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教育心理学测试卷(共四卷)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往年教育心理学测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题(共5题,每小题4 分,共 20分) 1、动机 2、教育心理学 3、特殊儿童 4、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5、教学组织形式 二、填空题(共10题,每小题1 分,共 10分) 1、依据评价的功能,教学评价有( )与( ) 。 2、陈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语言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也叫( )。 3、( )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4、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主要指课堂( )、( )以及( )等。 5、当儿童根据行为的有形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及严重程度时,说明他处于( )。 6、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包括( )、认知性和( )。 7、人的发展是指人的( )的发展。 8、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即有结构问题与( )。 9、原型内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阶段和( )阶段。 10、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理论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强度由( ) 、( ) 、( )组成。 三、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 分,共 20分) 1、(2007年4月)研究表明,与学生的知识学习显著相关的是()。 A、教师表达的清晰度 B、老师思维的流畅性 C、教师人格特征 D、老师期望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起施行。 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9月10日 C、1993年11月1日 D、1995年1月1日 3、创办于1897年南洋公学中的外院,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创办者是()。 A、张之洞 B、盛宣怀 C、康有为 D、张焕纶 4、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个组块?() A、4±2 B、5±2 C、6±2 D、7±2 5、把《辛丑条约》中的内容记忆为“钱禁兵馆”(前进宾馆),主要是运用了下列哪种记忆术?()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法 6、竞争中通常运用的是()。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动作思维 D、辐合思维 7、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A、教师 B、学生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8、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9、不断吸收新知识并形成技能的基础是()。 A、知识的领会 B、知识的巩固 C、知识的运用 D、知识的检查 10、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和保障作用。 A、导向、动力 B、关键 C、基础 D、物质基础 11、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C、劳动学说 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2、我国商、周的奴隶社会重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  )主要是德育内容。 A、礼 B、射 C、御 D、书 13、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A、教师 B、课程 C、教学目标 D、学生 14、一般来说,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具有很大的()。 A、计划性 B、实践性 C、操作性 D、灵活性 15、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操作整合 D、原型内化 16、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A、信息加工 B、学习活动 C、复杂记忆 D、理解 17、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 A、个人本位论 B、宗教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兴趣本位论 1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锻炼法 C、陶冶法 D、榜样法 19、认知失调理论是由()提出的。 A、费斯廷格 B、皮亚杰 C、科尔伯格 D、苛勒 20、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四、简答题(共5题,每小题4 分,共 20分) 1、简述学习策略的特征。 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3、试述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5、试述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 五、论述题(共4题,每小题5 分,共 20分) 1、论述学习迁移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2、论述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正确的指导结果归因,可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试谈谈学生对结果的归因对其以后学习行为的影响,以及这对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实际意义。 六、材料分析题(共2题,每小题15 分,共 30分) 1、小芳的家住在农村,在村里的小学上四年级。一天,爸爸突然对她说:“明天你不要去上学了, 到小卖部给你妈帮忙吧,你妈一个人忙不过来。”小芳听了后,伤心地哭了。她想念书,她舍不得学校 的老师和同学们。但是,她又不能不听爸爸的话,只好不去学校读书了。老师了解到小芳的情况后, 找到了小芳的爸爸,劝他让小芳继续上学。小芳爸爸说:“女孩子比不得男孩子,读书多了也没什么 用,还不如让她在家里干点活呢。再说了小芳是我的女儿,让不让她上学得由我说了算” 请问:小芳爸爸的说法对吗?小芳的爸爸都违反了哪些规定? 2、老师在给同学们讲“圆周率”这个概念。只见她把几个大小不同的圆盘展示给学生:“大家看,这几个圆盘有什么不同?”同学们说,颜色和大小都不同。然后,老师补充说还有直径、周长等部分也不一样。老师强调指出:每个圆盘可以分解为圆面、直径、周长和颜色等各个部分,而每个圆盘又都是由这些部分组成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几个圆盘的不同点(圆面大小、直径、周长和颜色)和相同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继而引导学生抛开几个圆盘的不同点(非本质属性),抽出共同点(本质属性)。然后强调,只要是圆,不论大小,他们都有一个固定关系,即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大约是3.14倍),这个倍数关系我们叫它圆周率,接着问学生:“什么叫圆周率?”同学们基本上都认识和掌握了圆周率这个概念。老师接着说:“大家都认识了圆周率,希望大家记住,今后我们还会用它来帮助计算和解决有关圆的问题。” 试分析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思维过程。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3、是指由于某些生理、心理的或社会的障碍,使其无法从一般的教育环境获得良好适应与学习效果,而需要借助教育上的特殊扶助来充分发展其潜能的儿童。 4、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5、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二、填空题 1、配置性评价,诊断性评价, 2、描述性知识, 3、生成性学习, 4、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空间布置, 5、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6、目的性,系列性, 7、身体和心理, 8、无结构问题, 9、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内部言语, 10、成就需要,期望水平,诱因价值, 三、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教师表达的清晰度与学生的知识学习显著相关。 2、A 【解析】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3、B 【解析】【名师点评】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 学堂。故正确答案为B。 4、D 【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组块,故选D。 5、C 【解析】位置记忆法是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在场景中确定一条明确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然后将所要记的内容全部视觉化,并按顺序和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联系起来,回忆时,按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提取所记的项目。关键词法,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缩简就是将识记的材料每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性的字,然后变成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从而将材料与过去经验联系起来。视觉想象法,通过心理想象来帮助人们对联系的记忆。把《辛丑条约》中的内容记忆为“钱禁兵馆”(前进宾馆),主要是运用了缩简法。所以正确答案为C。 6、A 【解析】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更多地寓于发散思维之中。而竞争中我们更多的需要这种创造性思维。因此本题选择A。 7、B 【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故选B。 8、D 9、B 【解析】巩固不仅是知识技能积累的需要,而且是进一步领会新知识技能、掌握新知识技能的基础。 10、A 【解析】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11、D 【解析】【名师点评】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揭示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阶级偏见造成人的 片面发展的障碍,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消除阶级偏见,将社会发 展和个人发展有机结合,我国制定教育目的就是以此为理论基础。故正确答案为D。 12、A 【解析】“六艺”中的“礼”主要是德育内容。 13、D 【解析】本题考查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在课时计划上的比较。与新教师相比,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一般来说,专家教师认为,教学的细节方面是由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行为所决定的。他们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得一些有关教学细节的问题。而新教师的课时计划往往依赖于课程的目标,仅限于课堂中的一些活动或一些已知的课程知识,而不能把课堂教学计划与课堂情境中的学生行为联系起来。另外,专家教师在制定课时计划时,能根据学生的先前知识来安排教学进度。他们认为实施计划是要靠自己去发挥的,因此,他们的课时计划就有很大程度的灵活性。而新教师仅仅按照课时计划去做,并想办法去完成它,却不会随着课堂情境的变化来修正他们的计划。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4、D 【解析】本题考查专家教师在制定课时计划时的特点。一般来说,专家教师在制定课时计划时,能根据学生先前知识来安排教学进度。他们认为实施计划是要靠学生自己去发挥的。因此,他们的课时计划就有很大的灵活性。而新教师仅仅按照课时计划去做,并想办法去完成它,却不会随着课堂情境的变化来修正他们的计划。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5、D 16、D 【解析】领会是认知目标的第二层次,它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17、C 【解析】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 宗旨,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以本题选C。 18、D 【解析】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为:桃树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体现了榜样法。 19、A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