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阶段性试卷(前三章综合)(原卷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

上传人:旭*** 文档编号:348081065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阶段性试卷(前三章综合)(原卷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优质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阶段性试卷(前三章综合)(原卷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优质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阶段性试卷(前三章综合)(原卷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优质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阶段性试卷(前三章综合)(原卷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优质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阶段性试卷(前三章综合)(原卷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阶段性试卷(前三章综合)(原卷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阶段性试卷(前三章综合)(原卷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西城区第二学期阶段性试卷高一化学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Cu 64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10小题,每小题2分;11 20小题,每小题3分)1.十八大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 锂离子电池B. 风力发电机C. 偏二甲肼燃烧D. 太阳能集热器2.下列营养物质中,属于高分子的是A. 蔗糖B. 油脂C. 蛋白质D. 葡萄糖3.下列各组物质的相互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 H2、D2和T2互为

2、同位素B. 和互为同分异构体C. 金刚石、C60、石墨互为同系物D. (CH3)2CHC2H5和CH3CH2CH(CH3)2属于同种物质4.下列气体呈红棕色的是A. Cl2B. SO2C. NO2D. CO25.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是A. CH2 = CH2B. C. CH3CH2CH3D. CH3COOH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纯净的乙酸称为冰醋酸B. 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C. 乙酸是比碳酸更弱的酸D. 用食醋清除暖瓶中的水垢7.下列试剂不能用来鉴别乙醇和乙酸的是A.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 碳酸钠溶液C. 紫色石蕊溶液D. 蒸馏水8.安徽宣城所产的宣纸、宣笔、徽墨、宣砚举世闻名。做

3、宣笔常用羊、兔等动物的毛,其主要成分是A 蛋白质B. 纤维素C. 糖类D. 油脂9.常温下,下列物质可用铁罐车装运的是A. 浓硫酸B. 浓盐酸C. 稀盐酸D. 稀硝酸10.下列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 聚乙烯B. 甲烷C. 苯D. 乙烯1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 N2的电子式:B. 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D. 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的铀(U)原子符号:12.下列物质中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A. NH3B. SO3C. HClD. NO213.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NH3常用作制冷剂B. Al2O3做耐火坩埚C.

4、用Al(OH)3治疗胃酸过多D. 用SO2漂白馒头14.如右图所示,将SO2通入下列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与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溶液现象结论A品红溶液红色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BH2S溶液产生黄色沉淀SO2有氧化性C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D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溶液褪色SO2的水溶液呈酸性A. AB. BC. CD. D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B. 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C.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D. 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16.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2 + 3H22NH3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 N2、H2、N

5、H3在容器中共存B.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C.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2,同时生成3n mol H2D. 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N2,同时消耗n mol NH317.“绿色化学”的理想状态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以下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A. 工业生产环氧乙烷:B. 水煤气合成甲醇:CO + 2H2CH3OHC. 制取硫酸铜:Cu + 2H2SO4(浓)CuSO4 + SO2+ 2H2OD. 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CH3CCH + CO + CH3OHCH2=C(CH3)COOCH318.科学家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6、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O2含有极性共价键B. 上述过程表示CO和O生成CO2C. 上述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D. 从状态到状态,有能量放出19.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仍然澄清;若将BaCl2溶液分盛在两支试管中,一只试管加稀HNO3,另一只加NaOH溶液,然后再通入SO2气体,结果两支试管都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合理的是A. SO2是酸性氧化物、SO2具有还原性B. 两支试管中的白色沉淀不是同种物质C. BaCl2既能跟强酸、又能跟强碱反应,具有两性D. 升高pH时,SO2水溶液中SO32-浓度增大20.实验室用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

