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器材行业整合将对市场参与者提出新的挑战

举报
资源描述
健身器材行业整合将对市场参与者提出新的挑战 一、 健身器材行业整合将对市场参与者提出新的挑战 健身器材制造业的差异化特征导致该行业具有企业数量众多、市场规模分散、产品非标准化等特点,在该背景下,行业内的企业存在通过无序竞争的方式获取订单的情况,市场竞争的规范性有待提升。随着技术进步带来的规模效应、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对称、环保趋严带来的成本上升等,在管理水平、设计水平、品牌效应、市场推广等方面具备优势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将相对提高,规模小、规范程度低、管理水平欠缺、缺乏自主品牌的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二、 中国健身器材市场现状分析 健身器材常以训练功能多少来分为单功能和综合型多功能两大类,常用的有划船器、健美车、健步机、跑步机、美腰机等,健身器材常以训练功能多少来分为单功能和综合型多功能两大类。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健身器材行业的主要消费市场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欧洲和亚洲是主要增长点,逐渐富裕的人群将会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成为健身器材的主要消费者人群,受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户外个人运动和室内锻炼的运动健身方式,2016-2018年全球训练健身器材市场规模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各国政府为健身器材行业发展提供了较为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这些促进政策和市场环境将进一步提高参加运动健身的人数,推动全球健身器材行业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预计到2025年全球训练健身器材市场规模为148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44.67%。 三、 健身器材行业市场分析 随着消费水平及消费意识的不断提升,传统健身器材单一的机械健身功能难以满足消费者使用需求,逐渐对产品功能性、安全性、智能化、网络化等要求越来越高。现从三大市场数据来了解健身器材行业市场分析。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且经历了新冠疫情的洗礼,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人数也在逐年上升。截至2022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高达4.35亿人,比2021年增加2700万,同比增长6.62%。体育运动参与人数的增加助力健身器材行业发展。 2016-2020年中国训练健身器材行业的销售收入有所波动,期间2018-2019年市场规模出现下降后,2020年因为疫情限制出行使销售收入得到恢复,同比增长32.8%,达395.2亿元,预计2022年将增长至471亿元。 由于健身意识的普及以及收入水平较高,美国、欧盟是目前最为重要的健身器材消费市场之一,且市场发展成熟,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市场竞争格局。去年1-8月我国对外出口金额最大的地区为美国,出口金额达到了22.1亿美元,占比达到了34.78%;其次是英国和德国,出口金额分别达到了3.4亿美元和3.3亿美元,占比依次为5.41%和5.16%。 国民健身意识因为疫情的影响不断加强,由于当下网络的快速发展,在线健身市场数据不断增长。2022年健身器材与AAP绑定,可以提高健身用户粘性,在数据搜集过程中深入发掘用户潜在需求,将不断带动健身行业发展。 四、 健身器材市场占有率不高 健身器材2022年销售达到580亿元以上,目前健身器材自主品牌在国外市场占有率不高,行业成本效益最优化,同时以线上销售为主,3月我国健身器材产品销量增长数倍。以下对健身器材行业市场分析。 随着我国健身相关政策的推行,国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保持增长趋势,从2016年的36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2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49%,2022-2027年中国健身器材踏步机行业投资分析及十四五发展机会研究报告预计2022年将进一步增长至621亿元。 五、 健身器材市场前景广阔 伴随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产业结构转型,体育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之一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得以凸显。国家也密集出台一系列的产业支持政策,推动体育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预计到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0%。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中国体育产业迎来市场化发展的历史机遇。 中国生产的健身器材主要销往国外,国内的健身器材消费市场规模仍然较小。数据显示,中国城镇家庭平均每百户中仅有4套健身器材,普及率尚不足5%;截至2015年底,国内健身俱乐部数量不足4,500家,仅占北美健身俱乐部数量的1/9左右,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增长以及居民健身意识的不断提升,将为中国健身器材消费市场的未来增长提供充足的消费动能,市场前景广阔。 六、 中国健身器材行业市场需求 室内健身器材是指安装在室内,供人们进行健身锻炼的器材,主要包括:跑步机、健身车、动感单车及各类力量训练器材等;室外健身器材是指在室外安装固定,供人们进行健身运动锻炼的器材和设施,主要包括各类路径健身器材。在全球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健身器材行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尽管国民的健身意识有所加强,但事实是目前中国大众体育在很多方面远远落后于人,常年参加健身运动的人口数不足总人口的五分之二,而发达国家体育人口已占人口总数的70%至80%。 中国现在室内体育场所人均占地仅为0.014平方米,室外体育场地人均占地0.027平方米,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边是巨大的需求潜力,而另一边中国的健身器材市场还处于慢热的尴尬境地。 近年来,中国健身行业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增长趋势,2020年中国健身行业市场规模达3362亿元,同比增长8.03%,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3890亿元。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规模上企业),2021年健身器材制造行业完成营业收入478.42亿元,同比增长21.06%,利润总额24.19亿元,同比增长12.25%。