,圣邦股份、紫光展锐等设计企业已具备国际竞争力。未来,随着产业政策、下游市场的持续向好,我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从产业结构来看,随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IC设计、IC制造和封装测试

4、三个子行业的格局正在不断变化,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2013年-2016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市场规模在行业中的占比从3224%增长至3793%,于2016年首次超过封装测试行业,成为市场规模占比最高的细分领域。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市场规模为4,519亿元,占集成电路产业整体市场规模的比例提高至4321%,产业链结构进一步优化。二、 全球模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概况根据WSTS统计数据,2018年度全球模拟集成电路行业的市场规模为58785亿美元,较2017年度同比增长108%。2019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和短期供给过剩的双重影响,市场规模

5、有所回落,下降至53939亿美元。在经历2019年行业景气度短暂下滑后,2020年起全球模拟集成电路行业逐步回暖,根据WSTS估计,到2022年全球模拟集成电路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79249亿美元,2020年-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33%。随着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及所带来的产业革命,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将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巨大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未来模拟集成电路行业有望迸发出更为旺盛的生命力。目前,模拟集成电路全球市场份额集中于部分国际巨头。根据ICInsights数据统计,2020年全球前十大模拟集成电路供应商依次为德州仪器、亚德诺、思佳讯、英飞凌、意法

6、半导体、恩智浦、美信、安森美半导体、微芯、瑞萨电子,合计占据全球市场约63%的市场份额。其中,德州仪器占全球的市场份额比例为19%,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其拥有上万种芯片产品型号,涵盖各大应用领域。三、 电源管理芯片:模拟IC的关键器件,市场空间广阔下游市场发展迅速,全球及国产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空间广阔。电源管理芯片产业下游应用场景丰富,覆盖通信、消费电子、汽车及物联网等各个电子相关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5G通信、物联网等下游市场的发展,电子设备数量及种类持续增长,设备电能应用效能管理愈发重要,带动电源管理芯片需求增长。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2021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约368

7、亿美元,2016-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13%。2021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突破132亿美元,占据全球约36%的市场份额。随着国产电源管理芯片在家用电器、3C新兴产品等领域的应用拓展,未来几年国产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仍将快速增长。预计至2025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235亿美元,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15%。四、 中国模拟集成电路竞争格局模拟集成电路主要是指由电阻、电容、晶体管等集成在一起、用来处理连续函数形式模拟信号(如声音、光线、温度等)的集成电路。常见的模拟集成电路包括各种放大器、模拟开关、接口电路、无线及射频电路、数据转换芯片、电源管理及驱动芯片等。模拟集成电路行业目

8、前仍由国外厂商主导,近年来,随着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部分本土模拟集成电路企业开始在特定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了行业中的后起之秀。模拟集成电路市场的竞争格局十分分散,并不存在垄断,但国外品牌在国内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模拟市场以德州仪器(TI)为首,亚德诺(ADI)凭借领先的信号链能力紧随其后,英飞凌(Infineon)、意法半导体(ST)、思佳讯(Skyworks)、恩智浦(NXP)等公司各自在功率器件、射频产品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形成稳定的一超多强格局。对标国外模拟集成电路龙头,国产模拟集成电路产品在高端应用领域仍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但随着我国模拟集成电路企业的不断崛起和发展,国内高性能模

9、拟集成电路与世界先进技术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五、 模拟集成电路行业概况模拟集成电路一般分为信号链产品和电源管理产品。信号链产品和电源管理产品又有多种品类的产品,每一品类根据不同的终端产品应用又有不同的系列,因此模拟集成电路种类繁多。模拟集成电路下游客户以耐用可靠为主要需求,产品生命周期较长,最长可达10年以上。模拟集成电路主要追求的是产品的信噪比高、失真低、功耗低、可靠性高等,制程的缩小有时反而会导致性能的降低,目前模拟集成电路的主流工艺制程为018m和013m制程,比较先进的制程是65nm制程。模拟集成电路的性能考核标准在带宽、增益、面积、摆幅、噪声等多方面的折中。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的核心在

