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抛光辅助品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

举报
资源描述
光伏抛光辅助品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 一、 光伏发电发展阶段 (一)2007年以前,成长起步阶段,累计装机:80MW 这个阶段主要是受到国外市场需求的刺激。2004年德国出台EGG法案,欧洲国家大力补贴支持光伏发电产业,中国光伏制造业迅速形成规模。由于需求强劲,上游硅料的价格涨到400美元/KG。 (二)2007年至2010年,产业化阶段,累计装机:0.91GW 欧洲市场在光伏发电补贴力度预期削减和金融危机导致光伏产品价格下跌的背景之下,爆发了抢装潮,市场迅速回暖。国内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光伏发展的政策,4万亿投资带动光伏产业发展。这个阶段是个分水岭,之前都是以国外尤其是欧洲市场为主,之后需求则大幅转移到国内。 (三)2011年至2013年,规模化阶段,累计装机:19.430GW, 这一阶段,由于之前大规模的投资,叠加海外市场需求不足,导致大量产能过剩。整个行业跌入了谷底,行业内最优秀的企业也很难盈利。硅料价格跌到了15美元/kg。以日本为首开启了新一轮的光伏装机补贴,13年开始中欧光伏贸易纠纷得到解决,叠加支持政策密集出台,使得这个阶段中国光伏市场装机容量呈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受531新政影响,国内光伏行业的发展再次跌入低谷,但是同时也倒逼行业加速降成本,平价上网时代可以提前到来。 2020年可以说是光伏行业平价上网的元年,再此之前光伏行业都是靠国家补贴发展的行业,随着海外市场占比提升和平价的逐步实现,光伏行业正逐渐脱离政策和补贴的影响,逐步向市场化发展迈进。 二、 光伏行业发展趋势 (一)趋势一:度电补贴加速退坡,光伏平价时代加速来临。 后续光伏补贴政策会出现以下几个方向的调整:1、单位度电补贴加速退坡,2022年补贴全部退出;2、平价时代加速到来,在东部的部分地区,会出来一批平价上网的试点项目;3、出台配额制政策,推动光伏发电的消纳。 (二)趋势二:东部及南部经济发达地区成为新增装机重点 西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区,由于消纳的问题,很多地区这两年已经不再有太多的新增项目。东部和南部地区将是未来新增光伏装机的重点区域。 (三)趋势三:全球光伏行业格局将呈现中国独大的局面。 光伏行业龙头公司市占率在成本逐步降低,产业集中度将大幅提升,龙头公司在经营业绩以及稳定性的优势更加突出。在全球前20大光伏企业中,中国独占16家,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中国在光伏产业链全球老大的地位,应该是很难撼动的。 预计2020年之后,光伏可以实现全面平价上网,光伏上市公司的估值方式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届时,光伏行业逐步摆脱补贴和相关政策的扰动,行业的成长性会带来估值中枢的上移。光伏的潜在空间超乎想象。在2019年到2020年,随着行业成长性逐步体现,整个估值中枢反而会上移,而不是下移。2020年,是行业成长性初始的爆发,整个估值在二级市场上也会进入一个上行通道。过去光伏企业都是只融资不分红或融资远大于分红的资金黑洞,而这一现象有望在未来的两三年的时间得到扭转。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光伏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3年7月,《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充分认识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2014年以来,在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下,我国光伏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019年全国光伏发电量达22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3%,光伏利用小时数1169小时,同比增长54小时。全国弃光率降至2%,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弃光电量46亿千瓦时。2020年,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253GW,同比增长23.5%,增速较2019年的17%有所回升。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仍然连续6年位居全球首位。2020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数据为48.2GW,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创历史第二新高,同比增长60%。特别是集中式电站,同比增长了近83%。;2021年,我国累计光伏并网装机量达到306GW。2021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54.88GW,为历年以来年投产最多,其中,光伏电站25.60GW、分布式光伏29.28GW。2022年1-10月,全国累计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6亿千瓦,同比增长29.2%。2022年1-10月份,全国新增太阳能发电5824万千瓦,同比增加2892万千瓦。 2021年5月11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了《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了2021年保障性并网规模不低于9000万千瓦。之前没有明确的户用光伏补贴总额,也明确为5亿元。《通知》指出,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后续逐年提高,确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0%左右。2021年10月24日,《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加快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和特色应用,创新光伏+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2021年11月24日,为进一步优化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促进光伏发电行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组织有关单位在《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修订形成了《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21年12月31日,五部门联合发布《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要求到2025年,光伏行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量产化转换效率显著提升,形成完善的硅料、硅片、装备、材料、器件等配套能力。2022年2月11日,《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指出,加强乡村清洁能源建设。提高电能在农村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地区光伏、风电发展,推进农村生物质能源多元化利用,加快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农村清洁能源利用体系。此外,随着国内光伏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技术逐步提升,光伏全产业链成本也在快速下降,而这无疑是促成中国光伏平价上网时代到来的首要因素。未来几年,中国光伏产业将进入深度调整期,市场将充分洗牌,优势企业已经拥有去补贴的生存本领,效率进一步提升,优势会越来越凸显。 三、 光伏行业发展空间 2019年光伏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转变,过去几年都是以国内需求为主,国外市场相对分散。而2018年531政策出台之后,国内需求受到压制,而海外需求大增。同时由于平价上网政策的推出,光伏产品的价格也大幅下降,导致国内需求意外回暖。预计到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总量超过400GW,其中中国贡献15%-20%的新增需求,即60GW-80GW。 行业洗牌加剧,落后产能加速淘汰。高成本多晶硅产能早已过剩,并且技术终究要被替代,高效单晶PERC产能不足。单晶硅片产能实际上只有四家:晶科、晶澳,隆基,中环,其中晶科,晶澳只自用不外供。所以对于市场上第三方公开对外销售的产能,有效供给只有两家:隆基和中环,在硅片环节,迅速地形成了双寡头垄断的产业格局。 四、 光伏行业发展历程 光伏行业于21世纪初兴起于欧洲,其后国内光伏应用市场需求迅速提升,我国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和消费国。光伏行业始终围绕降本增效不断进行技术突破,2019年以来已具备价格优势,行业开始进入平价期。 五、 光伏设备行业发展概况 光伏设备行业在光伏产业链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光伏电池生产工艺的技术水平及生产成本。光伏设备行业主要包括硅料生产设备、硅片生产设备、光伏电池和组件生产设备以及光伏系统支持部件生产设备等一系列光伏设备的研发制造。 光伏设备行业的发展与光伏行业的发展景气度密切相关。国内光伏设备制造行业起步较晚,在行业发展初期主要依赖进口;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经具备了成套光伏电池生产设备供应能力,并有效带动生产线建设成本下降。随着光伏行业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对降低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的需求不断增强,光伏设备行业不断往精细化、智能化的高端路线发展,低端设备逐渐被淘汰。同时,TOPCon电池、HJT电池等新型技术路线的变革提速带动扩产节奏加速,也带来了新型光伏设备的需求,与之相应生产线的新增与更新换代为光伏设备行业打开了新的市场。 我国光伏行业的持续增长为我国光伏设备市场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推动和光伏设备的国产化为光伏设备行业国内需求增长带来了持续的动力。受国际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国内光伏企业不断在东南亚等海外地区投资建厂,国内的光伏设备依然是该类海外企业的主要选择,这也持续拉动了光伏设备企业的出口需求。在内需和出口增长的双重作用下,光伏设备市场将继续健康向好发展,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5年全球光伏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701.84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