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车门行业企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348112277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纤维车门行业企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碳纤维车门行业企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碳纤维车门行业企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碳纤维车门行业企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碳纤维车门行业企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纤维车门行业企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纤维车门行业企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碳纤维车门行业企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一、 碳纤维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碳纤维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1、碳纤维复合材料受到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已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战略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对国民经济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以碳纤维为增强材料的先进复合材料,近年来在全球快速发展,包括航空航天、风电、轨道交通、汽车等行业已经广泛应用。我国已推出了诸多政策以促进碳纤维产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碳纤维作为高端新材料纳入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范畴,指出要加强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应用等。碳纤维下游高端装备应用方面,国家发改委将航空航天用

2、新型材料开发生产、城市轨道交通车体、转向架、齿轮箱及车内装饰材料轻量化应用、高端放射治疗设备等列为鼓励类产业;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推进装备技术升级,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环保型交通装备及成套技术装备。国家支持性的产业政策将助力碳纤维产业各环节长期良好发展。2、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领域广阔,并将广泛运用于战略性产业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可设计性好、可大面积整体成型、耐腐蚀、抗疲劳性能好、特殊电磁性能等一系列的优异性能,既可作为承载负荷的结构材料,又可作为防热、防烧蚀、防腐蚀的功能性材料。在民用航空、轨道交通、电动汽车、能源、海洋工程等领域的尖端技术发展中,特

3、别是在装备结构轻量化上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水平和应用比例已成为衡量新一代装备先进性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在轨道交通领域,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主要发展趋势的先进复合材料,对车辆轻量化、提速、降噪、降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虽然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仍处于量产早期,但随着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上下游产业的成熟发展,原材料及工艺制造成本下降将加快推动轨道交通车辆碳纤维复合材料工程化应用进程,提升碳纤维复材制品的渗透率。碳纤维在体育健康领域的应用已经过半世纪的发展,凭借其轻质高强的优势成为高端器械的最优选择,渗透率不断提高

4、。随着运动健康理念的普及以及人均消费能力的提升,将持续驱动体育器械市场长期平稳增长。在民用航空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大型整体化结构的理想材料,与常规材料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使机体减重约2040%,并能够克服金属材料容易出现疲劳和被腐蚀的缺点,增强其耐用性。随着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未来更多高性能、低成本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将被投入使用。3、国产碳纤维工艺技术持续突破,产能释放驱动应用拓展我国碳纤维研究虽起步较早,但由于工艺基础薄弱、装备技术落后等原因,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国产化技术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步入21世纪后,我国碳纤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国内厂商先后实现技术突破、释放产能,碳纤维国

5、产化率持续提升。此外,国产碳纤维工艺技术提升及产能释放所推动的规模化成本效应将进一步降低碳纤维制造成本。随着国产碳纤维供给增加、成本下降,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将延伸至更多领域,下游应用场景逐渐拓宽。(二)碳纤维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随着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下游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部分碳纤维生产企业将通过往下游产业链延伸,进入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制造领域,行业竞争将不断增加。同时,大多数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需要进行定制化生产,不同的解决方案适用的场景、效果需要较长时间检验,部分新进入企业为获取订单,将可能利用其产业链优势进行价格竞争,一定程度上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二、 疫情迫使碳纤维加速发展国外碳纤维产

6、业受疫情的影响较大,而我国却迎来大发展的机遇,在当前严峻的国际形势下,迫使我国加速碳纤维全产业链的发展,在稳定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开发针对不同应用领域的量身定制系列产品,并使产业布局更趋合理,在此基础上做大做强,预期到2030年前我国有望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国和消费国。国内碳纤维龙头大规模扩产,将改变世界碳纤维产能格局。从全球碳纤维企业的后续扩产计划来看,碳纤维产能扩张主要以中国企业为主。未来几年国内碳纤维企业扩产计划总量预计接近30万吨,但需关注各企业的项目落地性以及落地时间和实际产能,在供给短缺的背景下,率先实现项目落地和产能扩大,并稳定生产的企业将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抢占更多的市场

7、份额。三、 下游应用市场广阔,有望带动碳纤维需求量上涨碳纤维因其性能优异,广泛用于风电叶片、体育休闲、航空航天等领域,下游市场前景广阔。我国碳纤维应用市场中,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及碳碳复材领域应用较多,三者合计占比达到754%。其中,风电叶片是我国碳纤维最大消费市场,占碳纤维消费总量的361%,风电叶片中的主梁帽、蒙面表皮、叶片根本、叶片前后边缘防雷系统等部位均需要用到碳纤维材料,以大幅减轻叶片重量,减少作用在支撑梁上的受力和扭矩等。风电叶片作为碳纤维最大的应用市场,近年来,在全球能源转型驱动下,全球风电行业发展迅速。2021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936GW,累计装机容量达到837GW,同比增长12

8、4%。其中,我国是全球风电装机规模最大地区,在双碳战略及能源改革大背景下,我国不断推进风电行业发展,加快风电领域技术升级。从装机容量看,2022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3763GW,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654GW,同比增长541%,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风电市场。风电也逐渐成为我国新能源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全口径发电量累计8388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1%。其中,风电全年累计发电686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占全口径总发电量的819%,风电发电规模占比不断提升。未来,随着风力发电机率持续增大,特别是海上风机需求刺激下,风电大型化趋势日益明显。风机大型化后,风电叶片大型化、轻量化需求也将

