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北师大版数学四下3-1《买文具》教学设计

举报
资源描述
《买文具》教学设计 课题 买文具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教材 分析 《买文具》是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1节。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及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结果。教材通过创设“买文具”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元?”展开讨论。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小数的意义、小数加减法,并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因此“求4个0.2是多少”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是没有问题的,而在教学“0.2×4等于多少”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再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交流。教材中呈现的方法都突出呈现了乘法的意义,分别运用元、角、分的转化,借助直观模型和利用小数的意义得出了结果,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对这三种方法展开讨论,以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学习 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实际问题,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借助面积模型,经历探索简单小数乘整数算法的过程。能正确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口算,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习内容分析:在学习小数乘法的意义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本节课将通过类推迁移,借助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和直观模型三种方式,把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推广到小数乘法中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转化方法的数学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难点 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得数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连一连。 2.找出不正确的。 二、 导入新课 师: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文具朋友,你能猜猜它们都是谁吗? 课件出示: 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打一文具) 身体有圆也有方,常在铅笔盒里装,要是写错一个字,它会马上来帮忙。(打一文具) 师:想想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文具朋友吗? 师:你知道它们的价钱吗? 师:其实在买文具的过程中还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板书课题:买文具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铅笔和橡皮。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根据实际自由说说。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准备。 通过猜谜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讲授新课 一、小数乘法的意义 课件出示: 师:看看都有什么文具,各是多少钱? 师:你想买点什么? 师:老师想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元吗?想想怎样列算式,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得出:1块橡皮0.2元,求4块橡皮多少元就是求4个0.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算式是0.2×4。 师:也就是说0.2×4表示4个0.2是多少,看来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请大家看算式0.2×4,0.2和4各是什么数? 师:对,这个是小数乘整数,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小数乘整数。0.2×4等于多少呢?想想怎么算,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反馈: 0.2×4表示4个0.2相加的和,0.2+0.2+0.2+0.2=0.8,所以0.2×4=0.8。 师: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可以计算出0.2×4的结果,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反馈:0.2元=2角,2×4=8(角),8角=0.8元,也就是:0.2×4=0.8(元)。 师:原来还可以把小数乘法的新问题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用旧的知识推出新的知识,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转化。我们的好朋友笑笑是这样做的,你能看懂吗? 课件出示: 师:笑笑用一个长方形代表1元,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元? 反馈: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 师:接着笑笑是怎么做的?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涂2小格就是0.2元,表示1块橡皮的价格。 4块橡皮就要涂4个0.2,一共涂8小格就是0.8元。 师:原来4个0.2就是8个0.1,是0.8。看来计算小数乘整数,可以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来计算的;还可以把小数乘法的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用旧的知识推出新的知识;还可以借助面积模型来计算。 三、自主探究 师:买3把尺子需要多少元?又该怎么列算式呢? 引导学生得出:1把尺子0.4元,求3把尺子多少元就是求3个0.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算式是0.4×3。 师:你能用刚才学习的方法算算0.4×3吗?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反馈:(1)可以用加法计算:0.4+0.4+0.4=1.2,3个0.4元相加是1.2元。 (2)0.4元=4角,3×4=12(角),12角=1.2元,也就是0.4×3=1.2(元)。 (3)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 4个0.1是0.4,有3个0.4,就是12个0.1,是1.2,所以0.4×3=1.2(元)。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0.2是小数,4是整数,这个算式是小数乘以整数。 学生独自思考,并与同伴交流。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集体反馈。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读自己算,然后展示反馈。 结合教材提供的情景说一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问题意识,然后通过进一步的交流体验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感受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通过观察交流徐,明确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让学生感受利用小数的意义帮助计算,并在探索算法中渗透“转化”的思想。 借助面积模型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算理,有益于学生发展直观的模型意识,培养数学理解能力。 鼓励学生将前面学习的方法加以运用,独立、主动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并经历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不仅巩固了所学,还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 1.填一填、涂一涂。 2.算一算,选一选。 3.小明看见远处打闪以后,经过4秒听到雷声,已知雷声在空气中每秒传播0.3千米,打闪的地方离小明有多远? 4.拓展应用:木工师傅要把一根木条锯成0.6米的小木条,共锯了8次,这根木条原来长多少米?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讲完新课后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可以使学生及时进行知识反馈,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