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细分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8112192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成电路细分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集成电路细分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集成电路细分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集成电路细分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集成电路细分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成电路细分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成电路细分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成电路细分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一、 集成电路细分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一)音频产品领域音频SoC芯片与下游电子音响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消费者对于音质要求的逐渐提高,个人便携式电子产品、智能终端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电子音响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步提升,相应的音频SoC芯片需求也在逐步提升。根据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主要电子音响产品总产值约为3,200亿元,同比增长31%。2019年,我国主要电子音响产品总产值约为4,030亿元,同比增长259%,增速明显。2020年,受国际贸易摩擦及国内工业增速回落等影响,我国主要电子音响产品总产值约为3,880亿元,同比下滑37%。总体来

2、看,我国主要电子音响行业产值从2013年的2,40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81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97%,总体实现了稳定增长,在电子信息产业中保持较高的景气度。电子音响产品结构方面,随着产品更新换代,收音机、录音机、光盘播放机等产品的市场规模不断缩小,音箱、耳机、麦克风等产品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尤其是无线耳机,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电子音响的地域分布产业聚集方面,根据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发展报告(2022年版),目前,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音响设备的生产和出口大国,并逐渐发展成为音响强国,全球的音响产品绝大部分都出自中国,这其中也包括很多高端音响产品。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音响产品重要生

3、产基地,特别是专业音响企业集中的珠三角,该地区集中了业内约70%以上的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授予的中国音响之都(广州花都)、国家麦克风出口基地(广东恩平)、中国电子音响行业产业基地(广东小榄)三大产业基地集聚效应明显,发展状况良好。1、音箱市场音箱是整个音响系统的终端,主要包括有源音箱、蓝牙音箱、wifi音箱、专业音响等。根据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统计数据,近年来我国音箱类产品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国内音箱全年产量为56,568万台,同比增长705%,产值64435亿元,同比增长278%。未来随着音箱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外观设计和工艺水平提升、新兴品牌的进入,预计行业

4、产值仍将稳步上升。目前,电子音箱正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音箱是在传统音箱基础上增加智能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技术上具备WiFi连接功能,且可进行语音交互;功能上,可提供音乐、有声读物等内容服务、信息查询等互联网服务以及场景化智能家居控制能力。根据全球性科技研究机构Omdia研究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约19亿台,同比增长2338%。随着智能家居在中国普及,从长远看,在线音乐市场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智能家居应用需求的广阔前景给智能音箱行业带来了下游应用需求,随着相关厂商生态搭建的完善、新技术的更新运用,智能音箱有望成为普通用户家庭应用场景中的控制中枢,需求量、保有量以及运行率

5、将有效提升,同时互联网巨头在智能音箱产业的竞争将继续推动中国智能音箱市场的成长。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智能音箱市场,仅次于美国,未来市场份额仍有上升空间。2、无线麦克风市场麦克风是整个电声系统(包括扩音系统和录音系统)的入口。与传统有线麦克风相比,无线麦克风更加便携,应用场景更加丰富,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无线麦克风的技术、市场和应用都取得了很大进步,除了舞台表演、活动会议、KTV、教学等场合广泛应用之外,无线麦克风也越来越多使用在家庭娱乐上,平常居家唱K、直播也逐渐成为一种娱乐方式。根据QYResearch的研究数据,未来五年,预测全球无线麦克风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61%,

6、到2025年,全球无线麦克风市场规模达到3070亿美元(约217亿元)。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音响方面的娱乐性支出也在不断增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电子音响产品最大的消费国之一。尤其是在过去的几年里,国产无线麦克风发展较快,占据了中低端市场的一半。在广东恩平等地出现了生产无线麦克风的集散地,恩平市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麦克风行业产业基地中国麦克风出口基地中国演艺装备产业基地,电声企业已发展到600多家。目前,无线麦克风正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相比于传统无线麦克风,数字无线麦克风具有高质量的音质、更稳定的射频以及更低功耗等特点。智能无线麦克风将无线麦克风、声卡和调音台等通过数字技

7、术进行智能化整合,极大简化了无线麦克风系统的组合方法,此外通过内置系统级的DSP芯片和可线性调节混响,在高保真还原音效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各种混响效果。3、收音机市场我国收音机行业发展时间很长,有近百年的历史。我国人口数量众多,收音机的潜在受众很多,我国的收音机市场对于全球收音机市场来说,是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收音机行业已经进入了发展的成熟阶段,行业发展增长率较低,收音机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是倾向更加专业化的发展(主要面向发烧友与爱好者),二是向大众化发展,通过车载、手机和手表等产品附加收音机功能。从收听渠道方面,收音机呈现非居家收听的趋势,私家车载、城市交通网络、超市卖场、大专院校、居民社区等户

8、外或半户外空间都是收音机未来必争之地。特别是随着交通台的发展,拥有私家车的车主和大批出租车司机成为收音机的主要用户。收音机行业在技术研发和实用性拓展方面仍然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的挖掘。比如有些广播台为覆盖特定区域,开始新的尝试,制作一些定制收音机,这些收音机只能接收特定电台特定频率,然后以低价或免费的方式送达终端或安装在社区、公共场所、交通工具上面,这些将为收音机行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4、耳机市场根据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21年国内耳机产品全年产量约为3659亿副,同比增长710%,产值约为1,37422亿元,同比下滑831%。目前耳机市场可以分为有线耳机和无线耳机市场。

