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上传人:舒*** 文档编号:348083314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临床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临床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临床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临床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钠通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类药物(钠通道阻滞剂)类药物抑制峰钠电流可降低心房、心室肌和心脏传导系统动作电位(AP)幅度和最大除极速率,增高兴奋阈值,减慢传导,抑制异位自律性和阻断折返激动。0相除极幅度降低,继发钙内流减小,抑制心肌收缩力,可加重心功能不全。a类。a类药物阻滞钠通道开放,与钠通道解离时间中等,阻滞强度中等;可抑制快速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r),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有效不应期(ERP)和QTc间期;对多种类型心律失常有效,因抑制传导、延长QTc间期及致心律失常作用,可增加病死率。b类。b类药物阻滞钠通道开放及失活,与

2、钠通道解离时间短,对正常心肌的INa抑制作用弱,抑制晚钠电流作用相对明显,可缩短APD和ERP,消除折返;抑制INa作用在心肌缺血等病理情况下增强,对浦肯野纤维作用强于心室肌,可提升电复律疗效;对房室传导和心肌收缩力影响小;用于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对房性心律失常无效。大剂量b类药物可抑制自律性,减慢室内及房室传导,抑制心肌收缩力。c类。c类药物阻滞钠通道失活,与钠通道解离时间长,抑制钠通道作用强;减慢心房和心室内传导,延长QRS及HV间期,延长房室结双径路的快径逆传和房室旁道的ERP,阻滞心肌细胞肌浆网雷诺丁受体(RyR2)介导的钙释放,轻度抑制IKr和IKur;可治疗多种类型的房性和室性心律

3、失常;抑制心肌收缩力作用强,可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可能升高除颤/起搏的阈值。莫雷西嗪抑制INa且缩短ERP,属于b或c类。d类。选择性晚钠电流抑制剂,缩短APD和QT间期,降低复极离散度,增大复极储备和复极后不应期,治疗浓度不影响INa和室内传导。代表药物雷诺嗪,用于治疗慢性心肌缺血,对LQTS3型和冠心病合并的心律失常有作用,可减少冠心病特别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的室早、短阵室速和房颤。静脉制剂用于危重患者,可联合其他药物治疗顽固性电风暴。雷诺嗪主要经肝代谢,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可引起QT间期轻度延长。 类药物(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包括选择性1受体阻滞剂美多洛尔和比索洛尔,非选

4、择性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和纳多洛尔,及兼有和1受体阻滞作用的卡维地洛等。类药物可以阻滞1受体、降低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从而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延长AVN传导时间和不应期,提高室颤阈值;抑制钙通道和RyR2介导的Ca释放,降低细胞内Ca水平,抑制早后除极(EAD)或迟后除极(DAD)。阻滞作用在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时增大,在正常心脏或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时减小。类主要用于治疗窦速或降低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快速心室反应;可预防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合并的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并降低病死率;也用于LQTS和儿茶酚胺敏感型室速等。 类药物(钾通道阻滞剂)阻滞钾通道可减少复极期K外流,通过延长

5、心房和/或浦肯野和/或心室肌细胞APD和ERP,终止或预防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延长QTc间期、增大复极离散度,可能诱发EAD、促进折返和TdP的发生。1非选择性K通道阻滞剂同时阻滞多种K通道。胺碘酮可抑制IKr、Ito、缓慢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s)、内向整流钾电流(IK1)、IKAch和IKur,还可抑制INa、钙电流(ICa)及和受体,兼有4 类药物的作用。静脉给药时,、和类作用也比较突出,可终止房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降低房颤时的心室率。不抑制心肌收缩力,不增大复极离散度,可用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心力衰竭(心衰)的心律失常。决奈达隆是胺碘酮的脱碘衍生物,抑制IKr、IKAch和I

