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上传人:旭*** 文档编号:348459359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教案课件-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基础过关练题组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1.“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主张“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甚至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A.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B.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C.佛教融汇儒学伦理D.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2.醒世姻缘传是一部以明代家庭为描写中心的长篇白话小说,全书共一百回,前二十二回描写前世姻缘,二十三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小说以一个人生业果、冤仇相报的两世恶姻缘故事为线索铺陈展开。可见这部小说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A.三纲五常日益强化B.婚姻自主日渐流行C.爱情至上观念流行

2、D.佛教思想影响很大3.明朝时,中国对“东西方碰撞交融”积极应对,在文化知识的层面,呈现出比较开放与包容的态势。下列史实符合这一现象的是()A.吴承恩融合佛教思想创作西游记B.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C.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D.欧洲传教士翻译“四书”“五经”等4.下图为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这主要表明当时()A.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B.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C.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D.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5.新文化运动认为反对专制和争取民主,必须从“奴性逻辑”中解放出来,不盲从一切权威的、被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东西。其强调的是()A.推翻儒学传统地位B.

3、批判封建礼教本质C.树立科学思维方法D.倡导西方普世价值6.十月革命胜利后,广东新中华报的一篇文章写道:“马氏之言验矣!今日欧美诸国已悟布尔塞维克之不能以武力扫除矣!”这说明()A.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B.马克思主义得到部分国人认同C.马克思主义只在南方得到传播D.新文化运动已不再宣传民主科学题组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7.朝鲜在15世纪以前使用的文字是汉字,读的是中国的“四书”“五经”,朝鲜文学为汉文学的一支。到了15世纪中叶,朝鲜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谚文”。“谚文”根据朝鲜语音,再参考中国的韵书,制成28个字母。据材料可推知()A.朝鲜文字是从汉字派生而成的B.朝鲜历史源远流长C.朝鲜一直

4、是中国的属国D.朝鲜的文化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8.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进行大化改新;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隋唐时期的科举制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在近代被介绍到了西方,对欧洲文官制度的确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材料表明()A.隋唐时期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B.隋唐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非常深远C.隋唐时期中国的各个方面都领先于世界D.中国文明为世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9.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蔡伦)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该项发明是(深度解析)A.印刷术B.造纸术C

5、.指南针D.火药10.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推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1.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神示宗教”。伏尔泰此举主要是为了(深度解析)A.抨击否定君主政体B.为新教作舆论宣传C.借古讽今促进启蒙

6、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能力提升练题组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1.宋明理学家们无一不以“辟异端”的态势激烈地反对佛教,但其自身的理论建构却又往往离不开自己所要反对的佛教的帮助。经过理学家们的“批判”,本来被视为“异端”的佛教的思想观念反而进入了中国正统学说的内部核心。这说明宋明理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中()A.佛教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儒佛思想在互补中出现合流C.佛教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现实D.儒学正统地位一度出现动摇2.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

7、百态的佛塔。这反映了()A.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B.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C.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D.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3.下表为时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的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丁韪良主持编制的课程表。下列关于该表解读正确的是()年次课程备注一数理启蒙、九章算法、代数学至汉文经学,原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为另列。向来初学者每日专以半日用功于汉文,其稍进者亦皆随时练习作文二学四元解、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三格物入门、兼讲化学、重学测算四微分积分、航海测算、天文测算、讲求机器五万国公法、富国策、天文测算、地理金石A.西方列强控制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B.“西学”教学内容较为广

8、泛C.外语学习成为京师同文馆的主要内容D.中国传统教育内容不占首要位置4.十月革命后,留日学生中出现了一个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高潮。当时传播者以李大钊、李达、李汉俊等为主要代表,李大钊主要宣传唯物史观,李汉俊侧重经济学说,李达则以科学社会主义见长。所谓“三李带回马克思”是国内学术界对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最准确、最形象的概括。据此可知(深度解析)A.“三李”传播马克思主义使其开始全面中国化B.日本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水平比中国领先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系统的传播阶段D.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5.下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的西学译著统计表。该表客观上反映了()年份书目自然科

