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夕阳民族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夕阳民族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多选)在电梯内,某人发现体重计上的示数比自己正常体重减小了10%,则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g=10m/s2) (   )    A.电梯以9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电梯以1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C.电梯以1 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D.电梯以9 m/s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参考答案: BC 2. 两个力F1=30N与F2=20N,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的合力可能是 A.40N   B.30N  C .50N   D.10N  参考答案: CD 3. 如图所示,两轮用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图中有A、B、C三点 这三点所在处半径,则这三点的向心加速度 的关系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4. (单选)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 A.米、牛顿、千克 B.千克、焦耳、秒 C.米、千克、秒    D.米/秒、千克、牛顿 参考答案: C 5. 关于电势和电势能的关系,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点电势高,说明该点电势能大; B、某点电势高,说明该点电场做功本领强; C、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势能减少,则电势一定降低; D、负电荷在电场中无初速度,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电势能一定减少,同时它一定是从电势低处移向电势高处. 参考答案: AB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如图上右图所示,氢气球重10N,空气对其浮力为16N,由于受水平风力的作用,使氢气球的绳子和地面成θ=60°,由此可知,绳子拉力为______N,水平风力是______N。 参考答案: N,N 7. 地球半径为R,距地心高为h有一颗同步卫星,有另一个半径为3R的星球,距该星球球心高度为3h处一颗同步卫星,它的周期为72h,则该星球平均密度与地球的平均密度的比值为                 . 参考答案: 8. 真空中A、B两个点电荷电量分别为+2q和+q,相距r,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处的场强的大小为              ,方向为            (填“由A指向B”或“由B指向A”)。 参考答案: ,   由A指向B   9.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6    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点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    (用L、g表示),其值是    (g取10 m/s2)。小球在B点的速率   为    。(取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2 0.80 m/s 1.0 m/s 10. 下图是甲物体的位移图象和乙物体的速度图象.试根据图象求出从A→B→C→D的各段时间内,甲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       m , 乙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      m 参考答案: -2  16 11. 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10m/s2,那么: (1)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     Hz; (2)小球做平抛运动初速度的大小是     m/s; (3)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 参考答案: 解:(1)在竖直方向上有:△h=gT2,其中△h=(5﹣3)×5cm=10cm=0.1m, 代入求得:T==0.1s, 那么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10Hz; (2)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有:s=v0t,其中s=3l=15cm=0.15m,t=T=0.1s, 代入解得:v0==1.5m/s.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在B点有: vBy===2m/s 所以B点速度为:vB===2.5m/s 故答案为:(1)10; (2)1.5; (3)2.5. 【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分析】正确应用平抛运动规律: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利用在竖直方向上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等于常数解出闪光周期,然后进一步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论求解. 12. 汽车沿半径为R的圆形跑道匀速率行驶,设跑道的路面是水平的,使汽车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路面对汽车的 提供的,若此力的最大值是车重的0.1倍,跑道半径R=100 m,g=10 m/s2,则汽车速率的最大值不能超过        km/h. 参考答案: 13. 小文同学在探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时,将一条形磁铁放在桌面的不同位置,让小钢珠在水平桌面上从同一位置以相同初速度v0运动,得到不同轨迹,图中a、b、c、d为其中四条运动轨迹,磁铁放在位置A时,小钢珠的运动轨迹是   (填轨迹字母代号),磁铁放在位置B时,小钢珠的运动轨迹是   (填轨迹字母代号).实验表明,当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参考答案: b,c,不在 【考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分析】首先知道磁体对钢珠有相互吸引力,然后利用曲线运动的条件判断其运动情况即可. 【解答】解:磁体对钢珠有相互吸引力,当磁铁放在位置A时,即在钢珠的正前方,所以钢珠所受的合力与运动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其运动轨迹为直线,故应是b; 当磁铁放在位置B时,先钢珠运动过程中有受到磁体的吸引,小钢珠逐渐接近磁体,所以其的运动轨迹是c; 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小球的速度在一条直线上时,其轨迹是直线;当不在一条直线上时,是曲线. 故答案为:b,c,不在.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下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⑴比较这两种方案,___________(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图(丙)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该纸带是采用__________(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 ⑶图(丁)是采用(甲)方案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计算图中N点速度时,几位同学分别用下列不同的方法进行,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1)甲、 甲方案中摩擦力较小,(2)4.8 m/s2、乙,(3)BC 15.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时间间隔     B.平均速度    C.位移     D.瞬时速度 参考答案: AC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所示,一儿童玩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幼儿用与水平面成53°角的恒力拉着它沿水平面运动,已知拉力F=4.0N,玩具的质量m=0.5kg,经过时间t=2.0s,玩具移动了距离x=4.8m,这时幼儿松开手,玩具又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取g=10m/s2.sin53°=0.8,cos53°=0.6) (1)玩具在松手之前的加速度? (2)全过程玩具的最大速度是多大? (3)松开手后玩具还能滑行多远? 参考答案:   (1)2.4m/s2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cos53°-μ(mg-F·sin53°)=ma① 根据运动学公式知x=at2② vm=at③ 由①②③解得μ=0.67 vm=4.8m/s (3)松手后玩具滑行的加速度a1=μg=6.7m/s2 滑行距离x==1.7m. 17.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2009年8月15日,全国开始了“集中整治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专项行动.这是因为一般驾驶员酒后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1~0.5s,易发生交通事故.图示是《驾驶员守则》中的部分安全距离表格(如图所示).请根据该图表回答下列问题(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驾驶员的反应时间. (2)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相同,请计算出表格中A的数据. (3)假设在同样的路面上,一名饮了少量酒后的驾驶员驾车以72km/h速度行驶,在距离一学校门前52m处发现有一队学生在斑马线上横过马路,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2s,会发生交通事故吗? 车速v (km/h) 反应距离 s(m) 刹车距离 x(m) 停车距离 L(m) 40 10 10 20 60 15 22.5 37.5 80 A 40 60 参考答案: 解:(1)由第一组数据, (2)s3=v3t= (3)刹车的加速度 一名饮了少量酒后的驾驶员刹车: 匀速:s=v(t+t')=20×(0.9+0.2)m=22m 减速: L=s+x=20m+32.4m=52.4m>52m 会发生交通事故. 答:(1)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9s; (2)表格中A的数据是20; (3)会发生交通事故.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分析】刹车问题包含了两个运动组成:先匀速直线运动,后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止.观察分析数据得出,反应时间和减速的加速度是相同. 18. 天文观测到某行星有一颗以半径R、周期T环绕该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已知卫星质量为m.求: (1)该行星的质量M是多大? (2)如果该行星的半径是卫星运动轨道半径的1/10,那么行星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多大? 参考答案: (1)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  (1) ……………………3分 ……………………2分 (2) 在行星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2) ……………………3分                   联立(1)(2)得: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