9、有线耳机领域,2021年国内有线耳机产品全年产量2820亿副,产值42071亿元,同比增长592%。有线耳机主要是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配套产品,由于Type-C接口的技术优点,其有望统一电子设备的接口,同时Type-C也为有线耳机的智能化提供了可能,因此Type-C耳机将成为有线耳机的主流。目前包括华为、三星、OPPO、小米等主流厂商均将Type-C耳机作为高端智能机的inbox配件。根据IDC数据,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已达1355亿台,同比增长57%,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29亿台,同比增长11%。未来5G商用将带动智能手机出货量进一步增长,根据IDC预测,到2026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

10、出货量将接近15亿台。新冠疫情以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远程办公、远程会议场景下以及在线游戏、在线娱乐场景下的第一诉求是连接稳定,这一点目前仍是有线耳机的传统优势。2020年开始,有线耳机迅速进入办公领域,成为生产力工具,市场份额极速扩大,带动有线耳机产值整体上涨。对Type-C耳机来说,巨大的存量市场将产生相对稳定的需求。此外,Type-C耳机的智能化也将进一步刺激需求量增长。无线耳机领域,2021年国内无线耳机产品全年产量839亿副,同比增长1361%,产值95351亿元,同比下滑1344%。自2016年苹果推出第一代AirPods,引爆了TWS耳机热潮,国内外厂商纷纷跟进推出自己的TWS耳

11、机产品,耳机向无线化加速转变。随着主动降噪、智能语音等功能的加入,耳机正向智能化、多功能化演进。(二)信号链产品领域数据转换器属于模拟芯片,根据WSTS于2022年6月的公开数据,2020年全球模拟IC市场规模为55658亿美元,2021年全球模拟IC市场规模为74105亿美元,预计2022年达到88324亿美元,预期复合增长率为2597%。据数据显示,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2017年至2021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29%。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在全球范围占比达50%以上,是全球最主要的模拟芯片消费市场,且增速高于全球模拟芯片市场整体增速,市场前景较为可观。数据转换器是连接数字世界与自然世界的桥梁,下

12、游应用分布较广,主要应用于通信、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器械等领域,其中通信和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以通信领域的应用为例,在新一代通信技术中,数据转换器芯片作为核心设备不可或缺的电子元器件,未来市场空间巨大。同时,随着全球物联网产业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在未来几年,物联网将成为一个极具突破性发展的巨大市场。物联网产业具有应用领域广泛、发散,细分领域众多的特点,预计未来,高性能的数据转换器产品将被更为广泛地应用在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可穿戴设备、健康医疗等智能移动终端产品中。由于这些新兴领域的电子产品在全球都处于初期发展及应用阶段,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市场需求的双重带动下

13、实现产品自主化的可能性较高,将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鉴于高性能数据转换器属于高技术含量的芯片,对国际供应商依赖度非常高,国产化进程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布局的企业较少。作为国内少数掌握高性能模数/数模转换技术并实现商业化的企业之一。二、 新能源汽车快速渗透,模拟芯片价值量提升汽车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提速,车用IC需求快速增加。随着汽车电动化进程加快、汽车互联性增加、自动驾驶逐步落地,汽车半导体从MCU、功率半导体器件(IGBT、MOSFET)、各种传感器等,拓展到包括ADAS先进驾驶辅助系统、COMS图像传感器、激光雷达、MEMS等更多方面。汽车对芯片可靠性、安全性、一致性要求高,

14、需要通过AECQ100、ISO26262和IATF16949等认证。汽车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催生模拟芯片新需求。模拟芯片应用于几乎所有汽车电子部件,除了涉及传统汽车电子如车载娱乐、仪表盘、车身电子及LED电源管理等领域,还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智能汽车的智能座舱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动力总成部分主要包括了电机控制器、OBC、DC/DC、BMS等。根据iHS和Melexis,在A到E的各个级别汽车中,电动化都大幅增加单车模拟芯片需求量,比如:A级燃油车模拟芯片用量约100颗,而A级纯电动车需求量高达350颗以上;在B级车中,模拟芯片单车用量从燃油车的160颗提升至纯电动车的近400颗,

15、而纯电动E级车用量超过650颗。新能源汽车高增长助推车用模拟芯片高价值产品。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从2018年2%上升至2021年8%,销量从199万辆上升至644万辆,年复合增长率48%。根据ICInsights统计,2022年全球汽车专用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将增长17%至138亿美元,是增速最快的模拟芯片下游市场。汽车三化赋能模拟IC电源管理市场。得益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功率半导体、电机等电子零部件装载在汽车内部,需要更多的电源管理IC进行电流电压的转换,从而推动电源管理芯片增长。特别地,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增长,车用BMIC需求迎来高增长。根据Frost&Sull

16、ivan统计,全球新能源汽车BMS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5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4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3%。根据半导体产业纵横预测,全球锂电池BMIC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43亿美元增加至2026年的80亿美元,CAGR为14%,其中汽车类CAGR超过40%。汽车电池由数百、甚至多达数千节电芯串联和并联构成,电芯、模块间会出现电量不平衡,大量的电芯串联要求电芯之间的电量一致,因此需要采用电池监测芯片对每个电芯进行电压、电流检测。同时,电动汽车的充放电过程也需要保护芯片来防止部分电芯的过充或过放。车规级BMIC完整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主要有ADI(AFE主要来自于收购的Maxim和Linear产品线)、TI、英飞凌、NXP、瑞萨(AFE主要来自于收购的Intersil产品线)、ST和安森美等。其中汽车BMS的AFE芯片的技术难度在于采样通道数、内部ADC数量等。此外,由于AFE芯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