7、下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甲试管中先加浓硫酸,再加乙醇和乙酸B. 乙试管中导管不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倒吸C. 加入过量乙酸,可使乙醇完全转化为乙酸乙酯D. 实验完毕,可将乙酸乙酯从混合物中过滤出来第二部分21.补齐下列物质间的反应与对应反应类型的连线。A. 从乙烯得到聚乙烯的反应a. 氧化反应B. 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b. 加聚反应C. 乙烯与溴四氯化碳溶液反应c. 取代反应D. 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的反应d. 加成反应22.请用序号填空:13C与14C 正丁烷与异丁烷CH3CH3与CH3CH2CH3 (1)属于同位素的是_;(2)属于同系物的是_;(3)属

8、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23.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1)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Zn电极为原电池的_极(填“正”或“负”),电极反应式是_。Cu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属于_(填“氧化”或“还原”) 反应,当铜表面析出4.48 L氢气(标准状况)时,导线中通过了_ mol电子。(2)下列反应通过原电池装置,可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是_(填序号)。CaO+H2O=Ca(OH)22H2+O2 =2H2O2FeCl3+Cu=CuCl2+2FeCl224.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研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中温度升高,中温度降低。由此判断铝条与盐酸的反应是_反应(填

9、“放热”或“吸热”,下同),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_反应。(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25.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某新型催化剂能促使NO、CO转化为2种无毒气体。T时,将0.8 mol NO和0.8 mol CO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模拟尾气转化,容器中NO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1)将NO、CO转化为2种无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2)反应开始至10 min,v(NO)=_mol/(Lmin)。(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新型催化剂可以加快NO、CO的转化b.该反应进行到10 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平衡时CO的浓度是0

10、.4 mol/ L26.甲组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2)试管中的品红溶液褪色。欲证明品红褪色的原因是SO2,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及应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3)试管中的试剂是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7.常见有机物 A、B、C、D、E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已知D 是有香味且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E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请回答:(1)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2)B的结构简式是_。(3)的化学方程式是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E分子中所有原子同一平面上b.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D中混有的C c

11、.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28.某实验小组欲探究SO2和Cl2能否发生反应,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1)装置A制取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装置C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为验证SO2和Cl2发生了反应,小组同学又继续如下实验。甲同学认为若SO2和Cl2反应,生成了Cl-,只要检验到生成的Cl-即可,甲取适量B中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认为应该在装置A、B间增加一个洗气瓶,然后再按甲同学的方法实验即可得到正确结论。洗气瓶中盛有试剂的名称是_。丙同学认为按乙同学的建议改进实验也不合理,理由

12、是:_。丙同学取溶液X于试管中,加入少量反应后B中的溶液,生成大量白色沉淀,得出正确结论:SO2与Cl2同时通入水中,可以发生反应。溶液X是_(填选项序号)。a. BaCl2溶液 b. Ba(OH)2溶液 c. 氯水 d. 石蕊溶液SO2与Cl2同时通入水中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29.将浓度均为0.01 mol/L H2O2、H2SO4、KI、Na2S2O3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该实验是一种“碘钟实验”。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该“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资料】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H2O2 +2S2O32-+2H+=S4O62-+2H2O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A:H2O2+2

13、I-+2H=I2+2H2O 反应B: (1)反应B的离子方程式是_。对于总反应,I-的作用相当于_。(2)为证明反应A、B的存在,进行实验。a.向酸化的H2O2溶液中加入试剂X的水溶液,溶液变为蓝色。b.再向得到的蓝色溶液中加入Na2S2O3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试剂X是_。(3)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实验。(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试剂序号 用量(mL)H2O2溶液H2SO4溶液Na2S2O3溶液KI溶液(含淀粉)H2O实验54830实验52xyz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是30 min、实验是40 min。实验中,x、y、z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_。对比实验、实验,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4)为探究其他因素对该“碘钟实验”的影响,进行实验。(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试剂序号 用量(mL)H2O2溶液H2SO4溶液Na2S2O3溶液KI溶液(含淀粉)H2O实验44930实验过程中,溶液始终无明显颜色变化。试结合该“碘钟实验”总反应方程式及反应A与反应B速率的相对快慢关系,解释实验未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