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3 人物描写一组 名师教学设计(3课时)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48696465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3 人物描写一组 名师教学设计(3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3 人物描写一组 名师教学设计(3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3 人物描写一组 名师教学设计(3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3 人物描写一组 名师教学设计(3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3 人物描写一组 名师教学设计(3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3 人物描写一组 名师教学设计(3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3 人物描写一组 名师教学设计(3课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第五单元【单元导教】本单元是习作单元,本组教材围绕“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这一主题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以及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几个栏目组成。这些内容紧密联系协同一致地指向学生提升“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的习作能力。人物描写一组里摔跤凸显了小嘎子的动作描写,他像一颗挺脱的树侧重于外貌描写,两茎灯草一文通过典型事例说明了严监生的吝啬。这三个片段相对独立,每个片段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各有侧重,但每个片段都不只有一种描写方法。本课课后练习有两题:一是“默读课文,说一说三个片段中的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来的”;二是“举例说说三个

2、片段分别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语句,体会表达效果”。以此为引导,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经验,宜抓住其中关键词“人物印象”、“描写方法”和“表达效果”来解读课文。人物形象展示不是生硬的几个评价性的词汇,而是通过品读教材,从文中提炼出来的语句,文中的语句也正是学生要学习的经典的语言表达范式。刷子李以刷子李的高超技艺为话题,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刷子李刷墙的效果奇、动作奇、规矩奇,突出“奇人”,所以,在教学时抓注对人物的细节描写能帮助学生感受人物特点。课后习题有两题:一是“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二是“画出描写刷子李和曹小三的语句,体会课文时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

3、”。和前一课练习题不同的是,本课讲到的内容不再是印象,二是人物特点,这个特点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方法,要从对具体语句的学习悟出来。所以,本课在教学时对人物形象的感受要以课文对人物的描写为依据,从人和事件的具体事例出发,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交流平台与单元导语相呼应,和课文一起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单元教学系统。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建议教师先读交流平台,关注其中提到的例子并找到相对应的课文,在浏览这两篇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找对应,首先对每篇课文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点有个大概准确的定位,然后再思考单元目标和语文要素的逐课落实策略,考虑语文要素在每篇课文教学中的训练方法。学生曾阅读过大量写人为主的

4、文章,也写过这类作文,已经积累了一些读写经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由第一学段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情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到第二阶段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具体感受作品的人物形象和语言;再到第三学段能描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感受,领悟其形象、情感、语言。以此为基础,教材专门安排了写人文章的习作单元,就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的鲜活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教材内容习作教学关注点习作要素分解教学策略设计课外拓展链接人物描写一组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活动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性格

5、特点,抓住“小嘎子”“祥子”“严监生”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抓住“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电影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刷子李了解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通过揣摩、体会曹小三心理变化的有关句子,明了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放在:感悟通过典型事例和具体描写表现人物特点,以及通过描写他人间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一是抓住直接描写刷子李刷墙的重点句段进行分析,二是引导学生从对曹小三心理变化的描写感受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同时领悟作者通过描写他人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俗世奇人,

6、作者:冯骥才泥人张、快手刘交流平台初试身手1.结合单元的课文,总结写人的基本方法:具体的典型事例;人物的语言神态、行为动作等具体描写;描写他人间接表现。2.在总结写人的基本方法上,引导学生观察一位同学在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试着用学过的方法写一写他。3.把能表现家人特点的典型事例列出来和同学交流。习作例文1.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结合批注,说说课文是怎样写容容的,以及这样写的好处,进一步了解一些写人的基本方法。2.习作例文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结合批注,说说课文通过外貌、动作或神态等具体的描写,表现出小守门员和观众们的什么特点,以及哪个人物自己的印象最深,进一步了解一些写人的基本方法。习作1.选择

7、一个自己想写的人写,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篇习作,关注到写作的关键词:人、特点、具体。2.借助题目提示,能选取典型的事例,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3.写完后,能就有没有具体地表现出人物的特与同学交流,再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单元教学目标】字词:1.认识18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0个字,会写28个词语。习作学习要素:1.能结合课文描写人物的相关语句,说出人物的特点。2.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表现人物的特点,还可以通过描写他人的反应表现主要人物的特点,能体会这些方法的表达效果。3.能梳理、总结写人的基本方法。4.能结合例文和旁批,进一步感知写人的

