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24 羿射九日 教案(2课时)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48696382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24 羿射九日 教案(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24 羿射九日 教案(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24 羿射九日 教案(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24 羿射九日 教案(2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24 羿射九日 教案(2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24 羿射九日 教案(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24 羿射九日 教案(2课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 羿射九日【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感受中国特有的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思维能力: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审美创造: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羿的艰辛,感受上古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课前解析】 关注课题:神话是经过了“想象”的加工,成为了 “神化”了现实生活,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反映了当时的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自然的愿望,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关注课文:既要引领学生体会羿的形象,又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要素即学习默读,不指读。能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有条理地讲述故事

2、,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丰富神奇的想象力,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和愿望。关注生字:本课形声字较多,如“稼、值、滋、熔、裂、箭”都是形声字,声旁和字的读音都有一定关联,在识字中复习形声字构字规律,并运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生字。“稼”读作四声,在“庄稼”中读轻声。本课需要重点指导点的书写:“觉”第二笔是点,切勿写成竖,运用对比记忆法区分“学字头”和“小字头”;“类”上半部分的“米”最后一笔是点,切勿写成捺;“艰”的“又字旁”第二笔是点,不是捺;“炎”的上半部分“火”最后一笔是点,下半部分“火”最后一笔是捺,需要区分。关注词语: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借助图片理解教抽象的“光明、苦

3、海、生机”,借助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艰难、炎热、花草树木”。【教学目标】1.认识“射、值”等13个生字,会写“觉、值”等8个字,会写“光明、觉得”等12个词语。2.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3.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教学重点、难点】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借助关键词和表格提示,按照一定的顺序讲故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射、值”等13个生字,会写“觉、值”等8个字,会写“光明、觉得”等12个词语。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3.选用关键词,初步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4、】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3)1.一个太阳照耀着大地是什么情境?(生畅所欲言)2.如果天上有十个太阳,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生畅所欲言)3.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就跟太阳有关的神话故事。揭题,教师板书课题:羿射九日,学生齐读课题。4.(出示课件4)简介羿:后羿,五帝时期人物,嫦娥的丈夫。他在年仅五岁时被父母抛弃,自幼在山林中成长。他善于射箭,后来成为射师,曾经帮助帝尧射下九日,匡扶黎民。人们尊称他为“羿、大羿”。(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谈话切入,引导学生说说大地上一个太阳和十个太阳的情景,为后文羿为什么要射日有了初步认识,引发学生的共鸣,为下文学习做铺垫。)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初读课文(出示课件

5、5)(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出课后的生字。(2)学生自由读课文。2.学习字词(1)(出示课件6)出示词语:射 值 熔 类 艰 箭 裂 炎 退 庄 稼 滋 腾指名拼读生字,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教师强调读音:“值、熔、射、庄”是翘舌音;“滋、窜”是平舌音。“腾、庄、熔”是后鼻音。“稼”读第四声,在“庄稼”一词中读轻声。出示图片(出示课件79)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2)合作交流识字方法。(出示课件1012)形近字比较识记:植值 煎箭 容熔 烈裂 谢射 脏庄编口诀识记“炎”:火上加火很炎热。利用字理识记“炎”。(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后,将本课的生字按课文顺序进行集中认读

6、,并交流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会认字才能通读课文,为接下来理解课文、分析课文打下基础。)3.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13)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预设: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2)(出示课件14)想一想:描写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为何射日(13) 如何射日(46) 射日结果(7)教师板书:起因 经过 结果三、聚焦“起因”1.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羿为什么射日?(出示课件15)(1)(出示课件16)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预设1:从“很久很久以前”知道了这是故事发生的时间,从“世界最东边的海上”知道了这是故

7、事发生的地点。预设2:从“每天轮换”、“光明和温暖”让我感受到万物自由生长,人们安居乐业。(2)(出示课件17)你从“太没意思了”体会到了什么?(3)“一齐”是什么意思?十个太阳“一齐”出来会怎样?(4)(出示课件18)出示图片感受,并进行指导朗读:抓住“太”“一齐”“十个大火球”“炙烤”这几个词,读出故事的神奇。2.体会“艰难”:联系第3自然段,想象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带来的后果。(1)(出示课件19)理解“艰难”。教师提问:人们的日子是怎样的?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艰难)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大地万物发生了什么变化?(2)图片展示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对大地万物的伤害。(出示课件20)(3)

8、展开想象,大地还有哪些苦难的景象?(出示课件21)(4)朗读指导:注意读好“晒枯、烤焦、蒸干、融化”,感受十个太阳带来的破坏力,感受故事的神奇。(5)对比感受羿射九日的原因:每天一个太阳值班和十日当空,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区别?(出示课件22)教师在“起因”后板书:十日当空,万物生灵涂炭(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重在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通过图片和教师的渲染,让学生感受高温、干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学生再读文中的相关语句,从而深刻体会十个太阳炙烤大地的无情凶猛,从而体会到人类迫切希望有人能拯救他们的心情。)四、指导书写1.(出示课件23)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觉、炎、害、类”。2.引导观察,发现规律:仔细观察