9、学社会科学总数占比总数占比1896西学书目表259种73.6%93种26.4%20世纪初译书经眼录164部33.4%327部66.6%A.西学译著是宣传西学的主要途径B.民众为爱国救亡开始进行积极探索C.民族危机引发对制度的深刻反思D.西学东渐的潮流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题组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6.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臻于完备,大量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这些留学生归国后,要求仿效中国。于是日本政府实行()A.农奴制改革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建立政教合一7.()越南古称“交趾”,秦汉到唐末千余年间,越南北部一直处于中国中央政权管辖之下。1010年,越南建立李朝,定国号为“大越”,并

10、模仿中国制度设置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以上史实说明()A.越南的历史最早可追溯于公元10世纪B.李朝是越南历史上第一个政权C.古代越南一直是中国的属国D.越南发展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8.中华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关于下图“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A.火药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9.法国学者戴密微在中国和欧洲最早在哲学方面的交流一书中指岀:“从16世纪开始,欧洲就开始了文艺批评运动,而发现中囯一举又大大推动了这一运动的蓬勃发展。”文中“发现中国”的准确含义是()A.启蒙思想家从中国

11、文化中寻求精神资源B.中国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历史文明进程C.中国的传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D.文艺复兴运动受到了中国文化积极影响10.以下两幅图片用于研究性学习,与之最契合的主题是(深度解析)A.清代建筑风格的全盘西化B.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C.西欧历史上的“中国热”D.清代的中外文化交流题组三综合题组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西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

12、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使欧洲出现了“中国热”。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材料二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是当时欧洲最关心中国的哲学家,而且他和来华传教士有着直接接触和联系,他写了论尊孔民俗这一重要文献,晚年还写下了其哲学生涯中关于中国研究的最重要文献中国自然神学论。从思想而言,中国思想在两个关键点上是和莱布尼茨契合的,其一,他对宋明理学的理解基本是正确的,尽管他并没有很好地看到宋明理学中“理”这一观念的伦理和本体之间的复杂关系,但他看到理的本体性和自己的“单子论”的相似一面;其二,他从孔子的哲学中看到自己“自然神论”的东方版

13、本。柏应理的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中的中国纪年,在欧洲出版后引起了思想的轰动,中国的这些纪年彻底动摇了中世纪的基督教纪年。风俗论是伏尔泰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伏尔泰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从而打破了以欧洲史代替中国史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如果中国的历史纪年是真实的,基督教的纪年就是假的,梵蒂冈就是在骗人,欧洲的历史也就是一部谎言的历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较之以前的新变化,并分析出现新变化的社会因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以来,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西方带来的影响。(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14、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并谈谈你对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的看法。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基础过关练1.C2.D3.B4.C5.C6.B7.D8.D9.B10.A11.C1.C依据材料“佛教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可知,北宋末年“忠君爱国”的伦理观被佛教吸收和应用,这反映出佛教融汇了儒学伦理,故C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佛教吸收儒学的思想,不能得出两者互动融合的结论,故A项错误;材料中佛教的发展并不能体现出士大夫普遍崇佛的心理,故B项错误;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2.D依据材料信息“前世姻缘”“今世姻缘”“人生业果、冤仇相报”可知,这体现了佛教因果轮回的思想对明代小说创作的影响,故D项正确。三纲五常日益强化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A项;材料信息并不能体现婚姻自主日渐流行,故B项排除;材料也不能反映出爱情至上观念流行,故C项排除。3.B利玛窦是明末来中国传教的意大利人,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是介绍西方数学的著作,体现出当时在文化知识层面部分国人呈现出对西方科学文化比较开放与包容的态度,故B项正确;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西方文化,故排除A项;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与“东西方碰撞交融”无关,故排除C项;欧洲传教士翻译“四书”“五经”等,并不能反映出中国文化知识界的态度,故排除D项。4.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