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LCD模组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举报
资源描述
TFT-LCD模组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 新型显示器件行业需求情况 我国显示器件(面板)企业在2021年贡献了全球39%左右的营收和营业利润,以京东方、TCL华星、深天马、利亚德等为代表的中国显示企业迅速成长,成为行业翘楚。 二、 未来新型显示器件市场 新型显示作为智能交互的重要端口,已成为承载超高清视频、物联网和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和基础,是全球各国及地区近年来竞相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中国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快速增加,TFT-LCD产能全球第一,OLED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有多达十余条G6代AMOLED生产线处于在建或者规划状态。 数据显示,国新型显示器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995亿元,新型显示产业是电子信息领域的核心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市场主流的显示技术是平板显示技术。液晶显示技术作为最主要的平板显示技术,推动着平板显示技术不断革新和升级。电视应用是新型显示市场权重最高的应用之一,从现有格局看,高清化、低成本化是电视液晶、OLED、激光等大屏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智慧城市、智能网联汽车以及虚拟现实等行业的兴起,使新型显示的应用范围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格局。 新型显示器件产业一直向着更高清、更节能、更便捷的方向发展,新型显示技术也将呈现出更先进、工艺更复杂、集成度与精细化程度更高的特点,伴随而来的良率问题对检测设备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相关设备能够实现无人化操作、产品在产线中一步到位完成生产及自动化检测环节,推动检测设备的自动化、集成化发展趋势。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大陆AMOLED行业Array制程检测设备厂商销售额前三位分别为HBTechnology、YangElectronic和DIT,国产化率约为8%;2021年中国大陆AMOLED行业Cell/Module制程检测设备厂商的销售额前三位分别为华兴源创、精测电子和精智达,国产化率已达86%。 我国新型显示器件检测设备市场主要企业包括显示器件产业起步较早且发展成熟的韩国企业、日本企业、中国台湾地区企业以及迅速发展的中国大陆地区企业。新型显示器件Array制程的检测系统市场仍然由韩国HBTechnology、韩国YangElectronic、韩国DIT、以色列Orbotech、日本VTechnology等境外供应商占据主要份额。在Cell制程和Module制程,韩国YWDSP、韩国ANI等境外企业曾是新型显示器件厂商主要设备供应商。 三、 显示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数字化已经深入人们的娱乐、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场景,显示器市场持续升温,消费者对显示器的要求趋于多元化,如尺寸、超窄边框、曲面屏、高刷新率、高分辨率等等。 未来,当显示在透明和柔性上获得突破,将会极大地拓展显示应用空间,透明显示产品可应用于商业零售橱窗、剧院、酒店等。内容呈现灵活多样,定制化显示需求不断攀升。 从未来的内容需求和应用场景来看,有游戏、短视频、车载、医疗等越来越灵活多样的显示应用,内容需求推动整机需求,整机需求推动显示器件的需求。因此高对比度、高分辨率、高刷新率、低功耗、柔性化和异形化、3D等等,都成为未来的显示需求。 四、 新型显示器件行业概况 新型显示的主打方向还是手机、电视。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屏幕成为竞争焦点,差异化发展是各家手机企业竞相追逐的重点。折叠屏作为产业发展的下一个热点,将手机与平板电脑合二为一,不仅极大提升了智能终端的使用范围,同时也将成为引领产业转型的方向。与此同时,新型显示产业链上游材料设备环节也取得重大突破。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新型显示产业的重要一极,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东南沿海以及成渝鄂等地区为代表的新型显示产业格局。未来,随着韩国TFT-LCD产能的逐步退出,全球新型显示产能将加速向中国转移。 五、 显示器器件分类 显示器是电子计算机最重要的终端输出设备,是人机对话的窗口。显示器有电路部分和显示器件组成,采用何种显示器件,决定了显示器的电路结构,也决定了显示器的性能指标。传统的电压或电流表头就是一个典型的指示器件,它广泛用于稳压电源、万用表等仪器上。随着电子仪器的自能化水平提高,电子显示器件的使用日益广泛,主要有发光二极管、数码管、液晶显示器、荧光屏等。新型显示是智能交互的重要端口,是承载超高清视频、物联网和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和基础。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加速兴起,显示行业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融合,使得市场下游需求不断扩张。同时政策利好接连不断,例如2021年3月财政部、海关总署和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2021-2030年支持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同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百城千屏超高清视频落地推广活动的通知》;11月;国家电影局于11月发布了《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上述政策均对新型显示有着推动作用。上述环境背景下,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总投资已超过1.3万亿元,大陆地区面板产能占全球比重超过60%,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面板生产基地。2021年我国大陆地区新型显示产业产值有望达到5100亿元,同比增长14%以上。 相关企业注册量快速增加。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型显示企业注册量由2017年的606家增至1691家,年均复合增长率29.2%。2022年1-4月,我国新型显示新增相关企业643家。 各类新型显示研发的持续投入,推动行业内新型显示专利技术持续更新,技术实力不断增强。2017-2021年我国新型显示专利申请数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型显示专利申请数量从2019年的110项增至242项。