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云浮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广东省云浮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 1.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的关系是( ) A.A.前者就是后者 B.前者指导后者 C.前者反映后者 D.前者决定后者 2.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为(  )。 A.人格 B.能力 C.性格 D.气质 3. “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下列哪种晶质(  )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4.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指的就是()。 A.从众 B.服从 C.依从 D.育从 5. 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6. 著名学前教育家的代表作是(  )。 A.《教育漫话》 B.《爱弥儿》 C.《人的教育》 D.《教育论》 7.教育史上“新三中心”是指( ) A.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B.教材中心、教育中心、课堂中心 C.教师中心、教学中心、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学生中心 8.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下列哪种注意品J()。 A.注意的转移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分散 9.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 ) A.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 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后 10.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干扰属于(  ) A.A.双重抑制 B.前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倒摄抑制 11.教师借助由字母、单词、数字等组成的“纲要信号”图表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把握知识的整体及其内在联系的教学法是(  ) A.导学式教学法 B.“掌握学习”教学法 C.情境教学法 D.沙塔洛夫教学法 12.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 A.A.创造能力 B.抽象思维能力 C.观察力 D.记忆力 13.个体尽力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属于态度的()。()。 A.认知性功能 B.工具性功能 C.价值表达功能 D.自我防御功能 14. 15.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了批判教育学理论,其代表作之一是(  )。 A.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 B.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力》 C.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16.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 ( ) A.A.学习总结和思想总结 B.学期总结和学年总结 C.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D.课内总结和课外总结 17. 第 1 题 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运用(  ) 18.学生上完第一节课后,不受这节课饶有兴趣的内容的影响,自觉地做好上第二节课的准备。这是(  )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起伏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19.社会态度的结构主要有三种成分,即(  )。 A.认知、情感、行动 B.认知、情感、知识 C.情感、知识、认知 D.情感、行动、知识 20.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 A.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B.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C.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D.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二、填空题(20题) 21. 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22. 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23. ______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24. 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________。 25. 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26. 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______的特点。 27.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28. 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29. 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和学生。 30. 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_____。 31. 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_______和_______。 32.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 33.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_____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34. 自我认识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35. 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36.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 37.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 38.记忆过程包含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39.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40. 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_和_______。 三、简答题(5题) 41.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内容是什么? 42.简述影响无意注意的主客观因素。 43.简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观点。 44.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45.什么是记忆表象?分析记忆表象的特点。 四、论述题(5题) 46.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年轻的黄老师每次教完生字后,总是让学生回去把每个生字抄10遍,准备请用“巩固性教学原则”的相关原理分析案例中黄老师的“新规定”出台前后教学效果不同的原因。 47.试论教育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8.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49.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根据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50.论述人格形成的因素。 五、辨析题(5题) 51.发达国家机器大工业生产得到了飞速发展,物质极大地丰富,因此,在这些国家中就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52.我们在制定教育目的时,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又要考虑人的自身发展需要。 53.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54.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55.素质教育是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六、(0题) 56. 在目的冲突中,个人在回避两个有害无利的目标时引起的冲突是(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参考答案 1.C 在学习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时,注意规律是客观的,而原则是要求,是人根据规律提出来的。此外,要注意把这部分内容与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联系起来掌握。 2.B 人格包括性格和气质,属于个性心理倾向性,而能力属于个性心理特征。 3.C 4.A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日常生活中的从众,可以表现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有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 5.A 关于知觉的选择特征特别容易出选择题,因此,要理解知觉每个特征的含义。 6.C 7.AA [解析] A是由杜威提出的教育史上“新三中心”,B是由赫尔马特提出的旧“三中心”。C、D与本题无关。 8.C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求人们同时去注意更多的事物,即所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就叫注意的分配。它是指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的注意特征。 9.C 10.C 11.D 12.B 此题经常出现。同时还应注意智力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创造力。 13.B态度的工具性功能是指个体尽力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态度是社会交换的产物。 14.C 15.B 16.C 17.D 18.D 19.A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倾向。它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成分。 20.B 21.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22.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 23.学科课程学科课程 24.夸美纽斯夸美纽斯 25.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 26.生活化生活化 27.认识 28.强化强化 29.社会知识社会知识 30.混合课混合课 31.评比操行评定评比,操行评定 32.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33.社会问题社会问题 34.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 35.教学价值取向教学价值取向 36.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37.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38.识记 保持 39.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40.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 41. 马斯洛通过研究,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5个层次: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42.影响无意注意的客观因素: (1)刺激物的新异性。 (2)刺激物的强度。 (3)刺激物对比的差异性。 (4)刺激物的变化与运动。 影响无意注意的主观因素: (1)主体的需要、兴趣和期待。 (2)情绪和生理、心理状态的影响。 (3)知识经验的影响。 43.(1)加德纳认为,智力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项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2)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戚分是: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 44.教学的基本任务有: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这是教学的基本任务,其他任务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 (2)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45.记忆表象简称表象,它是人脑重新回忆的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特点:(1) 直观形象性。 (2) 形象概括性。 (3) 模糊、片断、不稳定性。 (4) 个别差异性。 46.(1)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基本含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2)贯彻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②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 ③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 ④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 (3)案例分析:在“新规定”出台之前,黄老师对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要求的理解存在偏差,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巩固方式单一,机械重复训练较多,既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新规定”的实施,表明黄老师已经较好地理解、把握了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内涵及其贯彻要求,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7.从教育与社会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