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釜山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釜山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肯定错误的是  ( )  A.4-甲基-2-戊烯     B.2,2-二甲基丙烷  C.2,3,3-三甲基-2-戊烯   D.4-乙基-2-庚烯 参考答案: C 略 2. 氢阴离子(H-)能和NH3反应:H- + NH3 = NH2- + H2↑根据上述反应事实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NH3有还原性                  B. H-是很强的还原剂    C.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H2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参考答案: B 3.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4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个 B.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 C.1mol苯乙烯(  )中含有的C=C数为4NA     D.7gCn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2NA 参考答案: A 略 4. 三聚氰胺是“三鹿奶粉事件”的罪魁祸首,其结构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H6N6 B、三聚氰胺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位于同一平面上 C、三聚氰胺的二取代物可以有两种 D、三聚氰胺不属于芳香烃 参考答案: B 略 5. 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葡萄糖       B.蔗糖        C.油脂       D.淀粉 参考答案: D 6. 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mol·L-1的CH3COOH与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A.[Na+]+[H+]=[OH-]+[CH3COO-] B.[Na+]>[CH3COO-]>[H+]>[OH-] C.[OH-]=[H+]+[CH3COOH] D.[CH3COOH]+[CH3COO-]=[Na+] 参考答案: B 略 7. 下列关于能层与能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B.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依次排列,而且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 C.同是s能级,在不同的能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不相同的。 D.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但自旋方向相同。 参考答案: A 略 8. 已知:4NH3(g)+5O2(g) 4NO(g)+6H2(g);△H=-1025kJ·mol-1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 C 9. 分子式为C5H10O2的酯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 参考答案: C 略 10. 断肠草(Gelsemium)为中国古代九大毒药之一,据记载能“见血封喉”,现代查明它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其中的毒素很多,下列是分离出来的四种毒素的结构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与④分别互为同分异构体 B.①、③互为同系物 C.①、②、③、④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等物质的量②、④分别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前者消耗氧气比后者少 参考答案: D 略 11. 某高分子化合物的部分结构如图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成该聚合物的单体是CHC1=CHC1 B.聚合物的链节(重复的基本结构单元)为 C.聚合物的分子式为C3H3C13 D.该聚合物可表示为CHC1-CHC1,其中n为定值 参考答案: A 略 12. 关于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CuSO4溶液能产生丁达尔现象,Fe(OH)3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D.CuSO4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参考答案: D 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特性一,溶液无此性质 13. 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B 略 14.        A.图Ⅰ是增大压强的变化情况        B.图Ⅱ是一定是加入催化剂的变化情况        C.图Ⅲ是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        D.图Ⅲ一定是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 参考答案: D 略 15. 下列原子跟氢原子形成的化学键中,极性最强的是(    )。 A.F            B.Cl           C.N            D.O 参考答案:      A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学生用0.1000 mol·L-1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稀硫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取20.00mL待测硫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酞试液 B.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D.取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mL 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的读数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为       ▲      (填序号); (2)上述B步骤操作目的是               ▲               ; (3)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 (4)①达到滴定终点后发现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测定结果会    ▲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 ②取待测硫酸溶液的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没有用该硫酸溶液润洗,测定结果会   ▲   ; (5)请在右边的方框内画出正在排气泡的碱式滴定管(仅画出刻度以下部分): (6)完成3次平行实验,平均消耗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20mL,则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mol·L-1。 参考答案: 24.(10分)答案: (1)ABDCEF(或BDCEAF)(1分) (2)防止滴定管内残留的蒸馏水稀释标准氢氧化钠溶液(2分) (3)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1分) (4)①偏小  ②偏小(各1分) (5)(2分) (6)0.05050(2分)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医用有机物A为一种无色液体,从A出发可发生如下一系列反应。 请回答: (1)化合物F结构简式:                    。 ⑵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⑶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⑷有机物A的同分异体甚多,其中属于羧酸类的化合物,且含有苯环结构的异构体有______ 种 ⑸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H,已知H可以和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且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银镜反应,试写出H的结构简式:                  。E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R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能和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试写出R的结构简式:                                。 参考答案: ⑴化合物F结构简式: ⑵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H3COONa++ H2O ⑶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⑷有机物A的同分异体中属于羧酸类的化合物,且含有苯环结构的异构体有4 种它们分别是 ⑸E为CH3COOH,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H,可以和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且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银镜反应的结构为,CH3COOH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R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能和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结构简式为:HCOOCH3 . 18. 在下图中,E和F分别为电源两极;甲烧杯中盛有100 mL 0.2mol·L-1 AgNO3溶液,乙烧杯中盛有100 mL 0.15 mol·L-1 CuCl2溶液,A、B、C、D均为石墨电极,如果电解一段时间后,发现B极增重1.08g,则 (1)E为________极,C为________极。 (2)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析出气体________mL。(标准状况) (3)若乙烧杯溶液体积不变,则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变为          mol·L-1。 (4)甲烧杯中滴入石蕊试液,________极附近变红(填A或B);如果继续电解,在甲烧杯中最终得到________溶液(填溶质的化学式)。 参考答案: (1)正     阳      (2)4OH--4e-===2H2O+O2↑  56     (3)0.1       (4)A   HNO3 试题分析:(1)甲烧杯中B极增重,说明B极有Ag析出,则B是阴极,所以A是阳极,E是电源的正极,F是电源的负极,D是电解池的阴极,C是电解池的阳极; (2)甲烧杯是电解硝酸银溶液,所以A极是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B极增重1.08g,说明析出Ag的物质的量是0.01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01mol,则产生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0.01mol/4=0.0025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0025mol×22.4L/mol=0.056L=56mL; (3)乙烧杯是氯化铜溶液,电解氯化铜溶液,阳极的产物是氯气,阴极的产物是Cu,当有0.01mol电子通过时电解CuCl2的物质的量是0.01mol/2=0.005mol,原来溶液中CuCl2的物质的量是0.1L×0.15 mol·L-1=0.015mol,则溶液中还剩余CuCl2的物质的量是0.015-0.005=0.01mol,所以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变为0.01mol/0.1L=0.1mol/L; (4)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是酸,A极上是氢氧根离子放电,氢离子浓度增大,酸性增强,所以A及附近的溶液变红;电解硝酸银溶液的总方程式为4 AgNO3+2H2O4H NO3+O2↑+4Ag,所以最终得到的溶液是硝酸溶液。 考点: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正负极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与计算,电极产物的判断 19. (8分)已知在柑橘、柠檬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且已知柠檬酸中只含C、H、O三种元素。 取柠檬酸19.2 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CO2和H2O分别为26.4 g和7.2 g,现对该物质进行质谱分析,可获得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2。请回答: (1)通过计算,可获得柠檬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2) 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可知柠檬酸分子中含有—COOH和—OH。 (3) 再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发现有4个吸收峰,其峰面积之比为4∶2∶1∶1。综合以上信息, 写出柠檬酸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柠檬酸与有机物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20的酯类物质。 写出A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