9、逐渐增加,也将进一步拉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需求上涨。我国约有112%左右的碳纤维用于合成碳碳复合材料,其主要应用于刹车盘、航天部件等零部件。其中,碳碳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据悉,约有70%的碳碳复合材料应用在光伏领域中,且由于碳碳复合材料质量轻、耐高温性能较高,其在光伏领域的应用逐步提升。在国家大力推广发展光伏行业下,我国光伏装机容量持续增加。2022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087亿千瓦。其中,随着整县推进项目不断加速,分布式光伏首次实现对集中式光伏赶超,新增分布式光伏占光伏新增装机量的68%,集中式光伏仅占32%。截止到2022年底,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

10、%。未来,随着光伏行业延续高景气发展,碳碳复合材料需求将继续增加,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四、 碳纤维产业迎来大规模发展碳纤维是制造先进复合材料的重要增强材料,强度高、抗摩擦、耐腐蚀,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装备、交通运输、体育休闲等领域。自诞生以来,高端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长期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为了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我国在2000年后开始大力发展碳纤维产业,并将其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更是将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开展协同应用试点示范和加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应用列入其中。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碳纤维产业将迎来大规模发展,

11、市场应用不断拓展。根据赛奥碳纤维20162021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我国碳纤维需求量从2016年的196万吨增至2021年的624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06%,2021年同比增速达2769%,预计2025年国内需求量为1593万吨。五、 碳纤维市场需求2021年,中国碳纤维需求达624万吨,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进口产品依存度较高,主要源自日本、美国等国家的碳纤维龙头企业。未来随着航空航天、风电叶片、碳/碳复合材料等。新兴产业的需求带动,预计2023年中国碳纤维总需求将达916万吨,国产碳纤维的市场占比也将逐渐提高。六、 碳纤维行业投融资情况在绿色能源和新型材料发展的带动下,中国碳纤

12、维复合材料的下游应用领域逐步扩大,开始在汽车制造、建筑交通等方面布局,并进一步加大了在风电设备领域的产业应用。随着下游行业的兴起,碳纤维行业也逐渐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领域。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碳纤维行业相关投资事件为8起,达到历史新高,投资金额达69亿元。2022年1-8月,投资数量为3起,投资金额达到历史新高,达64亿元。七、 碳纤维行业产业链分析(一)碳纤维上游行业供应分析碳纤维根据原丝种类主要分为PAN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粘胶基碳纤维,其中又以PAN基碳纤维为主,目前碳纤维一般指PAN基碳纤维。碳纤维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而被作为增强材料广泛应用,因此业内主要采用力学性能进行分类。按照每

13、束碳纤维中单丝根数,碳纤维可以分为小丝束和大丝束两大类别。一般按照碳纤维中单丝根数与1,000的比值命名,12K指单束碳纤维中含有12,000根单丝的碳纤维。早期小丝束碳纤维以1K、3K、6K为主,逐渐发展出12K和24K。小丝束碳纤维性能优异但价格较高,一般用于航空等高精尖领域,以及体育用品中产品附加值较高的产品类别。一般认为24K以上(不含24K)以上的型号为大丝束,包括48K、50K、60K等。大丝束产品性能相对较低但制备成本亦较低,因此多运用于风电及其他工业领域。随着目前碳纤维制作工艺的提升及产品价格的下降,小丝束碳纤维在工业领域的运用已逐步拓宽。1、碳纤维材料供给情况2017年至20

14、21年,全球碳纤维产能呈逐年增长状态。根据赛奥碳纤维统计数据,至2021年,全球碳纤维产能达2076万吨,同比增长2091%,较2017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99%。随着我国碳纤维技术不断成熟,我国碳纤维产能占全球碳纤维历年产能的比例逐渐提高,从2017年的1768%增长至2021年的3050%,成为全球最大产能国。根据赛奥碳纤维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碳纤维实际供应量为293万吨,增长明显。2、碳纤维材料需求情况2021年我国碳纤维需求量为624万吨,若国产碳纤维全部供应于国内需求,则需进口数量为331万吨,国产化率约4689%,国内碳纤维市场进口替代速度加快。未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以及国内

15、碳纤维生产厂商的技术进步,进程有望进一步加快。近年来,碳纤维产业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从政策导向来看,2021年,加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应用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重点发展领域;2022年4月,工信部、发改委提出攻克48K以上大丝束、高强高模高延伸、T1100级、M65J级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高度重视碳纤维行业发展,高性能、规模化是我国碳纤维产业的发展趋势。2021年,全球碳纤维运行产能集中于国际知名厂商,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利好、国内企业技术突破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未来全球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我国。在碳纤维性能方面,如中复神鹰等国内领先厂商

16、的产品型号基本实现了对日本东丽主要碳纤维型号的对标,实现了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强高模型各类型碳纤维的品种覆盖。产能方面,各大碳纤维企业纷纷扩产,如中复神鹰西宁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光威复材包头万吨大丝束碳纤维产线、上海石化120万吨大丝束碳纤维产线等预计陆续投产,产品逐步投放市场。综上,虽然2021年我国碳纤维仍以进口为主,但进口比例有所下降,伴随未来几年国内龙头企业的技术进步及产能释放,国产碳纤维有望逐步实现对进口碳纤维的替代,供给增加也将推动国产碳纤维价格逐渐回落。我国现为世界最大的合成树脂生产国及消费国。2017年至2021年,我国合成树脂产量由8,45810万吨增长至10,76540万吨,复合增长率达622%。进出口方面,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合成树脂,进口量保持在3,000万吨左右,其中2021年进口量达3,277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