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郊区城镇职业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郊区城镇职业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银,洗涤时,选用试剂是 A.浓氨水      B.盐酸        C.稀硝酸        D.烧碱 参考答案: C 2.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则此有机物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 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酯化反应;⑤水解反应;⑥氧化反应;⑦中和反应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 C 略 3. 检验牙膏中不溶于水的成分中含有Al(OH)3,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取滤渣加入稀氨水中,不能溶解 B.取滤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能溶解 C.取滤渣加入盐酸中,能溶解 D.将滤渣平均分成两份,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中,均能溶解 参考答案: D 牙膏中的摩擦剂主要成分为磷酸钙或碳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等,加稀氨水均不溶解,故无法检验;加氢氧化钠能溶于水的可能是Al(OH)3或SiO2,加盐酸能溶解的可能是Al(OH)3和CaCO3,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的为Al(OH)3。 4. 下列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中,正确的是 A.MgO>CaO, NaCl >KCl            B.HI>HBr>HCl>HF C.金刚石 >晶体硅 >碳化硅          D.纯铁>铁铝合金>Rb>K>Na 参考答案: A 略 5.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1:4的化合物是(    )     参考答案: C 略 6.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C.平衡不移动,只是B的浓度减少了        D.a>b 参考答案: B 略 7. 下图是向100 mL的盐酸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图。根据图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原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B.x处为0.1 mol的NaOH溶液    C.原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D.x处为0.01 mol的NaOH溶液 参考答案: AD 8. 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酸性:HClO4 < HBrO4 < HIO4 B.碱性强弱:KOH > NaOH > LiOH C.稳定性: HCl > PH3 > H2S D.氧化性:I2 > Br2 > Cl2 参考答案: B 略 9. 如下表所示,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与主要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   不纯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苯(甲苯) KMnO4(酸化),NaOH溶液 分液 B NH4Cl溶液(FeCl3) NaOH溶液 过滤 C 乙酸乙酯(乙酸) KOH溶液,水 分液 D 苯(苯酚) 浓Br2水 过滤 参考答案: A 略 10. 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    ) A.Al3+               B.CH3COOH                         C.K+             D.HCl 参考答案: C 略 11. 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镍(Ni)镉(Cd)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碱性电池,至今仍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但由于镉是致癌物质,故镍镉电池有逐渐被其它可充电电池取代的趋势。镍镉电池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溶液,电池在充、放电时的工作原理为: Cd(s) + 2 NiOOH(s)+2 H2O(l)      Cd(OH)2(s) + 2 Ni(OH)2(s) 下列关于镍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的负极反应是:Cd(s) - 2e-+2OH-(aq)=Cd(OH)2(s) B.充电时的阳极反应是:Ni(OH)2(s) - e-+OH-(aq)=NiOOH(s)+H2O(l) C.放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正极有1 mol NiOOH被还原 D.电池工作时,负极区pH增大,正极区pH减小,但整个电池的pH基本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 D 略 12. 微型钮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电极反应为: 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 根据上述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pH增大     B.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     C.Zn是负极,Ag2O是正极     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参考答案: C 略 13. 将氯气通过软管通入鼠洞中,可以用来消灭田鼠。此过程利用了下列哪些氯气的性质  ①黄绿色②密度比空气大③有毒④易液化⑤溶于水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③⑤④ 参考答案: 略 14. 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醋可以作为防腐剂和调味剂 B.NaNO2可能致癌 C.甲醛是一种很好的食物防腐剂 D.苯甲酸钠可用作食品添加剂 参考答案: C 15.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锌和稀硝酸反应:Zn+2H+=Zn2++H2↑   B. 碳酸钡和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C. 氯气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   D. 氯化铝和过量的氨水反应:Al3++3OH﹣=Al(OH)3↓ 参考答案: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A.硝酸为强氧化性的酸,锌与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气体,不会生成氢气; B.碳酸钡为难溶物,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需要保留化学式; C.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D.氨水为弱碱,一水合氨不能拆开,需要保留分子式. 解答: 解:A.锌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一氧化氮气体和水,不会生成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Zn+8H++2NO3﹣═3Zn2++2NO↑+4H2O,故A错误; B.碳酸钡属于难溶物,应该保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H2O+CO2↑,故B错误; C.氯气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C正确; D.氯化铝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一水合氨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1分)乙醇的沸点是78℃,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乙醚的沸点为34.6℃,难溶于水,在饱和Na2CO3溶液中几乎不溶,乙醚极易燃烧。实验室制乙醚的反应原理是    (1) 图甲和乙是两套实验室制乙醚的装置,选装置     最合适,理由是                                         。 (2) 反应液中应加入沸石,其作用是                                。 (3) 反应中温度计的位置是                                                  。 (4) 用装置乙制得的乙醚中可能含有大量的杂质,这杂质是                    ,除去这种杂质的简易方法是                                             。 (5) 如果温度太高将会发生                   反应,产物是                    。 参考答案: (11分)(1)乙;(1分)冷却效果好,乙醚远离火源。(3分) (2)防止暴沸。(1分)      (3)插入反应物液面以下,但不能触及瓶底。(2分) (4)乙醇;(1分)将其与饱和Na2CO3溶液混合,后静置分液。(2分) (5)消去;(1分)乙烯(1分)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高温杀菌的原理是利用                                                    。 参考答案: 高温使蛋白质变性 18. (1)氢氧化铝Al(OH)3是一种治疗胃酸(含盐酸)过多的药物,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原理:                                                                           。 (2)炒菜时,经常加入少量的料酒(含乙醇)和醋,可使菜变得香醇可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原理:                                                             。 (3)NaHCO3是制作糕点的常用疏松剂,写出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CH4与Cl2在光照条件下能生成CH3Cl,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灰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此过程中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略 19. (8分)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1) 由苯制溴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由乙炔制聚氯乙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杯状化合物A可作为金属离子配合物的配体,其结构如图: 选用均不超过10个碳原子的两种有机物为原料,经缩合生成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8分)(1)(2)略  (3) 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