8、基本方法。13 人物描写一组【课前解析】 关注文本内容:人物描写一组的三个片段分别以“摔跤”“他像一颗挺脱的树”“两茎灯草”为小标题,塑造了小嘎子、祥子和严监生三个人物。第一个片段主要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进行摔跤比赛的情形,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小嘎子的机灵;第二个片段主要写了初入行的年轻后生祥子的外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了祥子的生命力;第三个片段选自儒林外史,主要写了严监生临死时的场景,他因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而硬撑着不肯咽气,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严监生的极度吝啬。关注作者、作品: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

9、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茶馆等。两茎灯草选自儒林外史第五、第六回。这是一部描写封建社会读书人追求功名,以及他们生活的小说,是中国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登峰之作。作者吴敬梓,创作这部书花了近二十年时间。书中对人物性格的勾勒,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对有钱人严监生临死前的刻画更是“千古绝唱”。关注语文要素:人物描写一组这组课文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摔跤一文对动作描写极为细致;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通过肖像描写刻画了祥子结实、健美的形象;两茎灯草选择了典型事例,抓住了主人公的神态、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本课对应的语文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对人物的肖

10、像、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重点呈现。关注策略指导:在第四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对人物描写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语句,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整合学生已有的关于“写人”的读写经验,同本课的教材学习结合,从人和事件的具体事例出发,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 关注学法指导:三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侧重点各有不同。结合课后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交流感悟的方式使学生分别了解三个片段中的人物特点;引导学生牢牢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一系列描写,体会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教学目标】 1.认识“嘎、绊”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监”

11、,会写“跤、搂”等15个字,会写“摔跤、手疾眼快”等11个词语。2.能结合三个片段中描写人物的语句,说出人物的特点。3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外貌等表现人物的特点,并能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学重点】1.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小嘎子、车夫、严监生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嘎、绊、揪、扳、腕”五个生字,会写“跤、搂、仗、鞭、欺、挠、扳、腕

12、”八个字。会写“摔跤、手疾眼快、欺负、脚腕子”四个词语。 2.能结合摔跤这一片段中描写人物的语句,说出嘎子、小胖墩儿的特点。 3.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等表现人物的特点,体会表达效果,并学着运用这个方法写一个小片段。【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在祖国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还有勇武过人的武松,意志坚定的刘伯承等,这些人物个性鲜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过渡:本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第五单元,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继续认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设计意图:以谈话的方式,回忆熟悉

13、、有特点的人物,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清楚本组阅读、习作两个语文要素,明确学习目标。)二、初步感知,认识字词1. 今天我们学习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板书:(13.人物描写一组)阅读思考:这篇课文共有三个片段组成,请你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这三个片段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分别出自哪本书?作者是谁?预设1:摔跤主要人物有小嘎子和小胖墩儿,选自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预设2:他像一颗挺脱的树主要写了初入行的年轻后生祥子。选自骆驼祥子,作者老舍。预设3:两茎灯草主要人物是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吴敬梓。2.教师过渡:人物描写一组是分别从小说小兵张嘎、骆驼祥子和儒林外史中节选的三个片段

14、,每一部分片段的题目就是这个片段的小标题。本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第一个片段摔跤,板书(摔跤)首先我们一起来走进作者,哪位同学愿意把这篇文章的作者和这部作品给大家介绍一下?预设1:(生读课件)徐光耀,生于1925年,河北雄县人。著有长篇小说平原烈火,电影文学剧本小兵张嘎等。预设2:小兵张嘎1961年底发表,讲述了抗日小英雄张嘎与敌人斗智斗勇,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等人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故事。3.学习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认读词语。教师范读:同学们,这部分有很多的儿化音需要同学们特别注意,尤其是在读课文的时候,一定要把儿化音读出来,老师先读一遍,请

15、你跟读两遍。“小胖墩儿”、“单褂儿”、“虎势儿”(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文本,梳理片段的内容;认识字词,扫清障碍。)三、细读感悟,体会特点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找出文中圈出描写小嘎子和小胖墩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想一想从中体会到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2.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3.小组交流。4.全班汇报分享。预设1:文章一开始,嘎子就对胖墩儿说“要不摔跤。”从这句话里,我能看出来,虽然在身材上嘎子跟小胖墩儿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他还是不服输。引导:也许摔跤并不是小嘎子最拿手的,但是他这一句话就让我们看出他身上那种不服输的劲头,也能看出小嘎子是一个争强好胜的孩子。板书(争强好胜)追问:面对小嘎子发出的挑战,小胖墩儿作何反应呢?预设2:“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小胖墩儿也是不甘示弱的,很快就接受了挑战。虽然他比较胖,”虽然他很胖,但是动作很敏捷。追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