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金岭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山东省威海市金岭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在一定条件下,能说明可逆反应X(g)+Y(g)  Z(g)+W(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 X、Y、Z、W的浓度保持不变 C. X的消耗速率与Z的生成速率相等     D. c(X) · c(Y) = c(Z) · c(W) 参考答案: 略 2.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米汤(淀粉)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酸钾(KIO3) B.鱼、肉、虾等食品用福尔马林防腐保鲜 C.利用葡萄糖和银氨溶液,可在玻璃上镀银 Ks5u D.缺碘会产生贫血,常在酱油中补碘 参考答案: C 略 3. 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D 4.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标况下,11.2L的SO3含有1.5NA个氧原子 B.NA个CO2的质量为44g?mol-1 C.0.5 mol·L-1CuCl2溶液中含Cl-数为 NA D.1L1 mol·L-1 Na2CO3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数目一定大于NA 参考答案: D 略 5. PCl3 的分子结构是 (    ) A、平面三角形,键角小于120° B、平面三角形,键角为120° C、三角锥形,键角小于109°28′ D、三角锥形,键角为109°28′ 参考答案: C 略 6.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①C(s)+O2(g)===CO2(g)   △H1           C(s)+O2(g)===CO(g)  △H2 ②  S(g)+O2(g)===SO2(g)△H1           S(s)+O2(g)===SO2(g)   △H2 ③H2(g)+O2(g)===H2O(l)  △H1          2H2(g)+O2(g)===2H2O(l)  △H2 ④CaCO3(s)===CaO(s)+CO2(g)  △H1     CaO(s)+H2O(l)===Ca(OH)2(s)  △H2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C 略 7. 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参考答案: C 略 8. 为了探索月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的痕迹,需要分析月球岩石中是否包藏有碳氢化合物(当然这仅仅是探索的第一步)。科学家用氘盐酸(DCl)和重水(D2O)溶液处理月球的岩石样品,对收集的气体加以分析。结果只发现有一些气体状态的碳氘化合物。这个实验不能用普通盐酸的理由是(  ) A.普通盐酸的酸性太强 B.普通盐酸具有挥发性 C.普通盐酸无法和岩石中的碳化物反应 D.无法区别岩石中含有的是碳化物还是碳氢化合物 参考答案: D 解析:此处用DCl和D2O的目的,是利用D区别于H,便于区别月球岩石中含有碳化物还是碳氢化合物。故选D。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  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 C. 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参考答案: D 略 10.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可以使用排水法收集氨气 B.Na2O2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键 C.金属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一定被氧化 D.Na2CO3饱和溶液中持续通入CO2气体有固体析出 参考答案: A 略 11.  下列元素中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   A.O             B.B           C.C           D.N 参考答案: D 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第一电离能。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小,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大。但氮的第一电离能缺大于氧的,所以答案选D。   12. 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共5g,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12.5倍,该混合气通过Br2水时,Br2水增重4.2g,则组成该混合气的可能是 A.甲烷、乙烯    B.丙烷、丙烯    C.乙烷、乙烯   D.甲烷、丙烯 参考答案: 略 略 13. 在铁的吸氧腐蚀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上进行的电极反应是    A.4OH- — 4e  =  2H2O + O2↑    B.2H+ + 2e  =  H2↑    C.2H2O + O2 + 4e =  4OH-         D.Fe — 2e  =  Fe2+ 参考答案: C 略 14. 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喝纯净水,有关纯净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D.用催化剂可将它变为汽油 参考答案: C 15.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热条件下,1mol稀HN03与足量Cu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B.常温常压下,14Gn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C.常温下,1mol/L(NH4)2S04溶液中含NH4+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11.2 LH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5NA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某校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与四氧化三铁反应制取铁粉。(装置中的铁架台、铁夹等必要的夹持仪器在图中均已略去) (1)烧瓶A中常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                    ,B中石棉绒的作用                                      ,小试管C的作用是                     。 (2)反应开始时先点燃       处(填A或B)酒精灯,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               ,E管中的反应开始后,在F出口处应                      。 (3)写出高温下Fe 与H2O(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实际上是可逆反应,试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加以解释本实验中是如何实现Fe向Fe3O4的转变的                                                                 。 (4)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简述证明滤液中含有Fe3+的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防止液体暴沸;增大铁粉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冷凝水蒸气。 (2)A;检验氢气的纯度;点燃氢气。(3)(2分); 实验中不断通入水蒸气增大反应物浓度,并移走氢气减小生成物浓度,从而使反应正向进行。 (4)取滤液少量,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即证明含有Fe3+。 试题分析:(1)烧瓶的作用就是加热液体或者对液体进行蒸馏,为了防止液体暴沸,常加入碎瓷片;B中发生反应,为了增大铁粉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常放入石棉绒;因为利用产物H2进一步与四氧化三铁反应制取铁粉,所以需要将未反应的水蒸气除去,所以小试管C的作用是冷凝水蒸气;(2)因为氢气不能排放到空气中,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容易发生爆炸,所以反应开始时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E管中的反应开始后,在F出口处应点燃氢气。(3)高温下Fe 与H2O(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了使上述反应向右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以不断通入水蒸气增大反应物浓度,并移走氢气减小生成物浓度,从而使反应正向进行;(4)根据Fe3+的检验方法,最佳试剂用KSCN溶液,所以证明滤液中含有Fe3+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取滤液少量,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即证明含有Fe3+。 考点:考查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基本操作,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离子的检验。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①B中S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n极附近溶液的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中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甲醇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填“a”或“b”),该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① O2+2H2O+4e-→4OH-   增大 ②2Zn+O2+2H2O==2Zn(OH)2    B>A>C (2)①a         CH3OH+8OH--6e-==CO32-+6H2O ②减小 略 18. (7分)将一定量的SO2和含0.7mol氧气的空气(忽略CO2)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55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正反应放热)。反应达到平衡时,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了21.28L;再将剩余气体通过一种碱性溶液吸收O2,气体的体积又减少了5.6L(以上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⑴ 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填字母)(2分) a. SO2和SO3浓度相等           b. S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 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 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 e. 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⑵ 欲提高SO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2分) a.向装置中再充入N2          b. 向装置中再充入O2 c. 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 升高温度 ⑶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               (用百分数表示)。(3分) 参考答案: (7分) ⑴ bc(2分);   ⑵ b (2分);  ⑶ 94.7%(3分) 略 19. 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呼声。我国农业因现遭受酸雨而造成的损失高达20亿元之多。为了有效控制酸雨,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