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1单元B提升测试卷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侗*** 文档编号:348461848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6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1单元B提升测试卷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1单元B提升测试卷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1单元B提升测试卷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1单元B提升测试卷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1单元B提升测试卷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1单元B提升测试卷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1单元B提升测试卷试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层单元卷】部编版语文 6 年级下册第 1 单元B 提升测试一、书写一、书写(共共 1 1 分分)1(本题 1 分)将下列句子工整规范地抄写在下面的格子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二、选择题二、选择题(共共 9 9 分分)2(本题 1 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剥削削弱削皮瘦削B间断间隔间谍挑拨离间C铺户铺张商铺铺路D吆喝喝水喝彩大喝一声3(本题 1 分)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腊烛栖息老鸦戛然而止B甜腻搅和睡沫语重心常C贩卖凉拌摆滩雪狱高原D翡翠荔枝元宵美其名曰4(本题 1

2、 分)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换成括号里的词后,句意不变的一项是()A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线)B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间隔)C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格外)D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经常)5(本题 1 分)老舍姓舒,名庆春,字舍予。下面不属于老舍先生的作品是()A 猫B 北京的春节C 鸟的天堂D 母鸡6(本题 1 分)下面诗句与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无关的一项是()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B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C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D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7(本题

3、1 分)下列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B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C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为所欲为、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D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8(本题 1 分)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美好姿态 娴熟技能B江水咆哮歌声雄浑C演绎故事 许下宏愿D准备充实 性格突出9(本题 1 分)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B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C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

4、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D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10(本题 1 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北京的春节以“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其中,详写了腊八、除夕、初一、元宵这四天人们的活动。B 腊八粥通过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八儿的嘴馋。C 寒食是一首讽刺诗,说明了当时朝廷的腐败,体现出了诗人对朝廷的忧心忡忡。D 迢迢牵牛星借写织女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来衬托人间夫妇的团圆美满。三、填空题三、填空题(共共 1313 分分)11(本题 10 分)根据课文内容和积累完成填空。(

5、1)传统节日习俗众多,详略得当的描写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老舍先生描写北京的春节,重点描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_、正月初一、_这几天的民风民俗,其他日子则略写;腊八粥一文,主要叙述了等粥和喝粥这两件事,其中详写的是_。(2)阅读古诗,可以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古诗寒食中介绍寒食节禁火的诗句是:“日暮汉宫传蜡烛,_。”十五夜望月中描写中秋节望月怀远的传统习俗的诗句是:“_,不知秋思落谁家。”古人还有许多描写中国传统佳节习俗的诗句,如:“_,_。”(3)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牛郎织女隔水相望却不得相见的诗句是:“盈盈一水间,_。”长歌行中劝人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诗句是:“_,_!”12(本题 3 分)趣味

6、语文。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仅有许多节日习俗,还有独特的艺术形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 360 多个地方剧种,可以说是“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1)你知道祖国有哪些戏曲中种类吗?四川:_北京:_河北:_(2)请分别写出下面剧种的一位代表人物。越剧:_京剧:_黄梅戏:_四、语言表达四、语言表达(共共 8 8 分分)13(本题 4 分)按要求改写句子。(1)以“月亮”为描写对象,分别写一个比喻句和拟人句。比喻句:_拟人句:_(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然后仿写一句话。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

7、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_(3)孩子们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孩子们在家中照样有声有光地玩耍。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_14(本题 4 分)照样子,补写句子。(1)例: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过年的时候吃红枣,_。贴春联时“福”要倒着贴,_。(2)例:【生气】他认出了那个骗走他钱的人,气得嗓子眼儿里像噎着一团冒烟的棉花。【喜】他又获得了作文比赛的一等奖,_。【害怕】他一个人走夜路,_。五、现代文阅读五、现代文阅读(共共 3535 分分)(本题 12 分)阅读。北京的春节(节选)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

8、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15(2 分)选段主要写_。16(2 分)请在文中横线上填一个谚语。17(4 分)根据下面的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9、,填在横线上。腊八粥的做法:_作者对腊八粥的评价:_腊八蒜的做法:_作者对腊八蒜的感受:_18(2 分)画线句中的“农业产品展览会”指的是什么?试从修辞角度赏析此句。_19(2 分)“色味双美”的意思是_。文中说明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是:_。(本题 12 分)课外阅读。儿时趣事(节选)叶永烈儿时最快乐的日子,当然是过年。早就扳着手指头,盘算着离“年”还有几天。喝过腊八粥,吃过祭灶神的关东糖,度过掸灰洗尘的扫房日,“年”就在眼前了。过年的时候,最忙碌的要算父亲,他写得一手好字,亲友邻居都央求他写春联。我总是充当磨墨的角色。记得,那写春联的红纸上杂有星星点点的金箔,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父亲手执毛