据海关统计口径,2021年健身器材出口额89.45亿美元,同比增长35.4%。 目前中国城镇家庭平均每百户仅拥有4套健身器材,普及率尚不足5%,健身器材普及率较低,中国健身器材消费规模远小于欧美发达国家。2016年之后,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内健身热潮日益高涨,消费群体成熟度及健身意识逐步提升,健身器材市场持续升温,我国健身器材消费市场规模将逐步扩大。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在线健身市场规模达3697亿元,同比增长17.5%。预计2022年我国在线健身市场规模将超4000亿元。 七、 健身器材行业竞争格局 就数据来看,全球健身器材行业在2017年,行业前四名份额集中度指标超过了70%!在这当中,爱康所占据的市场份额最高,全球排行第一,为26.8%!李建所占据的市场份额排行全球第二,市场份额为17.2%,必确的所占的市场份额全球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4.4%,泰诺健所占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四,市场份额为11.9%,其他综合的市场份额为29.7%。就此来看,在全球健身器材行业当中,爱康健身器材行业第一,是行业的巨头。 就中国来说健身器材行业高端市场主要都是一些国际品牌,包括了爱康、诺德士、力健、必确、泰诺健等,其中,爱康的市占率最高。中端/中高端市场主要也是被一些国际知名品牌所占据,包括乔山、舒华、英派斯等品牌。而低端市场主要是国内的区域性品牌,就当前来说,低端市场的门槛相对较低。 八、 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 2018-2021年中国体育用品制造行业营收呈波动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体育用品制造行业营业收入为1340亿元,同比增速13.8%,根据市场规模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体育用品制造行业营业收入为1515亿元。2020年疫情促进了健身器材制造业的发展,2020年1-12月,全国体育用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088家,较上月减少2家。从5个子行业看,健身器材制造和专项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营收快速增长,专项体育器材及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实现小幅增长;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从月度营收增速变化看,各子行业营收增速较上月均有加快或降幅收窄。其中,专项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营收434.95亿元(占32.45%),同比增长4.1%;健身器材制造营收395.19亿元(占29.48%),同比增长32.76%;其他体育用品制造营收278.08亿元(占20.75%),同比增长4.15%;球类制造营收141.34亿元(占10.55%),同比下降3.83%;运动防护用具制造营收90.76亿元(占6.77%),同比下降19.06%。 九、 健身器材行业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在古代中国,以哲学家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鼓励人们进行身体运动,让人们认识到,身体静止会导致疾病,而通常的身体锻炼能防止疾病的发生。如何能够保持身体处于好的运行状态,武术适应了这一需求并得到了发展,因为在武术中包含了很多的站立和移动,其特点中就包含步法要求和对动物之间争斗动作的模仿。中国古代除了武术之外,其他形式的身体运动包括射箭、羽毛球、舞蹈、击剑和摔跤也一直存在并得到广泛的传播。 由于根本的指导思想体系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崇尚的都是全面发展的并且能够兼顾身心的运动方式;与此不同的是,现代西方发展起来的健身器材则注重微观环境和对具体的肢体发展。由于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影响,人类文明的共享和交流势不可挡并且对不同文明的接受更加开放和深入。健身器材就是这种外来文明之一。 (一)健身概念进入阶段 中国健身器材行业在80年代以前基本是处于零发展状态,没有健身器材生产,也没有健身器材市场和用户。改革开放以后,国外的文化和产品大量涌向中国,中国开始出现了行业的萌芽。上海体育用品厂开始生产力士牌杠铃等产品,成为中国健身器材制造业的第一批企业,并赞助了1983年6月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力士杯全国男子健美邀请赛。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健身器材开始进入中国台湾市场,包括SportSart,True,Johnson,MagTonic,Pluse……,其中的许多厂商因为为美国及英国厂商进行合作生产配件,随后发展为自创品牌或贴牌生产。 在90年代以前,国内的健身器材主要是杠铃、哑铃之类的产品,在学校、健美俱乐部使用,由体育用品工厂兼顾生产;体育锻炼也主要以对器材要求比较低的球类运动、体操(单双杠、吊环等)及田径(跑步)等方式进行,或者采用传统的运动项目。 1987年中国香港区启棠先生在广州开设悦威健身中心,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健美训练馆。该中心引进了百台先进的健美和健身器械,包括多功能和单功能的健身器以及跑步机、划船机、按摩机和蒸汽浴等,这一举措促进了中国健美界训练工作的革新,结束了只靠杠铃、哑铃等传统器械的时代,同时向中国展示了新的健身器材模式。在接下来的90年代初美国的健身器材进入大陆市场的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多,同时新的健身概念也不断的传入中国。 (二)快速起步阶段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中,吸引外资和出口创汇在促进国经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吸引外资、鼓励出口创汇的政策指引下,90年代出现了健身器材行业的新兴力量。 从美国或者其他地区进入到中国大陆的设备,初期都由中国香港的健身器材代理商(经销商)中转,销售到高级酒店,或者少数酒店直接到中国香港去采购,其他地方很少有这些高档的产品。由于市场上很难看到相关产品,基本没有行业竞争,采购价格非常高。中国香港的代理商开始在大陆广州、北京等主要城市设分支机构,启康和工商国际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两个公司,他们代理了Precor、Cybex、Startrac、Tuffstuf等品牌的产品。进口健身器材昂贵的价格和供不应求的局面,吸引了一些人开始进入到这个行业。 大陆也开始有了专门从事代理的贸易公司(好家庭、信华等),刚开始代理的产品还不属于那些美国的大品牌,只是中国台湾的一些OEM工厂不知名的自主品牌(信华牌、速跑乐、时保雅等),由于在这卖方市场上,产品非常畅销,借助国际上流行的骑马健身器等传入中国的市场机会,这些贸易公司在90年代中期和后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最初的工厂属于作坊式,从力量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