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5课时《单元综合复习》示范课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举报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第5课时 单元综合复习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标题是数一数与乘法,突出数数活动与认识乘法之间的关系。 数数活动不仅是理解数概念的基础, 也是理解四则运算的有效途径。数数的结果可以用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来表示,当相同加数个数较多时,无论写算式还是计算都显得很麻烦,为了追求算式的简洁,在这一类特殊的加法算式基础上很自然地引出了乘法算式。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理解产生乘法的必要性,也沟通了乘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教科书在几次数糖块活动中, 帮助学生积累“几个几个”数的活动经验。对于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让学生分别说出算式中的加数是几,有几个几相加,为理解乘法的意义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乘法的初步认识属于一节概念课,尽管大部分学生对乘法并不陌生,甚至好多人已经会背诵乘法口诀,但对于乘法的意义并不了解,更不清楚乘法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学了加法还要再学乘法等。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选用他们熟知的素材,从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沟通相同加数连加与乘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 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活动中,感受相同数连加的特点,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产生的必要性。 2.能根据具体情境或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能借助直观手段和具体情境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与乘法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能结合画图和操作,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教学重点: 能借助直观手段和具体情境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知识梳理 一.知识框架图 师:数一数与乘法是我们学习的乘法意义的知识,学习了哪些有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课件出示: 1.数一数。 师:数有规则放置的物体的数量的方法和数生活中物体的数量的方法是什么? 师:那我们练一练吧。 数一数,填一填 出示课件。 2.乘法的意义。 师: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6+6+6+6+6+6+6= 1+1+1+1= 12+12+12= 师: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3. 乘法的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引导,回顾乘法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师:读乘法算式要从左往右读。 3. 乘法的应用 师:乘法的简单应用:用乘法解决问题时,先数出物体有几组,每组有多少个,再用每组的数量乘组数或用组数乘每组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数量。 要点提示: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先明确题目中是几个几相加,再列式计算。 师: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 求3个3相加是多少? 学生回顾,回答问题。 生:数一数与乘法的内容包括同数连加(横着放和竖着放)、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乘法的读法及各部分间的名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学生自由说一说。 生1:数有规则放置的物体的数量的方法:排列成几行几列时,我们可以用加法来计算,先横着看,每行有几个,再数一数一共有几行;也可以竖着看,每列有几个,再数一数一共有几列。 生2:数生活中物体的数量的方法:先数出每组有几个,再数出有多少组。 学生讨论,再自由说一说。 生:横着看,每行有( 7 )个 ,一共有( 3 )行,表示( 7 )个( 3 )相加。用加法计算为:7+7+7=21 生:竖着数,每列有( 3 )个 ,一共有( 7 )列,表示( 3 )个( 7 )相加,用加法计算为:3+3+3+3+3+3+3=21 学生思考,进行交流。 生1:6+6+6+6+6+6+6=7×6 生2:1+1+1+1=4×1 生3:12+12+12=3×12 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生1:2表示相同的加数,叫乘数;“×”叫乘号;4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也叫乘数;8表示4个2相加的和或2个4相加的和,叫积。 生2:2×4=8 读作:2乘4等于8。 4×2=8 读作:4乘2等于8。 学生思考,进行小组交流。 生: 每组有3只,有3组,3×3=9(只),相同加数与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时只有一个乘法算式。 这种导入方式与课本例题内容贴切,可直接过渡到教材例题中方便师生不脱离教材巩固学过的知识。 通过独立思考,让知识再现,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让知识丰富完整,通过老师的板书,进一步让知识归类 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经验、操作、画图—运算意义” 的过程,凸显了教学的关注点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感悟。 环节二 综合练习 1. 画一画,说一说。 教师引导,通过小青蛙跳格子的形式,体会乘法的意义。 2.摆一摆,说一说。 教师引导,这是一道看图列式的题目,先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中表示的意思,再列式计算。 3.看一看,填一填。 教师引导,先看图说一说,每幅图各表示什么,在列式计算。 4.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师:教科书通过让学生把6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进一步加深对乘法的认识。充分观察图,根据题目的意思列出乘法算式。 5.想一想,练一练。 师: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 说一说每幅图 各表示什么意思, 再独立连一连。 师:举例说明 “5×4” 与 “5+4”的区别 。 生:小青蛙一步跳3格,2步跳6格,3步跳9格,6步跳18格。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生: 5个4相加得20,4+4+4+4+4=20,4×5=20或5×4=20. 生1: 左图:5+5+5+5+5=25(个),5×5=25(个) 生2: 右图:3+3+3+3+3+3+3+3=24(个),3×8=24 (个)或8×3=24 (个) 生:3×5=15或5×3=15, 5×3=15或3×5=15, 9×2=18或2×9=18; 7×3=21或3×7=21, 6×4=24或4×6=24, 8×3=24或3×8=24。 生1:左图可以连的卡片有 “5个4”“4+4+4+ 4+4” “5×4” “4×5”。 生2:右图可以连的卡片有 “4个5” “5+5+5+5” “5×4” “4×5”。 生:“5×4” 表示的是 “5个4的和”, 而 “5+4” 表示的是 “5与4的和”, 表示把5和4合并起来。 呈现不同层次的3道综合练习,巩固和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通过情境展示,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学生和复习知识,进一步感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同时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内在联系。 环节三 拓展练习 1. 运用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用不同的乘法算式表示) 教师引导,每份中小鸟的数量都不相等,可以把小鸟重新分成若干份,使每份中小鸟的数量相等,这样就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了。用圆代替小鸟画一画,分一分。 师:当每份数量都不相等时可以先通过转化使每份的数量相等,在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2. 运用相同加数的规律解决稍复杂的改写 把下面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师: 先找出题中隐蔽的相同加数,并找准相同加数的个数,再改写成乘法算式。 生1: 可以分成3份,每份4个: 3×4=12(只)或4×3=12(只) 生2: 可以分成2份,每份6个:2×6=12(只)或6×2=12(只) 生1: 7+7+7-7=7×2或7+7+7-7=2×7 生2:5+5+5+2+3=5×4或5+5+5+2+3=4×5 拓展练习相比综合练习难度有一定提升,通过2道拓展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环节四 课后活动 实践性作业 师:根据4×6编写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至少3条) 与同桌相互分享4和6各代表的意义。 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查阅资料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多观察,多发现。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