6、Ks,兼有受体阻滞作用,用于房颤终止后预防复发,降低再住院率。2选择性K通道阻滞剂主要抑制IKr,包括索他洛尔、伊布利特、多非利特、尼非卡兰等,索他洛尔兼有受体阻滞作用;可延长心房和心室肌APD和ERP,用于房颤复律和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窦律)及治疗多类室性心律失常。此类药物可引起QTc间期延长、跨膜复极离散度增大,有发生TdP的风险,对于合并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或存在长QT基因突变人群有较高风险。IKur阻滞剂。维纳卡兰,抑制心房特异性IKur电流,也可抑制Ito和Ina;延长心房肌APD及ERP,用于房颤的转复;轻度延长QTc和QRS间期。Ito阻滞剂。Ito在心外膜表达较强,参与J波形成及2

7、相折返引起的多形性室速。奎尼丁有抑制Ito作用,用于治疗Brugada综合征、早复极综合征和短QT综合征。IKr阻滞剂的逆频率依赖性作用。药物对IKr的阻滞作用及引起的APD和QTc间期延长在快速心律失常时减弱,快速心律失常终止后心率减慢时增大。因此。药物在心率慢时可引起更显著的QTc间期延长,从而诱发EAD和TdP,是其致心律失常作用的主要机制。胺碘酮和决奈达隆的逆频率依赖性小,致心律失常作用低。 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a类。维拉帕米和地尔硫为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可阻滞细胞膜L型钙通道,减低ICa,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和AVN传导,延长AVN的ERP和PR间期,抑制EAD或DAD;可加重窦房

8、结功能不全(SND)和房室传导阻滞,抑制心肌收缩力。b类。肌浆网RyR2Ca释放通道阻滞剂。可降低细胞内Ca浓度,抑制DAD参与的触发激动及心律失常。氟卡尼有这类作用,普罗帕酮可能有类似作用。 其他窦房结If抑制剂。伊伐布雷定抑制窦房结If电流,降低4相去极化速率和窦房结自律性,减慢窦性心率;治疗不适当窦速或心脏慢性收缩功能不全(NYHA 级),在服用受体阻滞剂后,窦性心率仍75次/min的患者;可与受体阻滞剂合用,静息心率目标值5060次/min。禁用于低血压、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肝损害患者;可引起心动过缓,避免与地尔硫或维拉帕米合用。受体激动剂。受体激动剂兴奋1受体,增大If幅度,增快窦房

9、结频率及异位起搏点的逸搏频率,治疗心动过缓或慢频率依赖的心律失常。毒蕈碱M2受体阻滞剂。包括阿托品和莨菪类。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使交感神经张力相对增强。增高窦房结、心房和AVN的自律性和传导性。用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相关的、起源于窦房结或希氏束以上的缓慢性心律失常。阿托品用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的窦缓和窦房阻滞、AVB等,也可用于SND合并的缓慢交界区心律。慎用于希氏束以下及浦肯野纤维病变的AVB、心肌缺血、心衰、心动过速(特别是窦速)及前列腺肥大。毒蕈碱M2受体激动剂。洋地黄类药物。抑制Na、KATP酶活性,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反射性(间接)兴奋M2受体,增高迷走神经张力,减慢心率及A

10、VN传导,延长AVN的ERP,增加隐匿传导。用于控制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心室率。可使细胞内Ca浓度增高,导致心律失常,合并低钾或洋地黄中毒时容易发生。腺苷A1 受体激动剂。激活腺苷A1受体,降低窦房结、心房和AVN自律性,抑制AVN传导;在心室肌细胞降低肾上腺素能介导的腺苷酸环化酶活性,抑制触发激动,终止室上速及特发性室速。腺苷用于终止房室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部分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和右心室流出道特发性室速。禁用于SND、AVB和高反应性气道疾病。出现心动过缓和心脏停搏可予心脏按压;不良反应常见,如呼吸困难、胸闷等,持续时间仅数秒。也可引起一过性窦缓、窦性停搏及传导阻滞,诱发房颤罕见。在没有腺苷时,ATP在国内常用,疗效和不良反应与腺苷类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内科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