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朝阳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朝阳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 1.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复式教学 2.学生效仿教师提供的示范操作动作,在头脑中形成有关操作活动的动觉映像,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 (  ) A.A. 操作整合 B. 操作模仿 C. 操作熟练 D. 操作定向 3.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称之为( ) A.全面发展 B.片面发展 C.智能发展 D.思维发展 4.当创造性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是(  )。 A.A.创造性思维 B.创造性想象 C.灵感 D.空想 5.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 A.生物界 B.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C.生产劳动 D.动物本能 6.把“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家是(  ) A.赞科夫 B.布鲁纳 C.凯洛夫 D.杜威 7.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 A.创造能力 B.观察力 C.记忆力 D.抽象思维能力 8.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A.A.练习 B.感知 C.活动 D.思维 9.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 A.道德的活动 B.品德的活动 C.政治素质的活动 D.法纪观念的活动 10.在我国现代学制沿革中,最早明令废除受教育权性别和职业限制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1.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 A.提高国民学历水平 B.提高国民素质 C.提高国民创造力 D.提高国民体质 1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主体性 D.示范性 13. 了解智力活动的动作结构,明确活动的方向的阶段是(  )。 A.原型定向 B.原型动作 C.原型内化 D.动作定向 14. 第 9 题 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知识而智力训练无关紧要的理论是(  ) 15.提出“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是在(  ) A.1951年 B.1958年 C.1966年 D.1985年 16. 第 1 题 在德育工作中,要统一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建立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这主要遵循的德育原则是(  ) 17.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 A.课程设置 B.课程目标 C.课程内容 D.课程结构 18.心理咨询工作任务的侧重面是( ) A.预防与促进 B.补救与矫正 C.发展与教育 D.治疗与补救 19.当你在电视广告中看到某演员时,能确认他曾饰演过的角色。这种现象属于(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20.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之前的基础的评价是(  )。 A.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发展性评价 二、填空题(20题) 21.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是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以__为基础,受意识能动调节支配和__。 22. 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_______和_______。 23.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 24. 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25. 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26. 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_和_______。 27.我国1902年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 28.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_____。 30. 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31.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32. 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3. 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______的特点。 34.记忆过程包含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35. 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___________构成。 36. 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和学生。 37. 自我认识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38. 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39.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40. 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三、简答题(5题) 41.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主要有哪些? 42.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内容是什么? 43.教师的作用是什么? 44.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 45.简述教育的属性。 四、论述题(5题) 46.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地理课上,为了使学生理解有关经纬线的概念和意义,某老师说:“在浩瀚的太平洋上,一艘远洋轮船出现了严重的故障,在自救无果的情况下,船长拿起电话,向总部求救。如果你是船长,你怎么说呢?” 一学生作打电话状:“喂,总部,我们出事了,快来救我们。” “我是总部,请报告你们的位置。”教师追问。 该生迟疑了一下,小声回答了一句:“我们在太平洋上。” 他的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笑呢?” “太平洋那么大,到哪里找呢?”学生回答道。 “是呀,救援人员怎样才能找到在太平洋上出事的船呢?” “应该报告船的准确位置!” 于是老师把“如何在地球上确定某一位置”的问题抛给学生来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们从探讨如何描述自己的座位。到街道门牌号;从电影票上的座位号,到平面直角坐标系…… 就这样,关于经纬线、经纬网的概念和意义被学生们理解了。 问题:该教师的教学突出体现了哪个教学原则?为什么?试结合本案例谈谈该原则的贯彻要求。 47.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请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启发性教学原则”。 48.试述教育的社会属性。 49.怎样组织复习才能克服遗忘,提高记忆效果? 50.试分析态度的理论。 五、辨析题(5题) 51.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的“序”是指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 52.知识多了,智力自然就提高了。 53.后进生是班级里最差的学生,无法转化。 54.注意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效率上的特征。 55.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还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六、(0题) 56. “前怕狼后怕虎”指的是哪种意志品质 A.盲从与独断 B.任性与怯懦 C.顽固与执拗 D.优柔寡断 参考答案 1.A 2.B 3.A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4.C 5.C 6.A 7.D 8.A 9.B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10.C 11.B 12.D 13.A (1)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要掌握,并且熟悉每个阶段的含义。 (2)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是智力技能的三个阶段,要了解每个阶段的定义和教学要求,可以做到举一反三。同样,操作技能的四个阶段的主要特点也要了解。 14.D 15.B 16.D 17.A A课程设置,这是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而B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意图。 C课程内容的构成通常包括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练习册等。 D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 18.A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困惑的正常人,而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心理咨询所遵循的主要是发展与教育模式,而心理治疗所遵循的主要是医疗模式,心理咨询重在预防和促进,心理治疗重在补救与矫正,所以答案选A。 19.C 20.A 21.随意运动 克服内外困难 22.评比操行评定评比,操行评定 23.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24.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 25.强化强化 26.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 27.壬寅学制 28.概念,判断,推理 29.混合课混合课 30.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31.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32.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 33.生活化生活化 34.识记 保持 35.制度文化 36.社会知识社会知识 37.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 38.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39.认识 40.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 41.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 (1)说理教育。 (2)榜样示范。 (3)实践锻炼。 (4)陶冶教育。 (5)指导自我教育。 (6)品德评价。 42.马斯洛通过研究,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 5个层次: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43.①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 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③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 44.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45.(1)教育的本质属性 ①教育是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或称教育是人的社会化过程。 ②教育培养人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进行的。 ③这种培养人的过程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社会要求-二种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 (2)教育社会属性 ①教育具有永恒性。 ②教育具有历史性。 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46.(1)该教师的教学突出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该教师为使学生理解有关经纬线的概念和意义,先抛出轮船在大洋中出现故障如何求救的问题,吸引学生们主动参与进来,从解决这一具体问题出发,引申拓展,进而理解经纬线的知识。这一过程符合启发性教学原则。 (2)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是: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少而精”,起到“点”和“拨”的作用。 ③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47.(1) 含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2) 依据:它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上的反映。 (3) 贯彻要求:第一,讲解要少而精,抓住重点和难点;第二,加强学习的目的性的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三,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