2022年1-4月,我国新型显示相关专利4项。 六、 微型显示器行业快速发展,硅基OLED有望成为广泛应用的技术类型 微型显示器指尺寸小于1英寸的显示器,是显示器件的重要分支。不同于传统的PMOLED及AMOLED显示技术,应用于微型显示器领域的OLED技术被称为硅基OLED,其是以单晶硅作为驱动背板而制作的OLED显示器件,将传统外置邦定的显示芯片集成在硅基背板中,像素尺寸为传统显示器件的1/10,精细度远远高于传统器件。硅基OLED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分辨率高等优点,主要应用于近眼式显示和投影显示系统,包括HMD、HUD、EVF等产品领域。目前,其在消费类领域的应用包括VR眼镜和EVF,专业市场应用包括物流仓储管理的AR智能眼镜等。 (一)预计OLED成为微型显示主要应用技术,亚太地区占比最高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TM的研究报告,2020年至2025年,OLED微型显示器市场规模增长最为迅速,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1.2%,预计2025年将实现16.39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并超过LCD与LCoS成为微型显示器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类型。 在亚太地区,政府的大量投资加速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行业和机构的研发活动驱动OLED微型显示器行业的技术创新,经济发展以及人口基数则促进了消费需求,使得亚太地区持续引领OLED微型显示器的发展方向。 (二)近眼显示设备的应用推动OLED微型显示的发展 近眼显示设备(NTE)包括电子取景器和头戴显示器等设备,这些设备结构紧凑、重量轻,具有便携性。OLED微型显示器与这类电子设备的集成最能体现其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分辨率高等特点。根据MarketsandMarketsTM的数据,2025年,近眼显示设备用OLED微型显示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3.94亿美元。 目前,微型显示器在照相机和EVF应用中的需求比在HMD中的需求更多,而HMD是微型显示器未来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增长最为迅速的领域。EVF是一种相机取景器,主要应用于数码相机和摄像机中。与采用LCD微型显示技术的传统EVF相比,采用硅基OLED显示技术的EVF具有高对比度、宽色域和高速响应等性能,进一步提高了数码相机的取景拍摄效果。目前,SONY已将OLED微型显示器应用于其高端数码相机的电子取景器中。 HMD是一种戴在头上作为头盔或耳机的设备,用户可以在视野中获取图像、数据和其他信息。HMD可以通过光学系统放大微型显示器上的图像,进行视觉成像,进而在观看者眼中呈现大屏幕图像,实现VR、AR等不同效果。OLED微型显示器体积小、功耗低,有助于缩小HMD的尺寸,不仅可以开发出紧凑、轻便的器件,而且可以保证较长的使用时间。 近眼显示设备中广泛应用了VR、AR技术,其均为把虚拟世界直接凝实为人类感知的技术。VR技术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通过近眼显示提供浸入式体验,目前其主要应用于娱乐领域,包括娱乐游戏、赛事直播等领域。特别是在娱乐游戏行业,VR的渗透正在迅速增长。2016年,索尼推出了消费级的VR电子游戏机PlayStationVR,推动了VR技术在终端应用的发展。 AR技术则为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物体实时叠加到真实世界、真实环境中,使得虚拟与真实的物体在同一个画面或空间中同时存在。随着计算技术的进步,AR设备也将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教育、消费电子、娱乐等领域。总体来看,未来近眼显示设备的技术逐步成熟、下游应用范围广泛,将有力带动OLED微型显示产品的需求。 七、 新型平板显示行业发展状况 (一)当前新型平板显示技术的主要类别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平板显示器(FPD)被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手机、车载显示、仪表设备等领域。目前,全球显示器件行业已经进入平板化阶段。随着显示技术的持续发展及下游市场对显示屏需求的不断增加,整个FPD市场呈现快速成长、技术更迭的趋势。以TFT-LCD、OLED技术为首的新型平板显示技术实现产业化,并逐步占据市场。其中TFT-LCD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具有较大产业规模基础,而OLED由于采用自发光技术,具有对比度高、超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驱动电压低、环境适应能力强、可柔性、可透明等优点。 (二)当前市场上主要的新型平板显示技术路线 目前新型平板显示器件主要应用的技术路线包括OLED、LCD、电子纸、LED等。 1、OLED显示技术特点 OLED属于载流子注入型发光,其发光原理为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于电场的驱动下通过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的注入,在有机发光材料形成激子并将发光分子激发,后者经过辐射弛豫而发出可见光。OLED发光的全物理过程涉及载流子的注入、输运以及激子的扩散等,大体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载流子注入、载流子迁移、载流子复合产生激子、激子复合产生光子以及光子逃离发光层产生发光。 OLED作为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拥有众多优良特性。OLED显示技术画质较高,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宽色域等高画质显示的特点。除此之外,基于自发光、无需使用背光源的特性,使得其无视角限制,显示视角可达160度以上,并且模组整体厚度较小,响应速度快;基于有机材料层天然具有柔性、基板可使用柔性材料的特性,使得其柔性化较易实现;基于全固态模组结构、无液态材料使用的特性,其温度范围广,尤其是低温特性良好,相比TFT-LCD不存在低温状态下液体材料易凝固的问题。总体而言,OLED具高画质(高对比度、高亮度、宽色域)、无视角限制、超薄、响应速度快、可卷曲、工作温度范围宽等特性。 一般而言,按背板驱动方式的不同,OLED技术可分为主动式驱动背板(AMOLED)、被动式驱动背板(PMOLED)以及集成式驱动背板(硅基OLED)。其中AMOLED显示品质较佳、反应速度较快,主要面向量产规模较大的中大尺寸显示屏,包括智能手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和电视。PMOLED具有高亮度、生产成本较低的特性,因此多用于多样化的定制产品市场,以中小尺寸的显示屏为主,如医疗健康、家居应用、消费电子、车载工控、安全产品等。硅基OLED属于前沿显示技术,具有分辨率高、体积小等特性,应用于微型显示面板,适用于近眼显示场景,可用于电子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