9、“觉、害、类、炎”上下部分,有什么发现?预设:“类、炎”上窄下宽,“觉、害”上半部分要写扁一些。3.教师范写,指导关键笔画:(出示课件24-27)觉:第四笔是撇,第五笔是横钩,最后两笔撇、竖弯钩要舒展。炎:上半部分“火”要写在上半格,并且上半部分最后一笔都是点,千万不要写成捺,下面的“火”,最后一笔就是捺。害:第七笔竖要写到竖中线上,而且要连着最下面的“口”字。类:上半部分“米”要写在上半格,并且上半部分第四笔竖要竖在竖中线上,下面的“大”,第一笔横要长。4.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5.同桌评议,修改不足。(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要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培养学生的观

10、察能力,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五、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8、29)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借助关键词和表格中的提示,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这个神话故事。2.知道羿是怎样射日的,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并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内容(出示课件30)1.“射日”识字游戏。2.回顾羿为什么射日?二、精读细节,感悟神奇教师提出问题: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说一说:羿是怎么射日的?(出示课件31)1.神奇的数字。(出示课件32)交流语句:神箭手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跨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他登上一

11、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1)边默读边思考:这里真的有“九十九座高山”“九十九条大河”吗?你感受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翻过 跨过 来到(2)谈谈感受。(对羿一心为民的精神感到无比敬佩。)预设:他如此艰难,难道他就不觉得苦吗?因为他一心想着射掉太阳,让老百姓早点摆脱苦难,过上好日子。只要一想到老百姓,再苦再累,他也不怕。(3)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这句话。2.神奇的动作。(1)指名读。请其他同学圈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抓住动词体会羿的特点。(2)做“登、搭、拉、射”的动作来体验一下。(3)朗读指导。抓住动词,将自己当作羿,读一读。教师板书:搭上 拉开 (4)仿照课文

12、写一段动作描写的句子。(出示课件33)提示:放学铃响了,同学们是怎样离开教室回家呢?填空:同学们_书包,_座位,_教室,_学校,高高兴兴回家了。3.(出示课件34)交流语句:那个太阳一下子爆裂开,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接着,噗噗地掉在地上。(1)学生汇报交流:通过“噗噗”可以感受到羿的本领高强,太阳很快就被射下来了。(2)词语积累(表示声音):沙沙 哗哗 滴滴 咚咚4.神奇结果。(出示课件35)(1)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最后一个太阳有什么反应?(2)指导朗读,读出太阳的“害怕”和“慌慌张张”。教师板书:一口气5.想一想为什么羿留下了一个太阳?(出示课件36)教师明确:羿不但本领高强,而且有勇

13、有谋,一心为人民着想。教师板书:留下一个太阳(设计意图:从学生感觉神奇的地方入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按照课文顺序,边读边想象,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故事内容的神奇。阅读教学,要边理解边读,通过朗读,感知故事内容,通过理解,更好地朗读课文,从而体现阅读的指导作用,并为学生讲故事奠定基础。)6.天上只剩一个太阳后,大地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请同学自己读一读。(出示课件37)交流语句:从此,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土地渐渐滋润起来,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奔腾欢唱,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1)理解“滋润”、“生机勃勃”。(2)词语积累(AABB式):历历在目 恋恋不舍(3)图片感受大地上重新现出了

14、勃勃生机的景象。(出示课件38)(4)发挥想象,“勃勃生机”的大地还会有哪些景象?(出示课件39)(5)(出示课件40)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表达。教师板书:万物出现勃勃生机7.学完课文,你觉得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示课件41)预设:羿是一个无私奉献、敢于担当、处处为大地万物着想的大英雄。教师板书:无私奉献 大英雄8.请你根据表格里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出示课件42)起因经过结果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最后一个。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1)这就是羿射九日的故事。我们可以像这样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理清故事的思路,讲述故事。在讲故事时,如果能用上文

15、中的词语和句子就更好了。(2)同桌两人合作讲故事。要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有条理地讲述;能选用关键词句;能适当展开想象,讲出故事的神奇。(3)个性展示,学生评价。尝试运用关键词句讲出故事的神奇。(出示课件43)填空复述故事:课文讲了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空中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生活十分艰难,(神箭手羿)用神弓射下了(九个太阳),让大地重新回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9.你觉得故事里哪些内容很神奇?和同学交流。(出示课件44)三、指导书写1.(出示课件45)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弓、值、此、艰”。2.引导观察,发现规律:观察“值、艰、此”左右部分的宽窄,有什么发现? 预设:“值、艰”左窄右宽,“此”左右均匀。3.教师范写,指导关键笔画:(出示课件4649)弓:共三笔,第一笔横折,第二笔横,第三笔竖折折钩。值:三横靠左不靠右。此:左边最后一笔是提,竖弯钩在竖中线右侧。艰:捺变长点,竖提压竖中线。4.学生描红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