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推动高品质发展分析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348105375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科技创新推动高品质发展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以科技创新推动高品质发展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以科技创新推动高品质发展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以科技创新推动高品质发展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以科技创新推动高品质发展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科技创新推动高品质发展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科技创新推动高品质发展分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科技创新推动高品质发展分析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迫切需要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增创新优势。江苏要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这是江苏一切工作的总纲领、总命题、总要求。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进一步塑造以创新为核心的系统性竞争优势,率先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迫切需要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为全国发展大局作

2、出更大贡献。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迫切需要率先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进一步引领、巩固和放大江苏在国家现代化全局中的先行优势。江苏科技综合实力雄厚,体制机制富有活力,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全国规模最大的制造业集群,在产业韧性、营商环境、创新生态等各方面均衡领先的整体优势比较突出,为科技创新的加速突破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广阔空间。担负重大使命,必须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着力破解难题和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向以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供给路径为主的方向转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科技强省建设新征程、开创江苏创新发展新局面。深入贯彻国家区域发展重

3、大战略,顺应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创新发展路径,构建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一、 强化科技创新规划实施保障(一)强化实施协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结合实际,强化本部门、本地区科技创新部署,做好与规划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的衔接,做好重大任务的分解、细化和落实。完善科技统计监测及科技创新主要指标通报等制度,强化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充分调动和激发科技、产业、企业等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构建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与制度保障,共同推动规划顺利实施。(二)加大科技投入制定研发投入高质量

4、增长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推动省级财政科技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引导地方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切实加大对基础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加强财政资金和金融手段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金融资金和民间资本进入创新领域。建立财政科技资金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相应的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机制。(三)弘扬创新精神把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新时期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激励和引导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

5、大力弘扬企业家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鼓励和支持企业家成为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加强科技创新宣传力度,加快科学精神和创新价值的传播塑造,积极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动员全社会更好理解和投身科技创新,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二、 加强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是形成科学技术优势和制高点的根本途径,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坚持把原始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面向基础前沿,遵循科学规律,重点部署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切实解决我省基础研究投入相对不足、原始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等突出问题,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原创性突破。1、强化基础研究系统部署坚持基础研究

6、整体性思维,把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日趋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发挥重大科技问题带动作用,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联动发展。加快基础研究科教融合发展,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基础学科研究中心,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优势学科。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领域研究,统筹支持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培育开辟适应产业需求的新学科发展方向,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统筹发挥好各类创新主体在基础研究中的作用,支持高校院所自主布局基础研究,探索设立基础研究特区,扩大单位学术自主权和个人科研选题自主权;引导新型研发机构在应用基础研究组织模式、人才引进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基础研究、应

7、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贯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作为研究主体加强产业技术基础研究,重点解决产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的共性基础问题。2、加快突破重大科学问题强化应用牵引、突破瓶颈的导向,面向世界科学研究发展前沿以及未来可能发生变革性技术的重点领域,深入实施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统筹优势科研队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要科研基地平台,探索前沿性原创性科学问题发现和提出机制,完善以原始创新和系统布局为特点的大科学研究组织模式,支持顶尖科学家牵头实施一批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加快解决一批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力争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3、加强基础研究协同保障强化省自然科学

8、基金的原创导向,加大对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重点团队和科研基地的滚动支持,实施青年科学家长期项目,稳定支持一批优秀科研人员潜心开展基础研究。探索对重大科研基地或任务实行基础研究项目的定向委托,支持各类创新主体依托基础研究平台开展科学前沿问题研究,加快提升科学发现和原始创新能力,支撑重大科技突破。完善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体系,建立省级财政对基础研究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通过省地合作、共同资助等方式推动优势地区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落实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税收优惠政策,依托省自然科学基金探索与创新型领军企业共同设立基础研究联合基金,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基础研究,支持社会各界设立基础研究捐赠基金。4、完善基础研究体制机

9、制建立符合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评价机制,实行差别化分类评价和长周期评价,大力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重点评价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的效能,注重基础研究论文发表后的深化研究、中长期创新绩效评价和成果转化的后评价工作。改进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形成机制,对于具备颠覆性、非共识、高风险特征的重大原创项目,探索建立顶尖科学家署名推荐、随时申报、开通绿色评审通道等机制,推进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评审机制改革试点。健全完善基础研究科技奖励等激励机制,对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活动建立免责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大胆探索、挑战未知。深化基础研究国际合作,支持海外科学家牵头或参与基础研究项目,加快提升我省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

10、。三、 科技创新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科技强省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机制基本形成,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同期中等以上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面向未来发展、迎接科技革命、促进产业变革的创新布局,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突破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在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形成先发优势。全省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速达65%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基础研究投入占比较十三五末力争实现翻一番以上。引领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培育形成一批具

11、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若干重点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打造一批具有强大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创新增长极,科技创新不断创造新技术和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新需求和新市场,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更高质量的就业、更高品质的生活。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左右,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55%。区域创新体系协同高效。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明显增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健全,高水平开放创新网络不断完善,创新治理能力和效率明显提升,实现科技同经济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全省技术

12、合同成交额达3500亿元,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200人。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激励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日益健全,科学精神进一步弘扬,人才活力充分激发,科技与金融相互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机制更加完善,创新创业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全社会崇尚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全省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7件。四、 集成实施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重大科技项目是为实现关键领域自主可控,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有机结合,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核心技术或重大工程,是推进科技强省建设的核心任务和关键抓手。确定重大项

13、目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聚焦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战略需求,突出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培育自主创新重大产品,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二是聚焦乡村振兴,突出种源技术攻关,强化智慧农业、现代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的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列;三是聚焦民生改善的重大科技需求,围绕生命健康、生态环保、公共安全等人民群众最关心、联系最紧密的领域,强化关键技术集成应用与综合示范。本规划按照产业科技创新、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民生科技示范三类,共遴选出18个重大科技项目,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实施条件的成熟程度,按照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逐项论证、分步实

14、施并动态调整。五、 科技创新总体要求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科技强省为奋斗目标,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优化区域创新高地布局,大力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健全自主可控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塑造更多依靠创新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的现实样板;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开放协同创新,瞄准优势领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高水平的科技供给支撑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和安全稳定;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大力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勇当全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为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

15、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努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强大支撑。具体遵循以下原则。坚持四个面向方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掌握科技竞争先机,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民生强的通道。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新时期科技创新的战略基点,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和最紧急、最紧迫的领域,突出前沿技术引领,强化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科技保障能力,努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和安全稳定,全面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坚持企业主体地位

16、。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加大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导权,鼓励和引导企业多渠道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加快构建完善产学研融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幅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把科技的力量加速转化为经济和产业竞争优势。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加快构建完善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加强科技政策与财税、金融、产业、知识产权等相关政策的衔接协同,大力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良好环境。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把吸引、留住和用好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作为科技工作的核心要求,加快壮大人才总量、盘活人才存量、提升人才质量、激发人才能量,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六、 科技创新机遇挑战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迫切需要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增创新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