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道德与法治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1.泰戈尔曾说:“我希望你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自己,不要小看自己,被别人的意见引入歧途”。这句话启迪我们 A.他人评价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B.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来衡量自己 C.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发现自己D.要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评价 2.相遇青春,在异性面前,我们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实际上,与异性相处有许多积极作用,表现在 ①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②学习异性的优秀品质 ③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④完全发挥“异性效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一位作家曾说:“情绪是一把枪,当我们扣动情绪的扳机,枪口其实是对准了自己。”人生路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负面情绪。这启示我们 A.要懂得欣赏自己的独特B.情绪影响人的观念和行动 C.要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D.负面情绪有百害而无一利 4.时代楷模钱海军,从事电力服务工作30年,365天“在岗”,24小时“开机”,带领1200多多志愿者为雪域高原偏远山区送去光亮以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他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②牺牲小家报效祖国才能体现生命意义 ③电力义工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方式④要将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 A.①②B. ②③C.①④D. ③④ 5.生活中,有时我们会非常难以处理友谊与竞争的关系。学校竞选学生会主席,我和小美都报名参加,结果小美落选了,很久都不理我。我很苦恼,我应该 ①安慰小美竞争就有胜负,不必太伤心②坦然面对,认真做好接下来的工作 ③毅然决然放弃这段友谊,重寻新友谊④主动联系小美,一起取得更大进步 A.①②③B.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6.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状态的是 A.甲同学性格内向,敬畏老师,路上遇到老师故意绕道走 B.乙同学性格开朗,经常与老师开玩笑、随便给老师取绰号 C.丙同学在课余时间与老师共同探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D.丁同学向班主任提出班级管理的不同意见,班主任很生气 7.北京时间2023年2月10日0时16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张陆、邓清明密切协同,完成了梦天舱外扩展泵组安装等任务,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的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这告诉我们 A.集体力量完全取决于成员数量多少 B.集体生活能涵养我们每个人的品格 C.集体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 D.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个人无足轻重 8.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实行车票实名制情况下,儿童旅客以年龄划分优惠标准,打破了“以身高论票价”的旧规定,开启儿童票“身高+年龄双规制”销售标准。这一规定折射出 ①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②规则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③维护规则要从自身做起④规则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A.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 ②③④ 9.2023年,检察机关将聚焦网络传播黄赌毒、酒吧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食品药品安全、侵犯残疾儿童合法权益等重点领域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建设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库,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全面保护。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政府保护B.学校保护C.网络保护D.司法保护 10.2023年2月20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新起受贿一案公开宣判,被告张新起以受贿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张新起的行为 ①属于一般违法行为②由司法机关强制制裁 ③违反了《刑法》④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 ③④ 11.2022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强调“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 A.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C.党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D.保护人权是宪法基本原则 12.2022年5月19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组成七人合议庭,对公益诉讼起诉人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诉被告张某侵害著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荣誉、名誉一案,当庭宣判被告张某在国家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这启示我们 ①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②公民应在法制轨道内行使权利 ③人民法院可以提起公益诉讼④诽谤他人要承担相应行政责任 A.①②B.②③C.①④D. ③④ 13.2022年,四川省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为市场主体减轻税费负担1770亿元人民币,聚焦中小微企业,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为小微企业和其他各类市场主体减负增能。这表明 ①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在减弱 ②我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民营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A.①②B. ②④C. ②③D. ③④ 14.2023年2月16日,为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山东省聊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搭建“云聊政务”直播体系,逐步健全政务服务直播常态化,有效提高群众的服务体验。这有利于政府 ①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②扩大自身职能,提高行政决策效率 ③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政府④提高民主意识,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15.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多年中高速增长,我国已彻底告别短缺经济,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民生活越来越宽裕。“改革红利”的释放也将是支撑中国未来几年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基本条件。改革开放之所以成为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是因为 ①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③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④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社会发展方向 A. ①②B.①④C. ②③D. ③④ 16.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托儿班,社区养老服务越来越丰富,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农村厕所革命……环境、设施、服务都更好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一项项覆盖面更广,针对性更强的举措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提升民生温度。这表明 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②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④改善民生是当前的中心工作,重中之重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 17.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要着力培养拔尖人才,以满足国家发展对人才的空前需求,突破 “卡脖子”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这说明 ①我国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 ②教育是我国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③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④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A. 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8.下列古语和诗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敬业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 ③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诚信 ④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此,正确的做法是 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政治制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走绿色、循环、低碳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有度开发资源,不破坏生态环境的理念 ④坚持绿色惠民,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区域围绕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 ①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 ②继续深化两岸关系,推进两岸经济合作 ③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平台 ④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4D.②③④ 2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 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说明实现中国梦 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③需立足中国国情,走中国道路④必须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2.“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这告诉我们 A.经济全球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新机会,也使风险跨国传递 B.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是当前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关键 C.必须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做到居安思危 D.应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保持开放心态,主动参与竞争 23.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发生强烈地震,给土叙两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中国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救援机制,用技术手段帮助援助工作顺利进行,帮助土叙两国抗震救灾,重建美好家园。这体现了我国 ①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事不避难,勇于担当 ②为国际社会难题和危机的化解提供中国智慧 ③是本次土耳其、叙利亚救援组织的主要力量 ④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中国青年》是共青团中央机关刊,以“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前行”为办刊宗旨,肩负宣传党的思想主张、推动团的重点工作、服务青年健康成长和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等重要职责,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青年的精神追求。在今天,中国青年的精神追求应该是 ①施展才华,前进路上确保自己事业成功 ②对党忠诚,做社会主义事业忠实接班人 ③立即弃笔从戎,为保卫祖国安全作奉献 ④厚植家国情怀,在传承奋斗中担当有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简要回答(共32分) 25.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我们要有新担当、新作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民楷模”朱彦夫,14岁参军,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在抗美援朝战场的长津湖战役上失去四肢和左眼,但他凭借顽强的毅力重新“站了起来”,回到家乡山东省临沂县张家泉村担任党支部书记长达25年。他拄着双拐,爬山头,到田间,访贫问苦到家院;他用残臂、用假肢支撑着大干苦干,开山劈岭,治山改水,打机井;他躺在地里,跪在沟里,育苗、拔草、浇水;他带领村民,千方百计,历经艰难,把光秃秃的荒山,变成了绿山果园;向瘠薄的土地,要出了高产;修道路、搞副业,全村用上了电……经过二十五个春秋,终于把一个穷山村,变成了全乡的先进村,使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1)结合材料,从责任与奉献的角度,说明朱彦夫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8分) 材料二在北大,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将目光投向燕园内外需要帮助的人。中小学支教、看护孤寡老人、陪伴留守儿童……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都是他们关心的地方。同样的,也有一群充满知识与人生阅历的爷爷奶奶,他们轻松玩转网络,当起了“知识博主”,只为将毕生所学授以青年。这群“银发知播”日复一日,照亮了无数人的求知之路。无论是北大学子还是银发爷爷奶奶,他们都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互相帮助、助人自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为他人、为国家发展付出自身努力。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