10、笔,在那一片红光、金光中,写下一个个遒劲的黑字:“江山千古秀,天地一家春。”“春至花如锦,风来竹自吟。”除夕夜,分配给我的任务是摆弄红萝卜。我把红萝卜横切成一段一段,中心插上牙签,再在牙签上插红蜡烛,红萝卜成了灯座。这样的从上到下一色全红的灯,要做二三十个。除夕夜,我把蜡烛一一点燃,放在每一间屋子的四角。听大人们说,这叫“岁灯”。我还用小刀把一个红萝卜按纵向切出一道道三角形,再用刀横着切成一片一片,每一片都成了“齿轮”,看上去像一朵红花。红萝卜那黄芯,此时成了黄色的花蕊一般。然后,我把这一朵朵“红花”,撒在年夜饭的每一道菜上。据父母说,“红花”象征喜庆,给年夜饭添彩。春节的序幕是从祭灶神开始的

11、。那时候我的温州老家人口众多,宽敞的灶间砌着乒乓桌那般大的三眼灶。烧菜时,柴火在灶膛里燃烧,金黄色的火舌舔着黑色的锅底。三口大铁锅冒着热气。在一片火光、水汽和黑烟之中,灶神爷端坐在三眼灶上方,他的双眼一直像桂圆般睁着。据说,不管是谁,在厨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灶神的眼睛。掌勺的厨师金伯伯有时从锅里夹起一块热乎乎的红烧肉塞进我的小嘴巴,总是用身体遮住我,以挡住灶神雪亮的目光如此这般,我从小就对灶神望而生畏。20(2 分)读选文,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岁灯:_红花:_21(2 分)选文围绕“趣”写了哪三件事?其中哪两件事是详写?哪件事是略写?_详写:_、_;略写:_。22(2 分)“早就扳着手

12、指头,盘算着离年还有几天。”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小时候期盼过年的急迫心情。B这句话包含了儿时的童趣。C因为算不准到“年”还有几天,所以要扳着手指头算。D因为过年是最快乐的日子,所以“我”盼望着“年”早点到来。23(2 分)下列春节风俗活动在文中没有写到的一项是()A拜年B写春联C点“岁灯”D祭灶神24(2 分)作者叙事时有详有略,请你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_25(2 分)作者通过记叙了过年时发生的几件事,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_(本题 11 分)阅读理解。花灯节日往往最能集中地表现一个民族的习俗和欢乐。西方的圣诞、复活、感恩等节日,大多带有宗教色彩,

13、有的也留着历史的遗迹。节日在每个人的童年回忆中,必然都占有极为特殊的位置。无论多么穷的家里,圣诞节也得有挂满五色,小灯泡的小树。孩子们一夜醒来,袜子里总会有慈祥的圣诞老人送的什么礼物。圣诞凌晨,孩子们还可以到别人家门前去唱歌,讨点零花钱。我小时候,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五月吃上樱桃和粽子了,前额还给用雄黄画个“王”字,就是为了避五毒。纽扣上戴一串花花绿绿的玩意儿,有桑葚、老虎什么的,都是用碎布缝的。当时还不知道那个节日同古代诗人屈原的关系。多么高雅的一个节日呀!七月节就该放莲花灯了。八月节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九月登高吃花糕。这个节日对漂流在外的游子最是伤感,

14、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族特点:不忘老根儿。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我小时候,大商家讲究“上板”(停业)一个月。平时不放假,交通没现在方便,放了假店员也回不去家。那一个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亲了,剩下的掌柜和伙计们就关起门来使劲地敲锣打鼓。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起就热闹,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

15、风”。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进来,所以能把风气死。灯,是店铺最有吸引力的广告。所以一到灯节,哪里铺子多,哪里的花灯就更热闹。60 年代初的一次春节,厂甸又开市。而且正月十五,北海还举行了花灯晚会。当时我一边儿逛灯一边儿想:是呀,过去那些乌七八糟的要去掉,可像这样的季节性的游乐恢复起来,岂不大可丰富一下市民的生活。26(1 分)找出文中的一句过渡句,并写下来。_27(2 分)作者在文中都介绍了哪些花灯?请最少说出三种来。_28(6 分)文中第 2 自然段简要介绍了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读一读,填空。五月,节日名为_,七月,节日名为_,八月,节日名为_,九月,节日名为_,以

16、上的月份指的都是_历月份。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_。29(2 分)作者介绍中国人过春节的情景,为什么要先写西方人如何过圣诞节?_六、诗词曲鉴赏六、诗词曲鉴赏(共共 4 4 分分)(本题 4 分)阅读迢迢织女星,做题。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30(1 分)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民间故事_,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_。31(1 分)解释字词。这首诗中多处运用了叠词,你认为这些叠词用得好吗?为什么?盈盈:_ 脉脉:_32(1 分)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找出诗中眼见之实的景象写下来。_33(1 分)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是谁?表达了他(她)怎样的一种情感?_七、书面表达七、书面表达(共共 3030 分分)34(本题 30 分)习作平台。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食品。即使是同一食品,在不同的地方做法和吃法也会有所不同。请以家乡的风味食品为题,介绍你家乡的一种美食,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详略得当。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