10、于电路设计,需要根据实际参数调整,要求设计工程师既要熟悉集成电路设计和晶圆制造的工艺流程,又要熟悉大部分元器件的电特性和物理特性,对经验要求高,学习曲线在10-15年。与数字集成电路相比,模拟集成电路的制程要求较低,加之其拥有更长的生命周期,单款模拟集成电路的平均价格往往低于数字集成电路,但由于终端应用领域广,受单一产业景气度影响较低,价格波动较为稳定,且行业周期性较弱。六、 国内模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概况根据统计数据,2012-2020年期间,我国模拟集成电路行业市场规模由1,3685亿元增长至2,666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70%,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复合增长率。此外,我国已成为全球模拟集成

11、电路最大应用市场。近年来,我国模拟集成电路应用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占全球市场规模超过50%,国内模拟集成电路行业巨大的市场需求给了本土企业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在5G商业应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也在不断推动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未来我国模拟集成电路行业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七、 信号链芯片:受益于新技术和下游应用,规模稳步增长信号链是连接真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完整信号链的工作过程为:从传感器探测到真实世界实际信号,如电磁波、声音、图像、温度、光信号等,并将这些自然信号转化成模拟的电信号,通过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通过ADC把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经过MCU

12、或CPU或DSP等处理后,再经由DAC还原为模拟信号。信号链是电子设备实现感知和控制的基础,是电子产品智能化、智慧化的基础。受益于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分散的应用场景,信号链模拟芯片市场发展态势良好,行业规模稳步增长。信号链模拟芯片随下游发展一同演进,朝小型化、低功耗和高性能方向发展。ICInsights的报告显示,全球信号链模拟芯片的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84亿美金增长至2023年的118亿美金,16-23年复合增长率约5%。其中,放大器和比较器、转换器产品是市场规模占比最高的两类,合计约占信号链模拟芯片市场规模的75%。八、 模拟集成电路的分类模拟集成电路主要是电路系统与外界环境交互的接口,

13、按照功能划分,模拟集成电路主要分为信号链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信号链芯片主要是处理、接收发送模拟信号,将光、磁场、温度、声音等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信号链芯片可以进一步分为以放大器、比较器、模数/数模转换器及各类接口产品。电源管理芯片主要用于管理电池与电路之间的关系,负责电能转换、分配、检测的功能,因此需要电源管理芯片能够满足高稳定、低功耗等要求。电源管理芯片具体又可分为DC/DC转换器、AC/DC转换器、充电产品、通用电源管理产品等。九、 集成电路行业基本情况集成电路是采用特定的制造工艺,将晶体管、电容、电阻和电感等元件以及布线互连,制作在若干块半导体晶片或者介质基片上,进而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

14、为具有某种电路功能的微型电子器件。相对于传统的分立电路,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强、性能好、成本低、能耗较小、故障率低、便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并在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群的基础和核心,已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也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在集成电路技术进步基础上的全球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浪潮,进一步提高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地位。(一)集成电路的分类模拟集成电路是主要用来产生、放大和处理连续性的声、光、电、电磁波、速度、温度

15、和湿度等自然模拟信号的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主要用来运算、存储、传输、转换和处理离散的数字信号(指在时间上和幅度上离散取值的信号,如电学1和0信号)的集成电路。与数字集成电路相比,模拟集成电路具有设计门槛高、产品种类复杂、工艺制程要求低和生命周期长等特点。(二)集成电路产业链集成电路产业链包括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各环节均具有独特的技术体系及特点,现已分别发展成独立、成熟的子行业。集成电路设计处于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前端,是根据终端产品市场的需求设计开发各类芯片产品,通过架构设计、电路设计和物理设计,将系统、逻辑与性能的设计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设计版图,集成电路设计是后续集成电路制造环节

16、的基础,其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芯片的功能、性能及成本。集成电路制造是通过版图文件生产掩膜,并通过氧化、光刻、掺杂、溅射、刻蚀等制造工艺过程,将掩膜上的电路图形复制到晶圆基片上,从而在晶圆基片上形成具备特定功能的集成电路,其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在芯片生产过程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集成电路封装是将加工完成后的晶圆切割、焊线、封装,保护芯片免受物理、化学等环境因素造成的损伤,增强芯片的散热性能,实现电气连接,确保电路正常工作;集成电路测试主要是对封装完毕的芯片产品的功能、电参数和性能进行测试,以筛选出不合格的产品,并通过测试结果来发现芯片设计、制造及封装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测试合格后,芯片成品即可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